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衛健委
疫苗接種暫不對個人提供預約服務
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表示,在醫療機構常態化疫情防控方面,我市將全面落實醫療機構首診負責制,繼續實施發熱門診(診室)接診病例、新入院住院病例及陪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進一步強化基層醫療機構對新冠肺炎病例的發現、報告意識,加強對發熱、乾咳、咽痛等呼吸道症狀病例的監測和報告,及時採樣送檢,一旦確診,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24小時內完成個人流行病學調查。
對預檢分診、發熱門診、門急診、住院探視和陪護等關鍵部位和環節加強管理,對可疑患者實行閉環管理,避免與普通患者交叉檢查檢驗治療。嚴格控制醫療機構入口開放數量,進入醫療機構的所有人員,均應正確佩戴口罩,並做好測溫、掃碼驗碼等工作。
李畔介紹,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我市正在開展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現階段的重點人群主要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運輸、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地區工作學習的人員。
李畔表示,本輪接種面向的是重點人群,都是由有關部門和單位組織,暫不對個人提供預約服務。對於因私出國出境的人員,可以由受種人持身份證、護照、有效籤證(不含對華免籤和落地籤的國家)以及必要的證明材料,到居住地所在的鄉鎮或街道進行資料審核,審核通過後,按通知要求到指定的接種單位進行接種。
市教委
開學前14天將進行師生健康排查
市教委副主任鄧沁泉介紹,經過研判,我市中小學放寒假時間按校歷正常安排的時間執行,即1月30日正常放寒假。各高校錯峰放假,放假時間在本月中旬至本月底。
鄧沁泉說,放假前,市教委要求全市各級各類學校教職員工和廣大學生非必要不外出,不得到中高風險地區或境外旅行度假,鼓勵中高風險地區生源學生留校過寒假。
同時,假期中要求班主任、輔導員隨時詢問和把握同學們在家的身體狀況和出行交往情況,並堅持日報告和周報告制度,對留校的學生要做好服務、關愛和疫情防控有關工作,特別是要加強校園門崗管理,嚴格入校人員體溫監測登記、健康碼核驗等制度,有條件的中小學對校園要進行封閉管理。
下學期開學時,要做好開學前14天師生的健康排查,要及時全面準確掌握師生的健康旅居史、接觸史等。對中高風險地區和境外返渝的師生要合理安排返校時間,落實專人專車接站,全程閉環管理,並按規定進行核酸檢測和14天的健康管理。
市交通局
對中高風險地區將暫停來往班線
「今年春運有三大特點:疫情防控與保障運輸壓力並存、部分短途運輸需求較大、更多市民選擇私家車出行。」市交通局總工程師朱文表示,針對這三大特點,今年春運期間,我市將針對中風險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和近28日內有境外旅居史人員,在機場、火車站、客運站設置專用通道,安排工作人員現場疏導,落實健康碼查驗。
同時,嚴格有關分區分級防控要求,增加運輸工具、場站、公路服務區等場所的通風、消毒等頻次,引導交通工具內乘客減少走動和聚集。嚴格乘坐公共運輸運輸工具必須戴口罩規定。在機場、火車站、公路、水路客運站和軌道交通做好旅客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發熱旅客留觀等防疫措施。
此外,將按照「人物同防」要求,以進口冷鏈食品運輸各環節為重點,落實嚴格查驗海關通關單證、運輸過程中嚴禁開箱、運輸工具消毒等措施。
針對學生放假返校、農民工返鄉返城、市民旅遊探親等重點時段,積極引導乘客錯峰出行,鼓勵開行「點對點、一站式」直達專列、包機、包車,減少人員接觸。對確定為中高風險地區的,將第一時間暫停來往班線、包車運輸。
市商務委
商貿場所應拒絕不戴口罩市民進入
市商務委副主任彭和良表示,近日根據商務部和我市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和要求,市商務委部署了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對顧客和其他進店人員進入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館、會展場館等商貿經營場所,主要有四點規定和要求,提醒廣大市民注意。
一是顧客進入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應佩戴口罩,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保持安全距離。
二是顧客進入餐飲場所應佩戴口罩,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在餐飲場所內外候餐區、取餐區、結帳區等人員密集的區域要保持安全距離,有條件的餐廳餐館要積極推廣分餐制,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就餐時間不超過兩小時。
