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項調查表明,春節期間,全國手機用戶人均簡訊發送量超過40條,而北京地區的手機簡訊總量超過70億條。如果要評選「2003年春節最火爆的社會現象」,手機簡訊將當仁不讓地坐上第一把交椅。手機簡訊將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發揮到極致,儼然成為都市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簡訊的火爆使「簡訊寫手」作為一種新的職業應運而生。但內容上趨同、黃色簡訊泛濫以及「簡訊寫手」本身的文字功底、道德修養等問題,都使這個職業蘊藏著不少危機。
「簡訊寫手」成了謀生手段?
祝賀新年、節日問候、朋友敘舊、表達歉意、傾訴衷腸、商務聯繫等等,人們越來越多地以便利有趣的簡訊進行交流。
2002年1月底,中國移動用戶數為1.5億戶,2003年1月底達到2.1億戶,增加40%。手機用戶的劇增是簡訊火爆的基礎,而手機簡訊的方便、適用、有趣、快捷則是簡訊火爆的根本。
簡訊的作用遠不限於春節拜年,它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相互表示問候和祝福的工具、人們相互聯繫事宜的手段,更多的則是人們相互打趣、搞笑、取樂、遊戲和交流感情的一種方式。朋友好久不見了,發條簡訊聯繫一下,表示我沒忘記他:「在那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你化身為那位名不見經傳的忍者,威風凜凜地站在紫禁城之巔,忽見你側身回首,抽出一柄寒光寶刀,仰天吼道——磨剪子嘍鏹菜刀!」朋友收到後,無需多做其他表示,大家心有靈犀,於是回一條簡訊:「老鼠一直沒有找到老婆,有一天終於有一隻蝙蝠答應嫁給它,它很高興,別人笑它沒眼光,老鼠說:你懂個屁,好歹也是個空姐。」有時也來一個整人簡訊,讓你哭笑不得:「那天你拿刀狂砍一頭豬,豬逃進一個死胡同,只聽豬跪地向你求饒: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就在人們紛紛下載和轉發簡訊的時候,「簡訊寫手」悄然浮出水面。編寫簡訊由過去的消遣、調侃變為一種謀生的手段。
「簡訊已成為網站近年來的經濟增長點。」北京網絡多媒體實驗室的王先生認為,「各大網站不惜重金網羅『簡訊寫手』,以便有源源不斷的各種富有思想、新奇怪異、調侃詼諧的簡訊吸引用戶。」今年春節期間,在大洋彼岸的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由於簡訊增值服務的巨大成功,一些網絡股也受到連續追捧。
據了解,不少商業網站乃至新聞網站都組建了自己的「簡訊寫手」和特約簡訊撰稿人隊伍,許多「簡訊寫手」月薪能到4000元至5000元,有的甚至更高。記者對幾家大型網站的不完全統計表明,京城的專職兼職「簡訊寫手」至少不下300名。
「簡訊寫手」搶了人家飯碗?
自從時興簡訊以來,簡訊出了不少的「經典」,這些「經典」簡訊無不表現出「簡訊寫手」的聰明和才智。有情意綿綿的,有祝福道謝的,更有不少打諢逗樂、令人捧腹的段子——
「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天氣預報2003年:你將遇到金錢雨、幸運風、友情霧、愛情露、健康幸福雲、順利霜、美滿雷、安全雹、開心閃,請注意它們將會纏繞著你整一年」……
「簡訊寫手」一般都有所側重,文學底子較厚的就寫祝福、傳情的,性格開朗、觀察力強的就寫調侃、整蠱的,善思辯的就寫哲理性的,每人每周都要「生產」20至30條簡訊。他們的創作靈感自然來自日常生活。他們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較強的幽默感和較廣的知識面。有一定的社會經驗,善於觀察和總結,對任何事物總有新鮮感,往往還能從同朋友聊天的話題中獲得許多靈感。
「簡訊寫手」除了平時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最大的特點是經常上網。記者認識的幾位「簡訊寫手」整天在網絡上「灌水」,他們創作的靈感很多來源於網絡。「我常常能從網友的話語和帖子中,找到極好的素材,再經過自己的編撰、潤色等處理,就是一個頂好的簡訊。」「簡訊寫手」獵鷹說。
