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麼》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呢要來和大家說說星際爭霸遊戲當中一個有趣的背景故事。我們都知道,遊戲裡神族擁有極高的科技水平,曾經的黃金艦隊橫行宇宙。但是對於星際1的老玩家來講,可能並不了解神族還擁有堪稱種族最後希望的方舟飛船,這艘飛船的功能甚至可以抵得上一整顆行星。今天大麥要來和各位說說神族的方舟飛船背後的故事。
大約在1000年前神族的最高會議在商討一項重大的工程,雖然當時神族正處於最鼎盛的時期,但是最高會議的領導人還是擔心,有朝一日這個偉大的族群會像其他先進文明一樣因為自己的失誤使得族群遭遇滅亡的巨大威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需要建造幾艘名為方舟的飛船,來作為神族人最後的希望。
其實當時神族人根本不認為像自己這般強大的文明最終會走向滅亡,但是以洛哈娜三姐妹為首的推動下,最高會議還是通過了這項工程計劃。不過即使以當時的神族科技水平來講,這項工程的挑戰難度也是非常巨大的,為了修建方舟飛船,神族人動用了自己所有殖民地的資源,並且獲得了宇宙中非常稀有的太陽碎片作為方舟的驅動能量。
就這樣,以卡萊工匠階級為主的神族人,花費了數年的時間,終於修建完成了三艘號稱「末日方舟」的飛船,而其中第一艘建成的飛船以神族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略指揮家「亞頓」的名字來命名,取名為「亞頓之矛」。另外兩艘分別叫奧塔裡斯之傲和涅辛之憶,很可惜這兩艘飛船在當初蟲族入侵艾爾的時候就被毀掉了。
而這艘亞頓之矛到底有多強呢?根據遊戲內的介紹,亞頓之矛全長7萬米,最寬的地方達到2萬米,在飛船內部形成了一個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甚至比利維坦中還要完善。亞頓之矛內部的靜置倉能夠容納下一整個殖民星球的所有神族人員,這個原理或許和高緯度空間有關。在飛船內部,還有一整套完善的軍工生產線,一天時間就能生產一整個中隊的戰鬥機。
有趣的是,不知道是為了提供更好的視野還是為了看起來更加酷炫,亞頓之矛的指揮室和外牆採用的是全透明能量外殼,這就使得在外人來看這艘亞頓之矛在宇宙中是「敞篷」飛行,我們在星際2的神族戰役裡能夠很清楚地看到這個敞篷設計!
不過,亞頓之矛剛剛建成的時候雖然定位是神族最後的末日方舟,但是那時候亞頓之矛卻在執行這大量探索開拓新殖民地的任務,這就使得最高會議有點擔心,在末日還未降臨時,這艘飛船就因為自然損耗提前報廢了,那時候神族唯一的希望也將不復存在。
因此經過商議,最終決定將這三艘飛船封存在了艾爾星球的內部,同時每艘飛船內會有3萬個星靈戰士自願休眠於其中,當艾爾需要他們時在甦醒過來。只不最後除了亞頓之矛外,另外兩艘中的所有戰士全都因為蟲族的入侵同方舟一起葬身火海。
而在星際爭霸2神族的遊戲戰役裡,亞頓之矛就成為了玩家們的旗艦,說實話明顯亞頓之矛的氣勢要比自由之翼裡的休伯利安號以及蟲群之心裡的利維坦強多了,畢竟也是星際爭霸裡最後一部正統戰役故事,基本上將星際1和星際2的所有內容完整地串聯起來,很可惜當時虛空之遺發布以後星際2已經開始走向沒落,不少老玩家退坑沒有完全體驗到星際2最後一部戰役劇情的魅力著實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