三是提倡錯峰觀展。顧客進入展館時應佩戴口罩,主動配合體溫檢測,出示健康碼,保持安全距離。
四是顧客不戴口罩時,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館、會展場館等商貿經營場所應拒絕其進入。
市政府外辦
對入境人員實行「14+7+7」健康管理
對入境人員如何防疫?市政府外辦副主任周毅介紹,我市目前實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
對自重慶口岸入境、目的地為我市的人員,自入境之日起進行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和7天自我健康管理。在7天自我健康管理期間,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不參加聚集聚會活動、不到封閉的公共場所。7天居家隔離和7天自我健康管理期間,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要立即報告所在社區。
對自重慶口岸入境、目的地為國內其他省區市的人員,在我市完成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後,能提供有效離渝機票、車票、船票信息的,解除隔離做好個人防護離渝。不能提供有效離渝機票、車票、船票信息的,繼續集中隔離至確定離渝具體安排後,做好個人防護離渝。
對自國內其他城市口岸入境來渝返渝人員,在第一入境地完成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且入境時間不足28天的來渝返渝人員,能提供解除隔離和核酸陰性證明的,來渝後繼續實施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和7天自我健康管理。無法提供有關證明的,實行14天的集中隔離。
市市場監管局
應用「渝溯源」平臺追溯進口冷鏈食品
發布會上,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楊光介紹了我市應用「渝溯源」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的相關情況。
楊光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及單位在前期對凍庫排查的基礎上,對全市冷庫、進口冷鏈食品貿易商、冷鏈食品物流運輸企業等不同經營主體、經營環節、經營渠道情況建立臺帳,實行動態管理。各區縣衛生和市場監管部門密切配合,對冷鏈食品做到批批全檢,確保所有進入市場銷售的進口冷鏈食品件件貨品消毒到位。
同時,凡是在我市範圍內從事進口冷鏈食品貿易、生產加工、流通銷售、餐飲服務的生產經營者,全面應用「渝溯源」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嚴格查驗上市銷售進口冷鏈食品是否具備「三證一碼」,即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和「渝溯源」碼。
市政府口岸物流辦
嚴防非冷鏈貨櫃貨物外包裝攜帶病毒
發布會上,市政府口岸物流辦副主任王荊介紹了對非冷鏈貨櫃貨物外包裝等物體攜帶新冠肺炎病毒的防控措施。
王荊表示,針對多地通報的非冷鏈貨櫃貨物外包裝標本核酸檢測陽性的情況,我市制定了相關方案,通過扎牢「兩個口子」、守住「三道防線」,對進口高風險非冷鏈貨櫃貨物外包裝、貨櫃內壁、門把手等高頻接觸部位實施檢測和預防性消毒。「兩個口子」是指從重慶口岸直接進口或從外地口岸間接進口兩個方面,根據貨物從口岸進口到運輸、到企業卸貨入庫各個環節的操作情況,按照七種情形實行閉環式分類管理。
「三道防線」是指口岸進口防線、區縣屬地防線、企業開箱入庫防線。在口岸進口環節,對海關明確現場開箱查驗的貨物,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在區縣屬地環節,由區縣政府建立本地區進口貨櫃貨物臺帳,督促企業做好預防性消毒工作。在企業開箱入庫環節,要求企業委託專業公司嚴格按照規範進行預防性消毒。
市文化旅遊委
景區接待量不超核定最大承載量75%
針對節日期間旅遊景區疫情防控措施,市文化旅遊委資源開發處處長羅紹祿介紹,我市將進一步嚴格落實旅遊景區「限量、預約、錯峰」管理要求,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一方面,督促旅遊景區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嚴格落實旅遊景區接待遊客量不得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75%的規定,督促旅遊景區合理控制每日接待人數。同時,對全市劇院、影院、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所均按75%的規定進行管控。
羅紹祿還介紹,我市將大力推行分時段預約制度,儘量減少現場購票、領票的人數,除老人等特殊群體外,要實行「能約盡約」。同時,督促旅遊景區做好清潔消毒、佩戴口罩、測量體溫、驗證健康碼、實名登記等工作,引導遊客做好自我防護,加強對景區員工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