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黃金市場展望:股市與大宗商品命運互換的時刻要來了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金十數據

美國對衝基金公司Crescat Capital在近日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市場是周期性的,如今股票(美股)的估值處於歷史高位,而大宗商品的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從它們的相對表現來看,雙方命運互換的時刻即將到來,拋售估值過高的美股、買入估值被低估的貴金屬,或許將有不錯的機會。

如下圖所示,當前大宗商品和美股的估值比率之低,與1972年「漂亮50」(Nifty Fifty)和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時期相似。

以下是Crestcat Capital報告中的詳細分析。

隨著資本重新配置到能實現最高增長和最被低估的資產中,投資者很快會進行資產輪換,從估值較高的成長股和固定收益證券轉向估值較低的硬資產,從而扭轉30年來貨幣流通速度下降的趨勢。

如今,財政和貨幣政策的雙重刺激,正與原材料、能源和農業等基礎產業多年來投資不斷下降的局面正面碰撞。我們的分析顯示,終結美聯儲吹起的股市和債市「雙泡沫」的將是通脹,我們認為大宗商品市場已經出現通脹的勢頭。

有分析認為產出缺口在上一個經濟周期中抑制了通脹。產出缺口衡量實際GDP和潛在GDP(一國在充分就業狀態下所能產生的GDP)之間的差距,在新冠病毒出現之前,稀缺的就業機會和巨額債務就已經是阻礙經濟充分發揮增長潛力的因素。

但我們認為投入缺口更有可能拉開通脹的序幕,投入缺口指的是,在政策制定者以最大力度刺激總需求之際,強勁的儲備貨幣和經濟增長所需的主要資源短缺。

我們預計,由過去基礎資源投資不足引發的新一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將很快波及全球供應鏈,從而對人們的實際生活消費產生不利影響。世界將進入「大重置」時代。

全球經濟正面臨大宗商品供給衝擊的通脹風險。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和美國30年通脹預期現在都在試圖上破12年的趨勢線,宏觀投資格局將在此出現重大轉變。之前消費者價格沒有走高的關鍵原因是大宗商品價格長期低迷,但現在我們認為這即將改變。

貴金屬供應緊張

說到稀缺商品,我們的首選是黃金和白銀,它們的供應最有限,同時也正面臨新一輪的投資者需求激增。

在供應方面,自2011年貴金屬礦業見頂以來,黃金和白銀的價格在通縮環境下進入了下跌通道,金銀礦企因此被投資者大罵是資本破壞者。結果,在過去10年裡,大型貴金屬礦業公司在支出方面完全調轉了方向,變成了投資不足,造成行業的供應斷崖式下跌,同時也大幅提振了該行業的自由現金流。

令供應端雪上加霜的是,每年新發現的大型金礦(大於200萬盎司)數量,在過去30年裡一直處於長期下降趨勢,雖然2000年至2007年出現過周期性增長。Crescat一直在建立金銀勘探企業的投資組合,我們相信未來幾年的新礦發現數量會重新出現新一輪的周期性增長。

自2012年以來,整個行業的黃金開採勘探支出大幅下降,加劇了當前供應短缺的問題。

自2012年以來,用於開發新礦的資本支出也呈下降趨勢。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如果未來幾年以上趨勢不變,黃金價格很可能會受到過去投資不足的支撐。過去十年中,金銀礦企的信貸供應枯竭,公司被迫勒緊褲腰帶,實行嚴格的資本管制,以便維持生存。投資者要求這些礦商大幅減少發行債務和股票,而礦商則必須切實收緊運營成本,削減投資,並優先考慮資產的質量。

在經歷了長期的資金管制後,黃金價格終於迎來歷史高位,如今的礦商也變成了資金提供者。過去積累的資金對整個行業來說是利好的,尤其是對那些專注於勘探的小型公司來說。大型礦商則會成為未來幾年的吸金王,但它們也面臨著嚴重供應短缺,因為它們還沒有補充儲備,在未來幾年,它們將需要在勘探領域進行併購重建。

在需求方面,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第一個關鍵宏觀因素是央行債務貨幣化,這會推動通脹預期不斷提高,投資者會為他們的儲蓄尋求通脹保護。

如今,央行「印錢」擴大資產負債表的做法已經被廣泛接受和歡迎。由於美國當前的財政赤字堪比二戰時期的水平,印鈔將是美國政府在減輕債務負擔、調和當前許多經濟失衡道路上阻力最小的途徑,但可能會讓那些估值過高的傳統金融資產的投資者遭受損失。

