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到底指哪天 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

2020-11-24 浙江在線

2019-02-03 06:11 |神秀天台

說到春節過年,大家先想到的是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呢?小編覺得這個問題,在咱們大天台人心中,就好比侃侃長久以來的南北甜粽鹹粽之爭。咱們就來聊聊《過年》這件事。

過年到底指哪天?

大年三十

還是正月初一

哪一天過年

"除夕夜派"

理由是

網友永遠25歲:我認為是三十夜,過了子時即過了年

網友AMy:農曆除夕才是過年,過年是過了這年之意,初一是新年之首,意指新的一年又來了。

網友楊賽男:遠方回家過年的人,如果大年三十晚上在路上或車上沒有回到家,到正月初一才到家的人,都會說在路上或車上過年。按照這個說法的話,應該是大年三十算過年。大年三十過完就是新的一年。

哪一天過年

"大年初一派"

理由是

網友陳蒙江:「過年」,我是這樣理解的:

1.「過年」是一個過程:從大年三十開始,辭舊迎新的過程。就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到新年第一天的跨越過程,「要過年了」,「回家過年」,「守歲」等就是這個意思。 2.「過年」是一種習俗:正月初一開始,「過年」就是農曆過春節的意思。祝福問候走訪從新年的第一天甚至是「第一秒」開始。「過年好」「新年好」「春節好」等從初一開始說的。說的不妥請多包涵

網友梁國元:應該是正月初一,因為三十日做生意的,幹農活的,討工錢的等雜七雜八必須在三十日前完成,正月初一大該基本休息,這天大多都穿上乾淨衣服像個過年樣子!

網友空谷幽蘭:

我選過年從正月初一開始,之前都是為過年做的準備工作,就像一場演出,真正的演出時間以開幕為準,幕後的籌備早晚都有,作不得準,你說呢

哪一天過年

"跨年派"

理由是

網友範巖火:

過年,就是辭舊歲迎新年,當然是一個過程,一段時間,核心是三十除夕和大年初一,包括年前的各種布置和準備,年後的各種往來和胡吃海喝。哪一天?不科學吧

網友胡明剛:

過年應該在臘月廿四開始,二十四是過小年,在這天開始,就準備過年了。廿四撣塵,廿五老牛細佬送還人,廿五扼粽,廿六打凍,一切都已經安排,進入過年程序。過年一直到正月十四。過年是一個延續過程。而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是過年的高潮而已。過年就像春耕,就像秋收。是一個民俗活動,不能只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在天台能延續二十天左右。

網友醉兒:

過年,是辭舊迎新,是小孩子對長大的盼望,是大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過年,準確的時間,不是年三十,也不是正月初一,而是從舊年向新年滑去的那一個時間段,是新年鐘聲敲響的那一刻!

網友流光飛舞:

兩位老兄弟敢情忘了還有度娘,一百度就會知道,大年三十叫「除夕」,正月初一叫「過年」。至於原因與猛獸啊神仙什麼的有關,但人們大抵已經忘了最初因由,過年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是忙碌了一年終於可以停下腳步稍作喘息,是放下謀生這件事而去溫補情感的時機,是全世界中國人用中國紅和鞭炮響驅散歲末的寒迎接年初的新……所以,過年是屬於家人的節日,人們循著骨子裡那份血濃於水的情感,從四面八方向著家的方向馬不停蹄地趕去,直到看到彼此,心手相牽,就是過年了,過年的時間距離,短短長長,因人而異,不一而足,是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又有什麼關係呢?

網友朝花夕拾

所謂過年就是快入新的一年,過就是過度和過程,年三十進入初一就是過年

網友人生:

過年不是名詞,所以單單選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一都不是過年。過年是指舊年到新年經過的空間和時間,準確到秒就是(大年三十晚上11:59到正月初一凌晨12:01)這二秒。準確到天,就是從年三十到正月初一。大年三十是舊年,正月初一是新年。我以為二天連一起才算過年。如果一個人在外地回家過年都是年三十到家過春節,如果途中耽擱到大年三十晚上午夜鐘聲敲響以後回家,他就會遺憾地說,回家過年,過年時還在路上。這是我的看法,並不是在鑽牛角尖,如不對,歡迎指正。

哪一天過年

"回家即是過年派"

理由是

網友Night Owl

所謂「過年」,我想就是大白兔喔喔奶糖的甜,是新年新衣壓歲錢的喜悅,是大門上的對聯大門外的炮竹聲聲,是廚房裡繫著媽媽的圍裙做好吃的煎炸蒸煮炒,是蹲在電視機前歡歡喜喜看春晚喜劇的笑,是全家人守更待歲與過去一年道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也是新的一天早晨那碗香香糯糯的五味粥,也是穿著漂漂亮亮的新衣展現的新面貌,也是與好友歡笑暢談的日子。總而言之,所謂「過年」呀,就是幸福健康,闔家歡樂!

