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定西山區大學生「築巢」福州 數百貧困戶受益東西部幫扶

2021-01-19 中國新聞網

2018年4月,西北小夥魏雙寶(左一)在福建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牛項村植樹。(資料圖)受訪人供圖

中新網蘭州1月7日電 (張婧)從大學畢業不久的甘肅定西山區「打工人」魏雙寶順利「上岸」了,他通過參加考試的途徑,成為離家2000多公裡外的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一名村鎮幹部,並在此安家落戶。從「窮山溝」到富饒的沿海城市,這得益於福州市與定西市幾年來持續落實的東西部對口幫扶政策。

出生在定西市隴西縣雲田鎮的張家岔村的魏雙寶自小生活拮据,每逢學校開學之際,他總能看到父母為兄妹2人學費發愁的神情。高中畢業後,他便利用假期開始打工賺錢,「第一次出遠門就是去內蒙古的建築工地,33天時間拿到4500元的工資。」他說,雖然辛苦,但人生第一桶金至今印象深刻,他為家人購置了3部手機。

圖為魏雙寶(左二)「南飛」後在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牛項村蘭花基地開展防凍抗凍工作。(資料圖)受訪人供圖

在公園做保安、婚慶公司搭T臺、快餐店包漢堡……魏雙寶讀大學時堅持做兼職,直至畢業後的四五年內依然東奔西走,但打工的日子「幹一天是一天,生活沒有目標」。

2017年2月,東南沿海城市福州市與地處西北地區的定西市籤署《東西部扶貧協作框架協議》以來,福州市分別從人才交流、資金支持、產業協作、勞務協作等多方面對「定西所需」給予「福州所能」,尤其組織市屬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繼續拿出專門崗位,定向招聘定西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

魏雙寶通過此次定向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成為就業幫扶眾多對象中的一位。結束漂泊不定的打工生活,到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政府農業辦公室工作。這對於他來說,發生變化的不只是生活環境和工作內容,更是新的開始。

2020年9月,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移風易俗宣傳活動中,魏雙寶(右一)向當地民眾分發宣傳頁。(資料圖)受訪人供圖

成為沿海地區一名基層工作者之後,魏雙寶最大困難與挑戰便是語言不通,於是他在極力適應新環境的同時,也主動跟當地人主動交流,學習當地方言。

福州市人社局副局長高遠忠介紹說,自東西部幫扶以來,針對定西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他們根據報考人員實際情況,適當放寬學歷、專業限制、降低聘用分數線。目前已累計招聘381名定西建檔立卡戶高校畢業生進入當地事業單位,以及市政、金融、通信、地鐵等國有企業工作,人均年收入超過7萬元。(完)