「簡訊寫手」迅速敏捷的思維和他們所在單位體制的高度靈活,讓一些相聲小品類創作和表演人士深感望塵莫及,甚而是一種恐慌。連「小品皇帝」趙本山也表示,「簡訊寫手」反應這麼快,許多「樂子」都讓他們給想盡了,把我們想要抖的「包袱」也全給提前「曝了光」,據說「簡訊寫手」們還要搞原創簡訊大賽,這樣一來小品演員的飯碗真要被「簡訊寫手」給搶了。
低級庸俗東西趁勢而來
隨著「簡訊寫手」的興起,低級庸俗的東西趁勢而來。
在這個手機風行的年代,幾乎每天你都會收到一些調皮的簡訊。這些簡訊使用者發送得最多的內容是什麼?據國內權威調查公司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簡訊的內容主要為問候語、閒聊、正經的事情和一般的笑話。此外,工作溝通、情感表達方面的內容選擇比例也相對比較多。而彩票信息、股票信息、互動遊戲、黃段子等內容的發送比例要少得多。
年輕人是簡訊業務的「追崇者」,幾乎95%的年輕人喜歡通過簡訊息進行溝通,簡訊已成為他們最時尚最重要的溝通方式。但是,目前的簡訊內容除此之外,有一個共同的趨向:迎合低級趣味,搞「性暗示」。
「簡訊一族」都深有感觸,有些簡訊的「黃度」很深,極富挑逗性和騷擾性,有些句子更可稱「骯髒」和「下流」並重,甚至不堪入目。不但內容愈來愈「黃」,陷入其中的人也由年輕人的專利變成「老少皆宜」、「男女不限」,其侵入的範圍更是無孔不入,無論你在飯桌上、辦公室,還是在澡盆裡、馬桶上,都難倖免。
另外,除了黃色簡訊、騙錢簡訊,近來又流行著一些威脅式的「祝福」簡訊,「如果你希望來年工作順利就請把這祝福轉發給十位朋友,願望就能成真」……類似的這些簡訊舉不勝舉,花樣天天不同。這些無疑都是對「簡訊一族」積極性的一種極大傷害。
「簡訊寫手」真的「短命」嗎
簡訊市場火爆異常,「簡訊寫手」風光一時,而內容上趨同、黃色簡訊泛濫以及「簡訊寫手」本身的文字功底、道德修養等問題,都使這個職業蘊藏著不少危機。甚至有人認為:「簡訊寫手」將是一個「短命」的行業。
「簡訊用戶群分化越來越細,對簡訊內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2月19日,千龍網的一名「簡訊寫手」黃樂楨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一個職業的出現是與整個行業息息相關的,在簡訊市場需求多元化的今天,『簡訊寫手』的確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性命繫於內容的創新。」
「簡訊內容創新很重要,在限制的字數內如何將一件事、一句話炮製成一條經典、健康而且寓意深刻的簡訊,至關重要。」今年29歲、畢業於山東大學中文系、兼職給幾家網站創作簡訊的袁剛先生說,「否則,儘管手機簡訊依然火爆,但人們厭倦了千篇一律的路子,不再新奇的時候,『簡訊寫手』將被拋棄,甚而『夭折』。」
而對於一些黃色的、品位低下的、粗俗醜惡的簡訊,北京大學倫理學程教授認為那「好似兔子尾巴——長不了」。「以『黃』取樂,憑『低級趣味』取勝終究不是正道。健康、活潑、幽默,充滿對人生的激勵和對未來的憧憬,才是真正的時尚。」程教授說。
南開大學社會學系主任關信平教授也表示,「簡訊寫手」應有社會責任感。「要使『簡訊寫手』的產品對社會有益無害,做到不危害公共利益和個人的隱私權,還需要『簡訊寫手』提高自身的素質,尤其是道德責任感。」
另外,在用戶對簡訊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充電」也成為了「簡訊寫手」面臨的刻不容緩的事。「『簡訊寫手』不僅要有美術和音樂等方面的專業素質,也要懂電腦知識,因為他們要將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翻譯成代碼,然後才能傳送給用戶。所以,現在的『簡訊寫手』們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多多充電。」
連結
何謂簡訊寫手
簡訊分3種:文字、圖片和鈴聲,「簡訊寫手」顧名思義是專門為網站提供簡訊的人,多為兼職。目前,「簡訊寫手」並不受聘於網站,而是寫了貼到網上,或者批量給網站送貨。同時也出現了作為中間商的「簡訊公司」,他們網羅寫手,給網站供貨。
據悉,目前京城約有簡訊寫手兩三百人,基本上是兼職。而那些偶爾寫簡訊貼到網上的網友,則有幾萬甚至幾十萬之多,這些網友很少留名,網站也就無需付錢。目前網站的簡訊絕大多數仍來自網友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