網友周校:

年邁的父母翹首盼遊子,

嘮嗑一見溫情滿繞心頭。

中年的我們忙著置年禮,

想把沉甸的愛圍在其中。

年少的一代樂著約朋友,

豪放有為唯友情澱心胸。

活潑的兒童笑盼壓歲錢,

懷著亢奮的心情期待著。

過年,就是不論你身在何方,回家感受親情的溫暖!

(原標題:《@天台人:過年到底指哪天?大年三十還是正月初一,大家說~》,編輯楊群。)

1549145465000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從古至今,廣大人民群眾對春節都非常重視,因為這個農曆新年,才是真正地辭舊迎新時刻。比如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就是告訴孩子們,在除夕之夜要為老人守歲。特別是家裡有七十歲以上年齡的長輩,子孫後代更不能睡覺,可以聚在一起打撲克,當然,不管幹什麼都要熬到正月初一天明。大家說這樣做可以讓老人身體健康,壽命更長。雖然守歲這個說法沒有科學道理,但是這個作為晚輩的一個美好願望,還是值得孩子們驕傲的。
  • 生肖應從哪天算?專家:普通情況從正月初一開始
    而這爭議的焦點,則是究竟從立春開始算呢,還是從正月初一開始算呢。比如以2015年為例,立春比正月初一早一段時間。對出生在正月初一以後的人來說,屬相是確定的,但出生在立春後、春節前的人,究竟是屬馬還是屬羊,則讓人有點糊塗。所以在春節到來前,了解下屬相和過年的關係,也頗為應景。
  • 為什么正月初一過年
    又是一年一度過年時,天南海北的異鄉客開始大規模的返鄉。我們祖國大地上,從海運、陸運到空運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無論空間距離有多遠,都力爭讓人們回家過年,這是我們國家的習俗。南有摩託大軍千裡歸鄉,北有百萬務工人員擠滿車廂,人們如此熱火朝天的過節,可是春節在天文曆法上有什麼說法?
  • 歲首和生肖的變化究竟在立春算還是正月初一?
    每年的農曆(夏曆)正月初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一般而言,到了春節,人人都大了一歲;同時,生肖也在此日更換。這本是大多數人的共識。不知幾何起,「立春是歲首」「立春換生肖」的說法在民間甚囂塵上。歲首之爭,差不多已經是每年初網際網路中的「保留節目」了。那麼,真的按傳統來,歲首究竟是正月初一還是立春;生肖究竟又在哪天換呢?
  • 2020年正月初一有什麼禁忌?最後一條要記牢
    正月初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新春佳節,俗稱新春、新歲、大年等,即陰曆新年的第一天。人們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就進入了春節倒計時,各種年貨陸續置辦齊全,家裡也打掃得乾乾淨淨,就等正月初一過大年了。由於期盼所以重視,到了正月初一這天,各地的風俗不同,因此禁忌也有所不同。
  • 清朝以前的元旦到底是哪天?過生日要過陰曆還是陽曆?
    到底哪天才是元旦呢,在漫長的歷史中,也是存在變化的。商朝農曆十二月一日為元旦,周朝是農曆十一月一日為元旦,到了秦始皇的年代,又把元旦定在農曆十月初一。直到漢武帝的時候,把農曆的正月初一定位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末。也就是說,從漢武帝到清末,我們如今的春節,正月初一才是元旦。那從什麼時候開始,公曆的1月1日成為了元旦呢?
  • 耒陽人:過年的禁忌有哪些?過年的十大禁忌,你知道哪些?
    今天已經臘月二十九啦~春節的腳步聲已經進入倒計時,過春節又稱過年,你知道過年的禁忌有哪些嗎?過年不能做什麼? 耒陽小夥伴們,我們一起來看看。
  • 正月初一到初幾不收過路費 2020今年春節過年高速免費到初幾
    正月初一到初幾不收過路費?2020春節過年過路費免費到初幾?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2020年春節高速免費時間表,你就清楚了。正月初一到初幾不收過路費1月30日是正月初六,所以正月初一到初六不收過路費。2020今年春節過年高速免費到初幾1月30日是大年初六,所以今年春節過年高速可以免費到初六,初七開始就要收費了。
  • 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大年三十是除夕嗎?
    那麼,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大年三十是除夕嗎?一、2020大年三十是幾月幾號?2020年大年三十是2020年1月24日,己亥年(豬年)臘月三十,星期五。今天距離農曆2019年除夕還有5天。很多政府單位會在大年三十那天放假,放到正月初七。小編所在單位就是從大年三十那天開始放假的,很是羨慕那些早已回家過年的朋友。二、大年三十是除夕嗎?
  • 立春還是初一,蛇年從哪天算起?
    對此,天文學者與民俗學家給出統一說法:農曆的新年應從初一那一天的零時算起。也就是從2月10日的0時0分0秒正式開始。上海民俗學會會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仲富蘭認為,蛇年還是應該從正月初一開始;而以立春開始的說法,則多用於風水算命,並不普及。民俗學:立春定生肖是風水算命的特殊方法
