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襄平詞客@bigfun社區
註:樓主是以相當複雜的心情寫下這段文字的。儘管在以往的文章中,我已經對多名幹員進行了人格分析與論述,但是當我真正的涉及到自己的人格類型時,反而是最難以下筆的那一個。在此事先聲明,INFP是十六種人格類型中最具有爭議性的一種。其內部人群的實際表現方式也多種多樣,萬萬不可一概而論!本文僅代表我作為一名INFP本身的個人觀點!
樓主就是個典型的INFP
「只要我的兄弟姐妹還在身邊,我就不會出全力,因為那會傷害他們。現在不一樣,他們都死了。」
從任何方面來講,葉蓮娜無疑是全整合運動當中留給我們的印象最深,也是最與眾不同的領袖。
我在接下來的文字中,將會對霜星本身及其所屬的陣營(羅德島及整合運動)同時進行分析。
葉蓮娜(INFP)與阿米婭(INFJ),白兔子和黑兔子,均為所在組織的重要領導者,也均為地地道道的理想主義者。從這一點而言,相比於那個龍門近衛局的警察老陳,也許霜星要和阿米婭合得來的更多。可是,畢竟她們是為了兩個完全對立的組織效力,在第六章的結尾不得不決一死戰。可最終霜星卻在即將踏入羅德島的那一刻,在絕望中死去了。她自始至終都沒能明白自己所付出的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可以說,霜星死的毫無意義。
霜星之死是典型的理想主義在現實面前被無情擊碎的悲劇故事
欣慰的是,霜星終究是笑著離開的,她把最後的希望都寄託給了羅德島。在她心中,羅德島無疑已經通過了最終的考驗。可是在已經失去了理智的塔露拉和前方永無止境的黑暗面前,羅德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為一名INFP,霜星在一開始自然會願意加入整合運動這種打著「為感染者而戰」幌子的組織了。而她之所以到了垂死的那一刻才選擇加入羅德島,既是因為她必須為了那些死於羅德島手中的兄弟姐妹們奮戰到底,也是因為那份INFP們與生俱來的那份高傲與不羈。畢竟,她曾以整合運動作為理想的化身而奮鬥過,這份對於理想執著的忠誠,即使是在理想的載體已經支離破碎的情況下也會得到延續,這是其他人格類型所不具有的特點之一。
霜星在死去的那一刻,依然是孤身一人
可是,難道整合運動為感染者爭取到所謂的「利益」之後,泰拉世界就可以在和平與安定的環境裡中歌舞昇平了?恰恰相反,就算沒有感染者,沒有源石病,沒有天災,烏薩斯帝國依然會在貪婪無止境的擴張中沉淪。龍門的賤民們依然會在飢餓與死亡的邊緣上掙扎,敘拉古的黑幫們還是會在日復一日的火拼中勾心鬥角、自相殘殺(心疼潔哥),而以上這些,恐怕都是我們的霜星小姐不想看到的吧?
阿米婭在第六章終末的那句名言很好的道盡了一切:
「這片大地吃人的時候從不挑食。」
名 場 面
羅德島也許與成立之初的整合運動有著相同的理想主義色彩,然而從中心思想上來說,整合運動一開始便錯了。注意,整合運動並非錯在其理念本身,而是它所謂的「為感染者而戰」的理念與行為使得它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可以像羅德島一般光明正大存在的正規組織。縱使霜星只是個一廂情願的想讓感染者獲得平等權利的天真孩子,可事實的殘酷還是一次又一次的擊碎她的夢想和期盼。這些早已失去頭腦完全孤注一擲的整合運動感染者們猶如一盤散沙,只會順著掌心一直向下墜去。哪裡還有所謂的「自由」和「平等」?有的只是無限被放大的自私自利與麻木不仁罷了,霜星眼睜睜的看著這個自己為之付出一切的組織淹沒在人性之惡中,自己也間接的傷害了烏薩斯帝國的無辜感染者同胞,絕望的她最終只好以死來獲得最後的解脫……
(從這一點而言,霜星之死與「項羽之死」,似乎如出一轍)
整合運動保護了感染者,卻被視為暴力與流血的禍根。
羅德島同樣保護了感染者,卻被當作治病救人與尋求庇護的聖地。
霜星又何嘗不是塔露拉的棋子呢?
故這世間最無用的,便是這份一無是處,卻又充滿煽動性與偏激情緒的善良。
同理,這世間最悲哀的事。莫過於這份善良被非正義的組織與個人利用。
霜星的悲劇,便在於此。她最終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理解了這一切。可這份覺悟已經來的太晚太晚了。她的部下為了拯救自己而悉數犧牲,她所為之付出一切的整合運動也早已墜入了無底深淵!
霜星並不知道(當然阿米婭也許也沒有意識到),羅德島的野心反而比整合運動要大得多。羅德島倒不如說既是最理想主義的組織,也是最不理想主義的組織。阿米婭口中羅德島的理念——「為所有人而戰」同時也意味著要與所有人作對。慶幸的是,羅德島嚴明的紀律與正確高效的管理方式使得它可以不斷地突破重圍,發展壯大。
老博說了,要用感染者來打敗感染者!
