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些令人驚豔的名字,都是出自《易經》

2021-01-08 騰訊網

《易經》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博大精微、包羅萬象、哲理深遠、文辭華美。有許多令人驚豔的名字來源《易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都是誰?

酈道元,字,北魏人士,編撰《水經注》流傳千古。

名和字都來源於《周易 乾卦 文言》:「元者,善之長者也。」

元:代表萬物開始。

善之長:好的成長。

乾卦是易經第一卦,元、亨、利、貞中,元代表開始,這是生命力最旺盛,勃勃生機的開始,用於名字表示生命力頑強。

酈道元年少立志,作注《水經》,幼時博覽奇書,隨父遍訪水道,後又查閱大量前人資料,親身考察、廣泛求證,最終以雋永文筆,將一部地理著作,寫成優美的山水散文匯集,成為了中國遊記文學的開創者。

酈道元編纂《水經注》時,引用歷史文獻和資料多達480種, 親身考察足跡遍布長城以南、秦嶺以東的中原大地。

書中除了記錄1252條河流之外,還記載了歷史遺蹟、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在古代完整30萬字的皇皇巨著,沒有旺盛的生命力,難以想像是如何完成的。 真不愧「元者,善之長者也。」

駱賓王,字觀光,初唐詩人。名和字都源於《易經 觀卦》:「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

翻譯:觀察另一個國家禮樂風俗教化,有利於成為輔佐君王的賓客。

「賓王」指輔佐君王的賢士,「觀光」表示具有洞察時事的眼光。

駱賓王年少成名,7歲時作《詠鵝》流傳至今,人稱「神童」,稍長成為「初唐四傑」中一員,開創唐代文學的繁榮局面。中年隨徐敬業(即李敬業,李績之孫)起兵討伐武則天,起草《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名動天下。

駱賓王在文學方面才華橫溢,實有輔佐君王之才。在仕途上他卻一直走在抗爭權貴的荊棘之中,似乎沒有體悟到「觀光」的意境。

陸羽,字鴻漸,源於《周易 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吉」。

翻譯:大雁飛到雲端上,掉落的羽毛可以作為裝飾。

名字的意思:飛於雲端的鴻雁(暗喻來歷不明的孩子)希望你的人生能如同美麗的羽毛一樣靚麗多彩。

傳說陸羽是個被遺棄的孤兒,被智積禪師在西湖邊上撿到,禪師用易起卦,得「漸卦」,在卦中這個「陸」指雲端之意,遂定姓為「陸」。

這個名字起得真是妙!一個孤兒,身世不就如同飛於雲端的鳥一樣嗎,若隱若現,蹤跡難尋。

《全唐詩》載有陸羽的一首歌:

不羨黃金,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這首歌就是他一生的寫照,不重財富,不眷戀權貴,畢生痴迷於茶道,寫出了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被後人尊為「茶聖」。

他的一生準確地回應了他的名字,如雲端飄下的美羽毛,不沾凡塵,飄然若仙。

張載,字子厚,宋朝大儒,源自《易 坤卦 象辭》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的校訓也用的是這句。這個名字很好理解,不做贅述。

張載與蘇軾同時代,因與王安石變法產生衝突,辭官回家做學問,在儒學、哲學方面造詣深厚。

他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言簡意賅,境界宏遠,當仁不讓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其死後奉祀於孔廟,被稱為「張子」。

王十朋梅溪草堂

王十朋,字龜齡,號梅溪,南宋狀元,名和字均源於《周易 損卦》 「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

翻譯:有人用價值的寶龜相贈,沒有辦法拒絕,是大吉。「十朋」是指周前期的貨幣單位,兩個貝幣為一朋,十朋就是價值昂貴之意,折合當今貨幣就是價值千萬。

「十朋之龜」就是價值昂貴的巨龜,這不單是錢了,而可以稱為珍寶了。

「王十朋」這個名字如果在現在,就叫「王千萬」。

王十朋早年借住在溫州江心寺讀書,離別之際,方丈請其為寺廟題寫一副對聯,王十朋揮筆而就:

雲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

方丈見後不解其意,心中不悅。王十朋為其斷句讀誦:

第一種讀法

雲,朝潮,朝朝潮,朝潮朝散

潮,常漲,常常漲, 常漲常消

第二種讀法

雲,朝朝潮,朝朝潮, 朝朝散

潮,常常漲,常常漲 ,常常消

方丈始知高人當面,便將這幅「千古名聯」鐫刻山門兩側。

據說這幅對聯有11種念法,至今無人能完全參透。

黃裳,字元吉,清朝道學大師。源於《周易 坤卦》 「黃裳,元吉」

翻譯:穿黃色下衣,大吉大利。 「裳」,為下衣。「元吉」,最大的吉祥。周人以黃裳為吉祥、尊貴之物,「黃裳」象徵著人內在的美德。

黃裳著有 《道德經講義》、《樂育堂語錄》、《道門語要》三本道門經典。

金庸《射鵰英雄傳》中創造《九陰真經》的武學奇才也叫黃裳,原型人物是宋朝的黃裳,字勉仲。不過金庸將宋黃裳給神化了, 真實的宋黃裳是文人,官至禮部尚書,並非武功高強的大俠。

現代作家容鼎昌,筆名黃裳、勉仲。看來這位是北宋黃裳的鐵粉,直接將前輩的名字拿來當筆名。

呂蒙正,字聖功,宋宰相。名和字都源於《周易·蒙卦》 「蒙以養正,聖功也。」

翻譯:蒙童時代應培養純正無邪的品質,這是造就聖人的成功之路。

呂蒙正三次登上相位,質厚寬簡,度量宏大,自持正道,遇事敢言,可謂人如其名。

留下《寒窯賦》更是流傳千古。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馬有千裡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沖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蔣中正,字介石,源自《周易 豫卦》「介於石,不終日,貞吉」象辭:「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翻譯:堅守自己的美德,不改初衷,不混日子堅守正道、中道,才吉祥。

周易的翻譯歷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此象辭也有另一種翻譯:夾在了石縫中不到一天被救出來。

「介」是鎧甲,在此引申為堅硬,石頭的本性是堅硬,所以「介石」是堅守自己美德的意思。

「中正」是處於自己本應該在的位置,做自己應該做的,所謂在其位謀其政的意思。

蔣介石,原名蔣瑞元,年少上學時起名蔣志清,追隨孫中山革命時,改為蔣中正,字介石。

臧克家,作家,名字源於《周易 蒙卦》:「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克家」子女長大成材,可以肩負管理家庭重任,引申為國家棟梁之材。