  • 漲知識丨小年到底是哪天?過年前一個讓人想家的話題
    漲知識丨小年到底是哪天?過年前一個讓人想家的話題 2020-01-17 11: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家號鼠你紅」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的傳統習俗,大家都一樣麼?
    我們都知道過年是家人團聚的傳統節日,但是你們知道過年的習俗麼?除了置辦年貨和拜年這些,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五的傳統習俗也是頗有講究,所以在這春節年味愈來愈濃之際,我們一起來看看,提前「複習」一遍吧!大年三十:放鞭炮、吃年夜飯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
  • 2019年正月初一有哪些風俗 正月初一不能做什麼有哪些禁忌
    正月裡很多地方有很多習俗,也有很多禁忌,那麼大年初一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呢,一起來看看!有的說,大年初一叫人起床,會把一個人的財運叫走,有的說叫人起床,這個人一年到頭都會被人催促著幹活,會一年到頭累死累活,有的人說,在大年初一這天叫人起床,會把一個人的好運叫走,只剩下黴運,因為「覺沒了」等同於「叫沒了」。
  • 「緊臘月,慢正月」農村裡過年的講究,臘月時間緊都在忙些啥?
    今日臘月初一,又到了一年的歲尾,距離春節僅剩一月的時間。我們即將告別多災多難的鼠年,迎接牛氣沖天的新一年。在以前的農村,到了這個時候,忙碌一年的老百姓也閒下來了,殺雞鴨宰豬羊,置辦年貨,為過春節做準備。在農村裡就有「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是冬月」的說法。
  • 臘月最全習俗,過年進入倒計時啦!
    在古代,所謂殺豬,是殺自己家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 「年肉」講究要吃紅燒肉,肉本身就代表著富裕的意思,紅燒肉則更能表示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富裕十足,一碗熱氣騰騰泛著肉香的紅燒肉是很多人在這一天期盼的。
  • 大年三十和初一吃餃子 這些禁忌要注意
    今天是大年三十,佰秀在這裡像大家拜年!過年可以不吃肉、不吃菜,但不能不吃餃子。過年為啥要吃餃子呢?據老年人說,這是從上先傳下來的規矩,可能以前物質並不豐富,普通農民家庭過年,並沒有能力做大魚大肉或者其它。
  • 正月初一?
    古代人們所說的「歲」是指冬至到冬至或立春到立春的時間周期。由於人們很早就感知生命與春天的關係,所以確定以立春為四季之首。生肖屬相的生命力與春天有著密切關係,所以人的生肖屬相也應以此為起點。傳統社會觀念中,認為只有立春之後出生的人屬相才屬於新的年份。今年2月4日立春,屬於農曆甲午年臘月十六,民俗講交了節氣,也就是進入了新的節氣周期,如果有新的孩子出生,他(她)的屬相看起來屬馬,但真正的屬相是屬羊。
  • 元旦最初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那「春節」又是從什麼是開始的
    所謂的「元」,是指凡數之始,意指開始、第一;「旦」是象形字,「日」代表太陽,「一」代表地平線,組合起來如同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天的開始。元旦既是一天的開始,也是一年的開始,所謂的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因此,元旦又稱「三元」。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最早慶祝新年的國家之一。
  • 立春還是正月初一?
    每年正月初一為一年第一天;立春為時節第一節氣。秦漢以前立春為一年開始,秦漢以後農曆初一為一年開始。十二生肖屬相劃分及確定,以正月初一前後劃分,比如:今年大年初一前為屬豬,初一後(包含初一)為屬鼠。關於「太陽時、真假太陽時」確定屬相的說法,稍微斟酌都不靠譜,更不能自圓其說。
  • 正月是幾月 正月指的是幾月份
    農村對於月份有著不同的說話,大部分年輕人都是說1-12月,但是回到老家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長輩說臘月和正月一說,那么正月指的是幾月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正月是幾月  正月指的是農曆一月,是一年的開端,正月又被成為孟春、端月、開歲、首春等,在習俗中我們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稱為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