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婚育觀念的發展,都市年輕人在結婚方面有著越來越晚的趨勢。在我身邊,很多年輕人都是30多歲了才結婚要孩子,甚至選擇生二胎的家庭都不是太多。
但是對比那些貧困落後的鄉村,不少孩子十幾歲就選擇輟學結婚生子。一方面是城市人口越來越晚婚,另一方面是農村早婚現象不減。不得不說城鄉的差距還是挺大的。
初中畢業連生三娃,二娃白血病籌款引發網友探討
近日一則捐款的網文,引發網友熱議。廣東一對小夫妻因孩子患白血病無錢醫治向網絡籌款,結果沒籌到錢還遭到網友的抨擊。「初中生」、「奉子成婚」、「穿校服參加婚禮」、「生三個娃」,是網友給他們貼的標籤。
這對小夫妻是汕尾人,初中時在同一所學校就讀,還是前後桌,平時上下課、放假交流機會比較多,彼此十分熟悉。到了初三,男生阿鑌想輟學去廣東打工,走前就勢向女孩么妹表白了。雖然有些突然,但是么妹還是答應了。在阿鑌離開學校沒多久,么妹也離開了校園。
之後阿鑌在全國做裝修到處跑,么妹在廣州學美容,偶然的一次相聚,么妹懷孕了。得知這件事後么妹父親非常生氣,將她鎖在了家裡。在當時,當地早婚現象很普遍,阿鑌父親提議,「要不你們就結婚吧」。於是,兩人緊接著辦了婚禮。
那一年,么妹17歲,阿鑌18歲。婚後兩人先後生下一對「好」字。
阿彬跟著父親學做裝修,每月有大約6000元收入,女孩在美容院幫忙。因為收入還可以,當時兩人還是挺自豪的,這麼小就能夠獨立生活,還能養活自己的小家。
誰知到了今年春天,么妹又懷孕了,對於這個計劃外的小生命,兩人也曾有過猶豫,家裡老人卻覺得竟然有了,那就生下來唄,多子多福嘛!兩人這才打算生下來。誰知在么妹懷孕7個月的時候,二娃突然出現咳血症狀,去醫院檢查,被確認為急性髓系白血病。
無異於一記晴天霹靂,這個家庭陷入了慌亂。彼時,么妹懷孕已經7個來月了。
之後光手術費就已花費30萬,其中有10多萬來自於網絡籌款,其他也多是東拼西湊。後續治療將採用骨髓移植和臍帶血移植兩種方式,還要花費多少是個未知數。
而這一切,只能期待於網絡籌款。
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告知真實信息是為了讓籌款更順利,沒想卻引發眾議。
部分網友認為:在農村十幾歲就奉子成婚,沒有經濟條件還生一堆孩子,只能說是毀了自己一生,而且還連累孩子。
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什麼時候結婚,是人家的事。雖然兩人年紀小,但是都有努力去養活這個小家,也沒有放棄孩子,就衝這個責任心也比很多人強。
也有一部分網友認為:現在的問題是孩子患病,這跟父母是否早婚多育沒關係,當務之急是要把關注的重心放到孩子病情上。
還有網友認為:這對小夫妻是人生贏家......
事到如今,採訪中兩人均表示,如果可以重新選擇,絕不會再那麼做。希望其他的學生不要向他們學習。
理性看待別人不幸,幸福生活需要規劃
①結婚太宜早,生理心理還未到成熟階段
對於結婚這件事兒,有人喜歡早一點結婚,有人喜歡晚一點。每家的情況不一樣,每個人的觀念也不一樣,但婚姻不單單只是組成一個新的家庭,它需要雙方對婚姻有一定的認知,能夠承擔成婚姻中責任。還需要配偶雙方有穩定的性格,能夠互相包容與理解。
曾經一度在網絡上出現了「最小年齡媽媽」的畸形比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風氣影響,擁有4500萬快手粉絲的19歲媽媽楊清檸因此被封。
據外媒報導,國際兒童慈善機構「救助兒童」表示,世界上每17秒鐘就有一個15歲以下女孩結婚。在我國一些偏僻的農村地區,早婚已佔成婚總數的20%-50%,個別地區更是高達80%。早早輟學,早早結婚生子,甚至還沒到法律年齡。
太早結婚可能帶來的後果:因為思想不成熟,意氣用事,與另一半沒辦法更好的生活。對於婚後發生的各種狀況準備不充分,不能承擔養育家庭和孩子的責任。還有些因為過早結婚,玩性太重忽略另一半,或者處理事情不理智導致感情危機,導致早早離婚。
這個案例中的這對小夫妻雖然早婚,但兩人一直在用心的經營著自己的小家,對家庭還知道擔負責任。從這個程度講,還是值得讚揚的。
②生多生少自己說了算,但生活需要規劃
在國家二胎政策的鼓勵下,一些家庭選擇了二胎,但仍然不少是獨生子。還有少數家庭選擇丁克,在偏遠鄉村也有生養多個孩子的。生育權是自己的,別人沒法幹涉。
但生養孩子從來不只是生的問題,還需要對孩子承擔責任。就像這對小夫妻,如今他們也十分後悔,因為缺乏對未來的規劃,沒有想好後面的事情,貿然生了三胎,如今,因為孩子,一家人陷入困頓。
電視劇《蝸居》有一句臺詞:吃進去的奶粉,進口的100多塊,拉出來的要用尿不溼,名牌的100多塊錢。進出都要錢,整個一雙向收費。
中國社科院的一份報告顯示:撫養一個孩子從呱呱墜地直到大學畢業,大約需要49萬。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16歲孩子撫養總成本為25萬,如果估算到孩子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
2013年,中國10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第1名北京276萬,第2名上海247萬,第3名深圳216萬。
養育孩子我們不能只顧眼前,必須考慮家庭的經濟能力與後續的撫養成本之間的關係。此外,還要對未知風險做好準備和規劃。
據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25名兒童患上癌症。我國每年約有6~7萬兒童患上惡性腫瘤;而據《人民日報》報導,每年超過20萬、每天超過540個兒童因意外傷害死亡。意外和癌症已經成為兒童生命的第一、第二大威脅。
太多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這也就是為什麼近年來國家一直強調要給家庭購買保險。一個沒有抵禦風險能力的家庭,在風雨來臨時,只能被動地等待命運的安排。
③不同的階段做不同的事
有研究表明,0~15歲是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階段,15~25歲是想像力最豐富的階段。未成年階段是最適合接受教育的時期。這一階段學習能力強,接受新知識能力快,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適的階段做合適的事情。之所以我們會提倡在22歲前接受中高等教育,也是在總結了人類的發展特徵和大腦的發育特點後得出。
從孩童方面來講,未成年孩子個性單純、未諳世事,不知世道艱辛,相對單純的校園生活其實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免不了會對異性盛出情愫,愛情對於他們來說是懵懂的、美好的,充滿嚮往,但實際上可能並不了解其真諦。如果沒有成人的正確引導,稀裡糊塗沉迷、荒廢了學業,耽誤了大好的青春,想後悔時也一切已晚。
所以,對於青春期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做好引導,讓他們了解自己此刻的任務,了解成人世界的艱辛與責任,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性教育,做好自我保護,告訴他:愛情,等他有能力承擔時,自然會來臨。
穎媽寄語:
養育孩子本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除了關心學業,還要關注其心理發展,在關鍵期,引導其走向正確的人生方向。
-END-
我是穎媽,一孩兒媽,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多平臺原創作者。 喜文字,樂分享,我手寫我心。更多好文期待你的關注。
本文為穎媽原創,獨家發布於百家號,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