相關焦點

  • 【我們的駐村幫扶幹部】楊亞波:用實際行動書寫幫扶答卷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通訊員 鄭朝靜  從西裝革履的金融白領,到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這樣的工作角色轉變,楊亞波只用了不到一周時間。  2018年3月,31歲的楊亞波從國家開發銀行甘肅分行被派到華池縣五蛟鎮杜右手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領導問我願不願意去駐村幫扶,我覺得這是件好事,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 萬株竹苗助力打造 東西部扶貧「杭州典範」
    精準幫扶進行時 本報訊 (記者 陳立平 通訊員 茹意 趙波)4月29日上午,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烏流村,杭州市東西部扶貧協作考察團與當地群眾共同栽下了扶貧竹苗。一株株竹苗,見證了杭黔兩地的深情厚誼,更為當地貧困群眾帶來了增收致富的希望。
  • 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覆蓋超98%的貧困戶——產業對了頭 小康有奔頭
    2015年以來,全國共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00多萬個,建設各類產業扶貧基地30多萬個,每個貧困縣都有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能力強的主導產業,產業扶貧幫扶政策覆蓋98%以上的貧困戶。  從黃土高坡到西南邊陲,從秦嶺深處到大別山區,各地精準實施產業扶貧,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舉措落地生根,一大批特色產業在貧困地區拔節成長。
  • 祁東縣:中秋慰問貧困戶 精準幫扶暖民心
    在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能讓貧困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提高貧困戶的滿意度和幸福感。近日,祁東縣水利局駐雲龍山村幫扶工作隊(由祁東縣上福衝水庫、鐵塘橋水庫、唐夫衝水庫、裡雅塘水庫、源山水庫、河洲電灌站聯合創建)組織全體幫扶幹部對全村所包貧困戶進行了全面走訪幫扶,向貧困戶送上了誠摯的節日問候,將黨委、政府的關懷送到了貧困群眾的心坎上。目前,中秋慰問走訪活動正在全村熱情全面地鋪開。
  • 崔榮華:產業幫扶讓貧困戶甜到心坎裡
    她先後投入近5億元參與脫貧攻堅,帶動3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全心全意提升貧困戶幸福感。Δ2020年9月,全國人大代表崔榮華與農戶溝通交流葡萄生長情況。(崔榮華供圖)「以前根本沒有想過能在家門口掙上錢。現在好了,大家在家門口的葡萄園裡打工,收入高還穩定。這都多虧了崔總啊!」2020年12月,在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玉蟬街道胡家莊村,村民王芳笑著告訴記者。
  • 做夢沒想到:貧困生圓了大學夢 貧困戶圓了新房夢
    2月7日,羊城晚報記者冒著寒風,深入到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的徐聞縣南山鎮長樂村採訪特困時,剛放假返鄉準備過春節的大學生李秀雲感慨地說出了心裡話。 徐聞縣南山鎮長樂村是湛江市審計局和湛江市交通投資集團精準扶貧村。談起精準扶貧給村裡帶來的變化,南山鎮委副書記林海珍說,兩年來駐村工作隊為他們解決了「四難」。一是貧困村民住房難,二是上學難,三是就業難,四是行路難。
  • 大巴山的迴響:他鄉是故鄉 東西部扶貧協作援川幹部李忠偉的故事
    國家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將長江下遊的括蒼山和上遊的大巴山緊緊連在一起,踐行先富幫後富的歷史使命。麗水市幫扶巴中開展脫貧攻堅的領頭人李忠偉,與來自麗水的援川幹部一道,歷時3年鏖戰,把「他鄉是故鄉」這句話深情地寫在巴山蜀水這片紅土地上。李忠偉(手持話筒者)帶領麗水援川幹部在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服從組織安排」的背井離鄉庚子年,大雪。
  • 「我的扶貧故事」貧困戶的「專車」|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
    我叫彭顯斌,是印江自治縣紫薇鎮幕龍村幫扶幹部。2020年11月14日中午,我和村第一書記梁玉武在巖底下組走訪群眾時,偶遇貧困戶代犬生,不禁讓我回想起代犬生的幫扶故事。為了幫扶好他,我們全體幫扶工作隊員操了不少心。  今年79歲的代犬生,是慕龍村上寨組人,屬特困供養人員,現集中生活居住在合水鎮中心敬老院。
  • 貧困戶愁賣蛋 豐城同田鄉幫扶幹部微信群「促銷」解難題(圖)
    2月13日下午,豐城同田鄉紀委幹部管禮光、鄒豔雲正忙著幫侯塘村貧困戶吳華分揀著鵪鶉蛋,一邊分包一邊核對著訂單。鵪鶉蛋全部分揀後再用車幫忙轉運到各村卡口,由各村負責採購的志願者接力,按照訂單送到家門。通過這種方式,在做好自我防範的基礎上,儘量減少村民的流動和接觸,既很好地達到了新冠肺炎疫情防護要求,又幫助吳華解決了蛋品銷售的難處,為村民生活物資採購多提供一個品種。
