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經商十決新解:奇計勝兵,奇謀生財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商機隨處都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機會,提供有價值的商業服務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收益。商業的經營有其背後的邏輯,這個邏輯沒有搞清楚,盲目的進入很可能偏體鱗傷。
經商不是一個容易幹的活
經商發財之路坎坷,積累財富創造傳奇更難,真正做大生意需要機緣,不是普通人可以掌控的。古時商人經商冒著生命危險,背井離鄉,頂風冒雨賺錢不易。
山西商人走西口,喬家的生意在包頭起家,先有復盛公後有包頭城,電視劇喬致庸販賣茶葉遠走恰克圖,中俄貿易的集中地,號稱買賣城。這個地方現在俄羅斯,這一道距離很遠,需要穿過茫茫草原,與俄國開展貿易很是辛苦。在晉商的多方經營下,恰克圖作為中俄交界地區的重要貿易點而盛極一時。在俄羅斯和西歐的文獻中,它被稱為"西伯利亞漢堡"和"沙漠威尼斯"。俄國成為清政府第二大貿易國,給俄國帶來豐厚的稅收,因為有巨大的利益也穩定了邊境的局勢。
商機就是需求,不遠千裡也是為滿足客戶的茶葉的需求,喬家進入的行業很多,日用品糧食草料進入草原,根據牧民手上沒有銀子的現狀大範圍開展易貨貿易,把馬匹牛羊帶回內地兩頭賺錢。
經商制勝是付出最小代價取得最大的收益
商聖範蠡看到吳越一帶需要好馬。準備從北方收購馬匹到吳越賣掉,肯定能賺大錢。問題出在正值亂世,沿途有盜匪,把馬匹運到吳越卻很難。
怎麼辦?他通過市場了解到有個姜姓商人常年販運麻布到吳越,資金雄厚,最主要是他早已用金銀買通了沿途強人。於是,範蠡寫了一張榜文,張貼在姜姓商人所在的城門口。其意是:範蠡新組建了一馬隊,開業酬賓,可免費幫人向吳越運送貨物。
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動找到範蠡,求運麻布。範蠡滿口答應。就這樣,範蠡與姜子盾一路同行,貨物連同馬匹都安全到達吳越,馬匹在吳越很快賣出,範蠡因此賺了一大筆錢。
範蠡販馬的故事,就是出奇招,採用資源互換的方案達成雙贏的結果。奇兵取勝的案例很多,兵家的案例更多,商業的本質是滿足需求,在滿足他人需求的情況下,商業的奇謀才能順利達成。
見微知著,從細微處看到預期提前布局獲得重要的機會
清代山西太谷縣一個曹氏商人,有一年看到高粱長得莖高穗大,十分茂盛,但他覺得有些異樣,隨手摺斷幾根一看,發現莖內皆生害蟲。於是,他連夜安排大量收購高粱。當時一般人認為豐收在望,便庫存高粱大量出手。結果高粱成熟之際多被害蟲咬死,高粱欠收。而曹氏商人卻奇計獲利。
經商之道天時地利都是考察的對象,特別農產品的銷售,更需要關注,天災蟲害都影響產量進而影響價格和需求。善於看到危機,提前布局,轉危為機,獲得成功!
出奇制勝要有依託,誠信經營,維持市場的平衡
《國語·越語》"夏則資皮,冬則資糹希(細葛布),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這是商人經營奉為的經典,守正出奇。
陶朱公也定了三八價格的原則,農民和商人都獲利,自然災害糧食產量不穩定,價格太高,商人的利益受到損害,就不會經營糧食商品;價格太低,農民的利益受到損害,就不會去發展農業生產。商人與農民同時受害,就會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庫存調節市場供需把糧食價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間,這樣農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時獲利。
一個市場的均衡發展,長期健康有序,一定要有行業規則,避免做霸盤,導致價格戰,最後傷及無辜,自己也不見得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