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生了,爸爸媽媽除了關心寶寶是否健康外,最關心的可能就是他的長相了,尤其是媽媽,第一句會問,寶寶長得漂亮嗎?其實,剛出生的小朋友,顏值一般都是不高的,他們在羊水中待了10個月,臉上還有胎脂等,頭髮也沒有長出來,加上閉著眼睛,多數的長相會讓父母失望,一個男寶寶剛出生,閉著眼睛咧著嘴正在哭呢,媽媽就失望極了,倒不是他長得有多「醜」,而是寶寶的嘴巴太大了,媽媽都有縫上一塊的衝動。
來一張比較誇張的,下圖是寶寶在大聲啼哭,嘴巴確實不小,如果小手攥成拳頭,放在嘴裡都很輕鬆,難怪媽媽會擔憂,寶寶的嘴巴這麼大,以後長大了會不會也是個大嘴孩子?也有網友調侃,王大陸是你嗎?哈哈。不過話說回來,寶寶嘴巴裡確實有很多小秘密,不知道你知道多少呢?
小時候嘴巴大,長大了可能會變小
嬰兒剛出生,嘴巴很大是正常的,他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一直在溫暖的羊水中,出生後,在周圍冷空氣的刺激下,大量的空氣湧入肺部,就開始了呼吸,試想,鼻腔、口腔和肺部都第一次受到刺激,就會促使他大聲地哭泣,而隨著哇哇地啼哭,將會有更多空氣進入肺部開始工作,實現呼吸循環,所以寶寶剛出生,總是把嘴巴張得大大的,這是健康的象徵。
當然,除了把嘴巴儘量地張大,還有一種寶寶的嘴巴看起來很大,媽媽們更擔心寶寶是不是天生就是大嘴巴?這也不用擔心,新生兒的嘴巴只是看起來「相對大」而已,他剛出生時,小臉蛋上沒什麼肉肉,五官也緊湊在一起,等到他開始長肉,臉頰開始豐滿,小嘴就會慢慢變小,不信,您看下面這個小寶寶,出了滿月後,嘴巴是不是看起來小了不少?
這個寶寶好可愛,可是嘴巴看起來不小呢,父母也很擔心寶寶長大後的嘴巴會不會很大。
再看看這張照片,是不是更可愛了?寶寶臉上的肉肉長出來了,看起來粉粉嫩嫩的,再看嘴巴,已經變成了櫻桃小嘴啦,寶寶實現了顏值的逆襲。
新生兒會出「牙」,也就是馬牙
剛出生的寶寶,有的牙床上會有牙齒一樣的東西,很多父母認為寶寶出牙了,其實這是馬牙,是角化的上皮珠,有的老人會拿布去擦或者用針挑破,其實不建議這樣做,這會造成寶寶口腔黏膜的損傷,很容易引起細菌感染,最好的辦法是不去處理,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馬牙是會自行吸收和脫落的。
出馬牙的時候,寶寶會有發癢發脹的感覺,寶寶會比較煩躁,表現為不愛吃奶,拒絕吸吮,媽媽要及時檢查寶寶的口腔,看看寶寶是不是有不舒服。
新生兒「螳螂嘴」,不要輕易去動
還有的新生寶寶,口腔的兩側臉頰的位置,會有一個隆起的脂肪墊,有的寶寶是非常明顯的,也有老人主張拿針挑破,這就是俗稱的「蟑螂嘴」,但其實,這是吸奶墊,是為了適應新生寶寶吃奶而存在的,可千萬不要覺得這是異常。
新生兒在吸吮乳汁的時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所謂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就是得益於吃奶墊的作用,寶寶口腔內脂肪組織的隆起,可以讓口腔的負壓增大,方便乳汁的流出,如果沒有這層脂肪墊,寶寶吃奶就會臉頰雙陷,吃奶的勁頭就不那麼大了。隨著寶寶的長大,螳螂嘴會逐漸消失,所以不需要治療。
除了這些,新生寶寶還容易感染鵝口瘡,多發生在口腔不清潔和營養不良的寶寶中,所以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非常重要,尤其是奶粉餵養的寶寶,奶瓶奶嘴要徹底消毒,愛吃手的寶寶,小手要經常清洗和消毒,寶寶入口的東西,不要過硬和過熱,寶寶每次吃完奶,可以適當地餵點白水,有利於口腔內殘留奶液的衝洗,調節寶寶口腔的PH值,可以有效地避免細菌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