「克」本意管理,引申為可以肩負重任。

莫文蔚,源於《周易 革卦》:「君子豹變,其文蔚也」

翻譯:君子的變革如同豹子的花紋一樣,因環境變化而隨機應變、從善如流,成功後也像豹子花紋一樣,蔚然昭彰,光彩奪目。

「文蔚」有「蔚然昭彰,光彩奪目」之意。

莫文蔚合肥演唱會

回顧莫文蔚半生,23歲出道,迅速走紅,雖貌不驚人,卻可稱才華橫溢,活躍於影、視、歌三棲。至今,年過半百,舞臺上依然光芒四射。蔚然昭彰,光彩奪目,名副其實。

下期,我們繼續盤點來源儒教經典的名人名字,看看他/她是誰!相約明天,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出自易經的絕美名字!個個都是大氣有內涵的好名字,寶寶起名專用
    《易經》是中國第一經,它是群經之首、也是群經之始。所有的東西都是從這裡發源出來,它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它是諸子百家的開始。大約在新石器時代就誕生了,是中國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誌。它不但是最早的文明典籍,同時也對中國的道教·儒家·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民俗文化等產生了重要影響。
  • 20個出自《易經》的名字,一個比一個彰顯氣質!
    牧也「牧也」這個名字是出自易經中的「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牧」本義指放牧牲畜,也指統治,主管,當用作名字是可引申為孩子不僅有尊貴的身份,而且這個字還有修養的意思,與前面的「謙謙君子」相呼應。所以,「牧也」這個名字很有內涵和寓意,適合男孩取名。
  • 古往今來出自《易經》最好的名字top 100(11-15)
    《周易》經文(易經)學術界已認定為西周初年所作,傳文(易傳)為戰國時期所作,從漢代開始歷代都有解「易」之作(易學)。《易經》、《易傳》、「易學」不僅是「易文化」形成的三階段,標誌著中華文化從巫術文化到人文文化、科學文化的發展過程。
  • 出自易經的好名字,男孩寓意好的名字大全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出處,除去這些以外,易經中還有很多被後人津津樂道的哲理名句,用這些句子來給男孩取名字,既飽含哲學思辨思想,也非常有內涵。那麼下面就看看易經取名男孩名字大全。
  • 那些名字很驚豔的明星,你都知道誰?
    名字,對普通人來講只是一個稱呼。但是對有的人來說卻很重要。所以想成功的人士會根據生辰八字起名字,明星會為了大紅大紫改名字。那麼,你認為最好聽又不俗氣的明星的名字有哪些?白敬亭。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可愛的他被粉絲親切的稱為小白。
  • 女孩起名:30個易經姿色天然的鼠寶寶名字,滿滿的都是心動
    自古以來,很多名人的名字取名直接來源於《易經》,下面跟隨吉生起名看看有哪些歷史名人的名字出自易經。一、那些出自易經的名人名字名字出自《易·益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元吉」。釋義:有人送來價值十朋的神龜,不要推辭,只要長久地堅持正道就會吉祥。生平:(1112-1171),生於溫州樂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樂清市)梅溪村,人稱「梅溪先生」。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詩人、一代愛國名臣。紹熙三年(1192年),追諡「忠文」。有《梅溪集》等。2.
  • 易經取名:300出自易經裡雲水禪心、空谷幽蘭的好名字!
    易經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總源頭,它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測又簡單易讀,對中華文化的形成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今天分享8個《易經》裡最雲水禪心、空谷幽蘭的好名字!後面還有300個好名字分享,雖然沒有名字解讀,但是每一個名字都是不錯的名字。
  • 小寶寶取名:《易經》英俊瀟灑的男孩名字,個個都很瀟灑
    一、《周易》智慧名言,經典透徹,都是閱歷的總結!很適合從裡面起名字1. 藏器待時出自《周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釋義:《周易》上述話中包含兩個成語:藏器待時和待時而動。藏器待時的意思是懷才以等待施展的時機,比喻不急於表現才幹能力,等待施展的機會;待時而動是說等待有利的時機,然後行動。2.
  • 小寶寶取名:《易經》英俊瀟灑的男孩名字,個個都很瀟灑
    很適合從裡面起名字1. 藏器待時出自《周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釋義:《周易》上述話中包含兩個成語:藏器待時和待時而動。藏器待時的意思是懷才以等待施展的時機,比喻不急於表現才幹能力,等待施展的機會;待時而動是說等待有利的時機,然後行動。
  • 《易經》起名,盡顯名字的別樣風採
    從古至今,《易經》裡深奧的大道思想,都備受推崇,在這本書裡,不僅可以學到一些佔卜的知識,而且也是很有人取名的必看典籍。並且很多中國古代名人的名字都來自於《易經》,例如,趙雲、駱賓王、酈道元等。所以,今天起名網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出自《易經》裡的好名字,並且個個都氣度不凡。
  • 驚豔好聽的古風名字,獨特唯美,一眼萬年