美聯儲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發行者,給自己和全球其他央行進入通脹時代開啟了綠燈。美聯儲宣布可以允許通脹目標暫時超過2%,以支持就業。所以,美聯儲是幾乎肯定會接受通脹上升的。

然而歷史表明,通脹就像盆裡的水,一旦潑出去,就是覆水難收。在實踐中,通脹受到消費者和投資者的預期和行動的驅動,這些預期和行動與利率和基礎貨幣政策有關,具有滯後效應和未知的乘數效應。一旦消費者和投資者的心理轉向認可通脹上漲並對其採取行動,通脹就會不斷地自我循環和增強。

如下圖所示,2011年至2018年,黃金上漲的速度遜於全球印鈔的速度。但自2019年美國出現回購危機和隨後爆發新冠病毒以來,全球量化寬鬆再次加速上行,黃金價格也隨之上揚。

我們的宏觀模型對比了黃金價格與八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總和。基於這一模型,Crescat Capital將黃金近期的目標價位上調到3000美元/盎司以上。這一目標價位在短期內幾乎肯定還會上升,因為僅美國就有5.8萬億美元國債將在2021年內到期,其中大部分要被延期,由最終貸款人出資。

在需求方面,第二個推動金價上行的關鍵宏觀因素是實際利率的下降,這是央行利率抑制策略和投資者通脹預期上升的綜合反映。最近實際收益率的大幅下降(見下圖)與黃金價格的走勢呈反向,預示著黃金價格即將再次出現強勁上漲。

黃金的前景與我們今天看到的美國經濟失衡有關。美聯儲在防止通脹方面無能為力,相反,它通過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成為了美國政府的融資機構,使美國政府得以維持巨額財政赤字。美聯儲在這個問題上基本沒有獨立性。它必須作為最後貸款人,為政府的財政刺激計劃提供資金。

2019年美國市場的回購危機表明,流動性是短期內防止股票和企業債券市場崩潰必需的,但這是非常短視的,因為大量印鈔的副作用是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並出現真正的通貨膨脹,,會扼殺那些被嚴重高估的金融資產。

歷史上的三個相似時期

Crescat Capital預計,通脹預期的上升速度將繼續高於名義利率。這最終會促使投資者從估值過高的股票和信貸中撤出,並轉入稀缺的大宗商品市場,包括貴金屬和石油。歷史上有過三段與當今宏觀環境相似的時期,投資者都是這麼做的。

在世紀之交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期間,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在兩年半的時間裡下跌了78%,在此期間,黃金類股開始進入上行通道,在接下來的七年裡出現五倍的上漲,而能源和工業大宗商品也開始火速上漲。

在1973-74年的熊市中,標普500指數在兩年內下跌了50%,同期金礦類股上漲了五倍。與此同時,1973年阿拉伯產油國對西方國家實施石油禁運導致油價飆升,長達十年的滯脹由此誕生。

之前的圖表展示了黃金供應量斷崖式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如今也出現了石油供應短缺,這可能會讓中東像20世紀70年代那樣佔據上風。

第三個類似的時期,是1918年和1919年西班牙流感之後。當時,衛生危機嚴重打擊了工業經濟,導致原材料供應短缺。世界開始從流感中恢復的同時大宗商品也出現了通貨膨脹。1920年美國通脹率飆升至20%以上,而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1920年到1921年間從高峰跌到低谷,暴跌了47%。同一時期,德國為支付戰爭債務重啟印鈔,該國的通脹也出現了飛漲。

尋找黃金領域的投資機會

除了看好貴金屬的價格之外,Crescat Capital還看好金銀礦企的股價,尤其是小型勘探公司。

Crescat表示,如上所述,過去十年大部分時間裡,黃金開採項目的投資不足,這將很快促使各大礦業巨頭爭先恐後地將資金投資於目前正在勘探的、最具前景的金銀新礦。

這些礦產掌握在被極度低估的小型勘探公司中,這一群體經歷了長達10年的熊市,其股價在經歷了2015年的低點後大幅反彈,並在2020年3月回調後領跑所有行業,完成了雙底衰退,如下圖所示。

Crescat Capital認為,由於該行業仍處於新一輪長期牛市的早期階段,因此未來的表現將更為出色。

許多人對黃金勘探業務持懷疑態度,因為該行業在上一輪低迷期間整體表現不佳,也有資深投資者可能會開始投資知名老牌礦業公司,但Crescat Capital認為,在貴金屬採礦業,小型勘探公司的股價可能會在未來幾年內創造出最大的漲幅。

Crescat Capital在研究金礦公司生命周期曲線時,還發現金礦勘探階段(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Phase)仍處於長期牛市的早期,貴金屬可能出現新一輪價格上漲。

