邯鄲曾是趙國的都城,想必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邯鄲鄴城在歷史上也曾經是「六朝古都」,你知道嗎?這個擁有2500年輝煌歷史的城市,是中國著名的「成語之鄉」。2005年邯鄲更是被授予「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的稱號。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而鄴城也為「成語之都」的貢獻功不可沒。下面小編歷數一下在鄴城誕生的成語吧!
1.巧奪天工
三國時,曹操的兒子曹丕納了冀州(鄴城)袁紹的兒媳甄宓。甄氏所居的庭院中有一個小花園,清水碧波,綠樹百花,點綴如畫。水中一綠蛇常在甄妃早晨梳妝時遊出,盤成不同的形狀,很有啟發,「因效而為髻,巧奪天工,故後髻每日不同,號為靈蛇髻。」後來,人們就把經過精巧的人工作用的勝過天然的物品,稱為「巧奪天工」,用來比喻技藝高超。
該成語出自:清·張英《淵鑑類函》引《採蘭雜誌》
2.畫餅充飢
三國時,鄴為魏國五都之一,魏明帝曹睿是曹操的孫子,曹丕的兒子。他有口吃病,登上帝位後十分虛心。
一次,明帝要找個合適的人擔任中書郎,讓他親信大臣盧毓推薦,並叮囑他:「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即推薦人才不要憑名聲,名聲好比一畫在地上的餅,是不能吃的!
比喻用不是實在的東西來安慰自己,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3.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南北朝時,北齊文宣帝高洋篡奪東魏政權後,仍都鄴。政治上殘殺東魏元氏皇族的近親,使元氏宗族非常恐慌。
一次,遠方元姓宗族聚集在一起商量對策。定襄令元景安提出:脫離元氏,請求高洋賜姓高,以保安全。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堅決反對,說:「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改成語「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比喻願為大節壯烈地死去,也不願苟且偷生。
改成語出自《北齊書·元景安傳》
4.傲睨得志
《三國演義》第六十會:「原來曹操自破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晚宴,無事少出,國政留在相府商議」。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願望實現。形容因實現願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5.八鬥之才
南朝著名文學家謝靈運談論天下文章,嘗曰:「天下文才共一石,我得一鬥,子建獨佔八鬥。」形容文章多,才華橫溢,有高才,有學問。
曹植是三國時期的文學家,曹操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十歲時,能做文章,才思雋發,下筆成章。初封東阿王,後改封陳王,但不得任用,憂鬱而死,詞賦甚多。
6.把玩無厭
陳琳是建安七子之一,初為大將軍何進主簿,後走投靠袁紹,紹敗,歸附曹操。常居鄴城,銅雀放歌,詞賦十卷。他在《為曹洪與世子書》說:「得九月二十日書讀之,嬉笑玩無厭。」意思是愛不釋手地欣賞而不厭煩。
7.白骨露野
《三國志》曹操描寫東漢末年戰爭情況是作了一首《蒿裡行》:「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
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戰爭或災難所造成的悲劇景象。
8.敗法亂紀
《後漢書·袁紹劉表列傳》東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建王都鄴城,主持朝政,所以《後漢書》雲曹操放志專行,威劫省禁,敗法亂紀,如坐三臺,專制朝政。
9.報怨雪恥
據《臨漳縣誌》載,戰國時樂毅聘魏,修築了崗陵城,故稱為崗陵君。
《史記·樂毅列傳》載,「臣聞賢聖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疆國,收八萬歲之蓄積,及至棄群王之日,餘教未衰……」
10.抱子弄孫
十六國時,羯族人石虎,字季龍,於公元335年在鄴城建都。都鄴16年,自稱趙天王,重修銅雀三臺,改金虎臺為聖應臺,又改金鳳臺。修九華宮,養美女三萬,荒淫無度。故《晉書石季龍載記》:「自非天崩地陷,當復何悉,但抱子弄孫,日為樂耳」。
11.蔽月羞花
即「閉月羞花」形容好的容貌使月亮藏匿、鮮花含羞,也作「羞花閉月」。
漢末,陳思王曹植從京城東歸,過洛川遇洛妃,其容貌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榮耀秋菊,華茂青松,仿佛兮若青雲之蔽日,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若太陽開朝霞,若芙蓉出綠波。
肩若削成,腰若約束,延頸秀項,皓質呈露,雲善峨峨,修眉聯娟,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輔靨承權,儀靜休閒。
陳思王如夢似幻被洛神沉迷。
12.背義忘恩
曹操攻克鄴城是,挖壕溝、決漳水,佔據鄴城,追袁紹之子袁譚。袁譚原來有曹操之媒約,由於曹操斷婚姻,奪城池,故譚與曹操在南皮一戰。曹操在兩軍陣前以鞭指罵袁譚:「吾待汝為上賓,汝何背義忘恩」。
意思是:背叛情義,忘記恩情。
13.避暑之飲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冀州治所鄴城為漢代四世三公的袁紹佔據。為了避免炎夏酷暑,袁紹和劉松在三伏天整日飲酒,這樣就能避酷暑之炎熱,心情不再煩悶急躁。這種飲酒之風后來就形成了黃河以北地區的一種節令風俗。
14.變化無方
東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公元200年,曹操於袁紹在官渡一戰,袁紹說:「曹操善用兵,變化無方,從雖少,未可輕也,不如以久持之」。
方:方向。善於變化而沒有固定的方向和程式。形容變化靈活,捉摸不定。
15.病臥清漳
比喻臥病他鄉或寂寞困窘。
東漢末,建安七子之一劉禎生病臥床在曹魏王都鄴城漳河岸。他給她的好友曹丕寫了一首詩,意思是我得了重病,在鄴城漳水邊臥床不起,從夏日至冬天,已經有一百多天。心裡憂愁怕會死去,不能再見到過去的老朋友,你對我友情多麼深厚,勞駕你的身體來看望我,與我終日親切清談。情誼悠遠給我關懷,然後想我告別,駕車回西鄰。
16.豺狼野心
東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冀州牧袁紹奮起討伐曹操,他讓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寫了一篇檄文,《為袁紹檄豫州》其中大罵曹操「豺狼野心」。
17.不置褒貶
東漢末,曹操據鄴城。曹操讓部下修造銅雀苑,花園修成後,曹操前去檢查,結果曹操什麼也沒有說:「只是用筆在花園的門上寫了一個『活』字拂袖而去,很多人不理解曹操的意圖,而主簿楊修卻了解曹操的心裡,命工匠立即拆除重建,原因是門內一活字,說明花園太闊氣,要修的簡樸一些」。
18.巢毀卵破
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因對曹操建鄴、曹丕納甄妃一事進行譏諷,並且多次言語觸怒了曹操。獄吏前來捉拿他的兩個兒子,她的兩個兒子正在玩遊戲,沒有一點害怕的樣子。孔融對獄吏說:「我希望只治我一個人的罪,保全我的兩個兒子。」兩個兒子沉靜地說:「鳥巢都傾毀了,鳥卵必然被打破。」結果,孔融和他的兩個兒子一起被殺害了。
還有十八個 你能說出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