  • 「我的扶貧故事」丹寨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彭瑤:傾心幫扶傳真愛...
    彭瑤(中)到南皋鄉清江村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會我叫彭瑤,是丹寨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南皋鄉脫貧攻堅「一聯四包」前線指揮部副指揮長,負責聯繫南皋鄉,定點聯繫清江、石橋、太平3個貧困村,同時也是1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幫扶幹部。
  • 甘肅:新型主體龍頭帶動興產業
    東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一景。為解決貧困村合作社「有沒有」的問題,2018年全省新建了2173個貧困村合作社,目前我省已實現貧困村合作社全覆蓋,通過吸納貧困戶入社,有效提升了貧困戶生產的組織化程度,讓貧困戶更好地融入現代農業發展。效能為先 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寒風凜冽,但位於永昌縣六壩鎮的海量辣椒專業合作社的日光溫室大棚裡溫暖如春。
  • 扶貧調研|愛心助學暖人心 真情幫扶促脫貧
    楊家山村位於望城區最西端,村域面積8.01平方公裡,經濟條件落後、基礎設施薄弱,是我司定點幫扶的省定貧困村。2015年以來,公司黨委把扶貧工作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化政治責任,以務實作風落實好精準扶貧政策舉措,充分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予以大力支持,目前全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已全部脫貧,村容村貌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長沙軌道在楊家山村結對幫扶貧困戶70戶,共有6名在讀大學生。
  • 仙寓山上盛放「幫扶脫貧」之花
    奇峰村位於安徽省石臺縣仙寓鎮,是人行合肥中支定點幫扶村,全村14個村民組有貧困戶139戶424人,2014年貧困發生率為23.6%。自2014年定點幫扶以來,合肥中支將奇峰村脫貧攻堅作為履行政治責任、落實扶貧要求、展現央行擔當的重要抓手,發揮黨建引領,注重金融引源,強化產業集聚,持續推動定點扶貧內生發展,不斷將定點扶貧「責任田」打造為脫真貧、真脫貧的「示範田」。
  • 福州:蝴蝶命毛蟲身,皆因一點未變身
    說福州必然會說到臺北。兩個擱著臺灣海峽相守相望的城市,每一點變化都會牽動彼此,引發波動。當福建省的GDP今年首次超越臺灣省。同為省會的福州和臺北在這種趕超對比中開始發生微妙的心理變化。福州位於長三角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兩個經濟板塊之間。
  • 為感謝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扶 貧困戶一桌飯搬出30道菜
    新華網李徵崢 攝近日在湖北省安陸市洑水鎮殷棚村採訪時,新華網採訪團隊了解到,為感謝駐村扶貧工作隊幫扶,如今已是脫貧戶的一位村民曾一桌飯搬出30道菜,在當地傳為佳話。故事雖然發生在幾年前,如今聽起來仍然令人震撼,也很溫馨。殷棚村地處低崗丘陵地帶,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是安陸市重點貧困村。全村轄4個村民小組,有185戶688人,其中貧困戶30戶74人。
  • 貧困戶的「乾兒子」
    貧困戶楊貴玲逢人就誇,還說「幾天不見就想他」。老人口中的乾兒是虞城縣教體局駐鎮北村工作隊員孟強。孟強自駐村以來,通過走村入戶了解民情,得知該村李長生、楊貴玲兩位老人年近八旬,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生活極其困難。李長生不僅耳聾、還口齒不清。由於去商丘路途較遠,他自己又沒出過遠門,無法去市醫院進行殘疾鑑定,不能享受殘疾人應得的補貼,也沒享受低保政策。
  • 甘肅大學生「推陶出新」:冀千年彩陶成衣食住行「新伴侶」
    11月27日,「推陶出新」甘肅彩陶文化創意產品展在甘肅政法大學舉辦。 魏建軍 攝中新網蘭州11月27日電 (記者 魏建軍 高瑩)「『推陶出新』把古代圖案與現代元素相融合,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
  • 平輿縣李屯鎮:走訪慰問貧困戶 點滴真情在心頭
    映象網訊(記者 王東紅 通訊員 王海峰)近日,天氣轉冷,溫度驟降,為保障貧困戶生活狀況,平輿縣李屯鎮幫扶責任人開展大走訪活動,看望貧困戶近期情況。「近期生活狀態如何?是否有足夠的保暖衣物?就醫是否能及時得到報銷?」
  • 追記丨80後掛職副縣長邱軍,生命永遠定格在華池老區幫扶路上……
    2018年12月,37歲的邱軍響應國家扶貧號召,到中國化學集團有限公司定點幫扶的華池縣掛職副縣長,主抓定點幫扶工作,踏上了助力革命老區脫貧奔小康的「長徵路」。兩年來,他一腔熱血奉獻革命老區,滿懷深情為脫貧,不負韶華,不辱使命,忘我工作,在華池脫貧史上書了濃墨重彩的一筆。2019年華池縣順利脫貧,他被評為甘肅省脫貧攻堅幫扶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