在霜星與煌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到,煌和灰喉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在為一個什麼樣的組織效力,但霜星並不清楚這一點(即使到了她死去的那一刻)。可這偏偏還真就怪不得霜星,連陳暉潔都沒能看透羅德島,更不能怪霜星看不透整合運動了。本質上來說,整合運動確實是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散漫組織。其內部分工不明確,薪酬待遇極低,很多成員連溫飽都不能滿足,這樣的組織自然也很難有人(尤其是基層士兵)去為之付出全力吧。且不談羅德島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薪資條件與生活環境——事實上,羅德島的人員組成部分本身並不比整合運動高明。
伊芙利特也好,梅菲斯特也好,都是尚未形成明確的價值觀就被殘忍的扭曲心靈的孩子。
黑也好,浮士德也好,都是執著的守護著所愛之人與其所愛之事物的保鏢而已。
灰喉也好,碎骨也好,都是在戰亂中失去了親人而變得偏激絕望的普通人罷了。
煌也好,霜星也好,都是在經歷了痛失戰友的噩夢以後打算一戰到底的戰士,二人在本質上也許並沒有任何不同。
霜星確實是個重情重義的好姑娘,但她並不適合作為一名領導者而存在
只是羅德島的理想主義傾向是建立在縝密的理性思維與清晰的條理目標,正確的人員分配與管理,以及不斷反思自我,不斷吸取經驗與教訓的奮進精神之上的。一年過去了,我們看到了作為羅德島領袖的阿米婭的不斷成長直至最終可以獨當一面的巨大進步。也看到了整合運動領袖們一個接一個的在墮落與絕望中死去。想必兩個組織最大的區別,也便是在這裡吧!
羅德島,絕對不能,絕對不該,也絕對不會成為下一個整合運動。
而霜星小姐所屬的人格類型——INFP(調停者),正是最為極端的人格類型之一。她們敏感善良而又憂鬱,是所有人格當中最為理想主義的那一種。在我細緻的進行分析之前,有一些小知識需要大家了解:
1.INFP型人格擁有最低的反社會性人格比例。
2.INFP型人格是真正的和平主義者,她們會儘可能的避免一切衝突。但是當對方涉及到對自己價值觀的攻擊時,會突然變得極富攻擊性。
3.凡事喜歡自己一肩挑,哪怕自己並沒有一肩挑的能力。
4.INFP型人格相比中學階段,更適合大學的環境。但是她們在大學階段當中具有最高的自殺率!
5.INFP型人格在現實中具有最低的人均收入,但這並非是由於她們的能力所限,而是因為她們的物質需求往往並不高。
6.INFP型人格的群體中很少有領導者(企業家、政客)等的存在。其人格類型的名人多集中於文學、藝術、哲學思想等領域。
希望以上的解釋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葉蓮娜小姐所屬的人格類型,及其悲劇的來源。
霜星的性格內斂而又安靜(I),與其說是烏薩斯的嚴冬造就她如寒霜一般的性情,倒不如說是身為感染者所經歷的不公和戰鬥生涯中所面對的種種悲劇讓她變得沉默寡言而已。
霜星相信直覺與理想,天真而又存粹(S),霜星自始自終都散發著理想主義的燦爛光芒,她願意為了其他感染者的利益與平等不懈追求,哪怕為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這份赤子之心在任何年代的任何地方都顯得難得可貴。
霜星非常的感性與情緒化,具有十足的同理心且心地純潔善良(F),即使是性命攸關之際,霜星也沒有對一直想置她於死地的霜葉下手。即使是對於背叛了她的理想,間接的殺死了她的戰友的塔露拉,她也在垂死前懇求羅德島可以挽救這個早已瘋狂麻木的統治者。同時,她也是少數的幾個在所謂「讀心術」上得以超越了阿米婭的存在。
霜星作風較為隨性且不可預測(P),霜星並非是個老謀深算的反派。她的所作所為有很大程度上由於自己失控的情緒而產生。她在第六章末尾的赴死從情義上來講自然令人感動與敬佩,但是,她依靠自己強大的能力加入羅德島,其實一種更好的選擇——她完全可以通過羅德島實現自己的理想。很多時候INFP型人格的人們會做出不符合她們性格本身的舉動(在常人看來),可這種「不可預測的行為」恰恰是這種人格類型最獨特的地方之一。
霜星的人格魅力使她的敵人都為之敬佩與尊重
霜星正是依靠她的善良,寬厚,真誠和執著勇敢贏得了整合運動下層士兵的愛戴與擁護,也獲得了羅德島全員的敬佩和尊重,她也因此成為了羅德島的名譽幹員。可她也正是因為性格中的那過於情緒化,過於理想主義,過於脫離現實的缺陷,最終為了整合運動這個背叛了自己的組織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霜星的一生,真是可憐可悲而又可嘆。霜星的悲劇,也正是很多INFP們的悲劇。
我們並不應該否認這世間有種種醜惡的存在。但是對於INFP這種最具有理想主義色彩的人格類型而言,她們也許一生都在理想與現實的交界點上徘徊不定,一生都在黑暗與光明的驟變中漂泊掙扎。她們無比的嚮往著自己心目中的淨土,卻又難免在冰冷的現實中沉淪,她們一生都在二者中尋找著某種平衡。
很多人認為,INFP並不是應當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人格。她們太理想,太存粹,也太過於天真敏感了。可是,INFP型人格卻伴隨著人類的歷史,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正因為我們是人類,這種性格才得以始終存在。
樓主曾寫過一首小詩來形容自己的這種「無可救藥」的人格類型:
愁如絲細,行似篩糙,放蕩形骸唯自保。一心但求歸田園,怎奈情仇皆難拋?
身更土賤,心比天高,欲救世人於泥沼。富貴榮華終不慕,獨守陋室笑人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