    如果我們仔細留意,就會發現我們身邊的很多名字,都帶有有時代的色彩,因為我們在為孩子起名時,都會追隨潮流來起名字,想為孩子名字留下一個獨特的印記,例如,現在人們嚮往歲月靜好的人生,所以,流行古風元素的事物,為孩子起一個古風名字,也成為了很多家長的首選。
  • 名字:易經風度翩翩的男孩名字,讓你看到不一樣的美
    好的名字發端於構思,好的構思則體現在形象性、情感性、獨創性等方面。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易經起名是中國姓名文化中比較傳統的起名方法。易經當中的人生智慧十分豐富,所以,很多語句成為文人騷客命名的參考。比如,駱賓王,字觀光,唐詩人,文學家。「初唐四傑」之一。出自《易·觀卦》:「六四。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因此,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易經》中的好名字。
  • 這些出自易經的絕世好名,個個寓意深長、氣質絕佳!有孩子的進
    如今中國人的名字大多比較簡單,一般都是由「姓」和「名」兩部分組成。然而,在古代的中國,「名」與「字」並不是一回事,二者是分開使用的。古人有「名」有「字」,「名」主要用來自稱和供同輩以及長輩稱呼;「字」有尊重的意味,一般為別人稱呼自己時使用。
  • 易經起名大全:秀色可餐的女孩名字,好聽又暖心
    一個優雅動聽的好名字,於內能激勵自我完善,有助於品格及才能之培養;於外能引發他人之注意與好感,留下深刻美好印象。俗話說,「千金易得,好名難求」,借用《易經》起名,其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很有古風韻味。因此,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易經中的好名字。 一、《易經》中秀色可餐的女孩名字1.
  • 男寶寶起名:5個易經瀟灑大氣的小孩名,個個出自文學典故
    雖然以卦爻為工具和載體,但易經並不是一部關於巫卜的作品,而更像是古人關於世界和人生體悟的綜述,旨在引導人們重新認識自身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進而體悟它深蘊的哲學,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活智慧和前進動力。 以下是《易經》中飽含哲理的《易經》智慧,值得一生去認真品讀和體味。
  • 怎麼用易經起天香國豔的女寶名字,個個都狂傲不羈
    名字不僅是一個人的符號,更是一個人形象、品味的重要標誌。在如今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是比較追求標新立異的。我們今天常說某某人叫什麼名字,按古人的標準看就包括「姓」、「名」、「字」,三個部分,三者相互依存,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易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裡面蘊含了和諧的辯證思想和樸素深刻的自然法則。
  • 女孩取名:《易經》出水芙蓉的女寶名字,華而不彰,簡而不俗
    《易經》是一部包羅萬有的哲理書,不僅是一本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而且其蘊藏的辯證法哲學,真的是博大精深。因此,從中為孩子起名,真的是很有意義!所以,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些出自《易經》中的好名字。 一、《易經》中出水芙蓉的女寶名字1.
  • 《易經》取名全集:20個口齒伶俐女孩名字,聽起來個個都是小可愛
    《易經》成書前後經過了一千多年,從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經,到了西周時期,人們在前人思想基礎上,綜合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易經》,也就是《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它是總綱領,一史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一、口齒伶俐的女孩名字易經起名是中國姓名文化中比較傳統的起名方法。
  • 《易經》取名全集:20個口齒伶俐的女孩名字,聽起來個個都是小可愛
    《易經》成書前後經過了一千多年,從夏朝的《連山易》,商朝的歸藏經,到了西周時期,人們在前人思想基礎上,綜合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易經》,也就是《周易》。《易經》被譽為諸經之首、大道之源,在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它是總綱領,一史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
  • 男孩起名:易經一表人才的小男孩名字,每一個都乾淨好聽
    《易經》以眼花繚亂的八卦、64卦符號為載體,並配合晦澀艱深的卦辭、爻辭闡述世事、事理,文詞艱澀。雖然以卦爻為工具和載體,但易經並不是一部關於巫卜的作品,而更像是古人關於世界和人生體悟的綜述,旨在引導人們重新認識自身所生活的這個世界,進而體悟它深蘊的哲學,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活智慧和前進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