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為(nán wei)。
使人困窘,使人為難。
[瞿秋白《東洋人出兵》:「總司令末叫退兵,國民黨末叫鎮靜,不過難為仔我伲小百姓。」]
多虧。多用於表示道謝。
[老舍《四世同堂》:「長順,難為你!好孩子!」]
難為在教材中的例句:
1、媽媽問他:「怎麼回來啦?」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出自:統編版二年級下冊-課文2-14、小馬過河)
難為參考例句:
1、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元稹〈離思〉詩五首之四)
2、為了籌備這次慶生會,她裡裡外外忙得團團轉,真是難為她了。
3、別難為人了,還是把錢借給我們吧。
4、想到我和這孱頭同年紀,我便感到難為情。
5、胸有人民能拒腐,心惟自我難為廉。
6、他不僅不覺得難為情,居然還振振有詞。
7、巧婦難為無米炊,巧手難繡無線花。
8、從來為富難為仁,自古盡忠難盡孝。
9、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
10、相親相見知何日,此時此也難為情。
難為有關的成語:
1、不好意思(bù hǎo yì sī):表示礙於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害羞;難為情。
2、大言不慚(dà yán bù cán):說大話,不感到難為情。
3、羞人答答(xiū rén dā dā):答答:害羞的樣子。形容自己感覺難為情。
4、客囊羞澀(kè náng xiū sè):囊:口袋;羞澀:難為情。指旅途中缺乏錢財
5、羞口羞腳(xiū kǒu xiū jiǎo):羞:難為情。口和腳都感到害羞。形容言談舉止不大膽
6、元方季方(yuán fāng jì fāng):東漢陳實有子陳紀字符方、陳諶字季方,兩人皆以才德見稱於世。元方之子長文與季方之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問於陳寔,寔曰:「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謂兩人難分高下。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後稱兄弟皆賢為難兄難弟或元方季方。
7、羞羞答答(xiū xiū dā dā):答答:羞愧的樣子。形容難為情,不好意思
《難為造句和解釋_難為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由[小孩子點讀]APP獨家原創整理並發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小學家庭同步輔導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