相關焦點

  • 大宗商品在牛年還會走牛?2021年投資期貨這樣操作
    不僅如此,今年的大宗商品行情是一個單邊走勢,很多品種都像推土機似地向上漲。在一片漲聲中, 2020年大宗商品走出了大牛市。暮然回首,疫情是繞不開的話題,流動性泛濫是幕後推手。2021年是中國農曆的辛丑年,又是一個牛年,牛年還會有大牛市嗎?近期各大期貨研究機構紛紛出版年度研究報告,展望2021年的大宗商品投資機會。什麼品種最被看好?什麼品種有戰略做空的價值?
  • 金市展望:美聯儲一消息讓市場措手不及、復甦之旅道阻且長 黃金...
    投資者首次消化美國2021年初的負利率,儘管FOMC成員一再表示,負利率並不合適。然而,美聯儲已經承諾,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在這場持續的危機中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情緒略有改善  FXStreet首席分析師Valeria Bednarik撰文稱,本周早些時候,隨著某些歐洲經濟體和一些美國開始解除限制,大宗商品價格在這些希望的支撐下有所回落。
  • 大宗商品內外盤聯動 跨越時空的緣分
    究其原因,主要是國內大宗商品整體難以與外盤市場完全隔離,甚至有聯動增強的趨勢。無論是對大宗商品整體氛圍帶來影響的美元,還是與國內商品市場同氣連枝的原油、黃金、銅等大宗商品龍頭品種,總能跨越時間空間而依隨。  首先,美元走勢左右全球大宗商品行情。
  • 2019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大宗周期「退潮」上漲概率小
    摘要 【2019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大宗周期"退潮"上漲概率小】回顧2018年的中國金融市場,各大資產類別的表現可謂不盡相同,幾家歡喜幾家愁。
  • 孫江榕: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基本都在國外
    我們今天參與論壇就是要宣傳和促進這個戰略的實施,共同交流和探討如何實現大宗商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相關議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經濟轉型升級,為「一路一帶」戰略構想服務。目前中國大宗商品存在兩個重要問題:1、產能過剩已威脅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正常發展;其次,產能基數不同,產能過剩數、量分布不均;再次,上遊資源產品短缺,中遊產品過剩較為突出。
  • 美元創9月以來最大三天漲幅 商品貨幣大跌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1月12日財經早餐:美元創9月以來最大三天漲幅,商品貨幣大跌,黃金從六周低位反彈26美元周一(1月11日)美元創出9月份以來最大三天漲幅,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連續飆升,以及美國財政刺激規模加大提振經濟成長前景為美元提供支撐;大宗商品貨幣領跌。
  • 高盛:大宗商品將在2021年步入牛市
     《聯合早報》10月23日報導:由於美元疲弱、通脹風險上升以及額外的財政刺激,投資銀行高盛表示,大宗商品將在2021年步入牛市。該投行預測未來12個月標普/高盛大宗商品指數(GSCI)的回報率為28%,其中貴金屬回報率為17.9%、能源為42.6%、工業金屬為5.5%,而農業則為負0.8%。
  • 2021全球「一起蹲一起站」,權益資產、一線房產、黃金、大宗、現金...
    來源:新財富雜誌匯總15位經濟學家/分析師的觀點,2021首選配置資產是大宗與權益資產,一線房產在標配區間及以上,黃金、現金和債券在標配區間及以下。從匯總結果看,大宗與權益資產是分析師普遍建議配置的資產,一線房產在標配區間及以上,黃金與現金普遍都在標配區間及以下,多在建議規避的區間,而債券總體上在標配區間及以下,其中,利率債比信用債位置要靠前一些(表1)。
  • 【2021展望】2000美元(USD)將被踩在腳底之下!?策略師:2021年黃金...
    貴金屬網財經報社(北美)訊 據彭博行業研究稱,黃金(GOLD)將是2021年表現優於美國股票市場的資產。彭博行業研究高級大宗商品建議師Mike McGlone表示:「黃金(GOLD)可能會越來越多地作為超越大盤的表現基準。」
  • 3月10日財經早餐:歐美股市「崩潰」!避險貨幣大漲,黃金突破1700...
    匯通網訊——3月9日歐美股市暴跌,道指收跌逾2000點;避險貨幣日元和瑞郎大漲,日元跳漲近3%至三年高位。現貨黃金一度升上1700美元關口,尾盤迴落於1680美元附近,因投資者在股市和能源市場暴跌之際拋售黃金以應付追繳保證金,蓋過了對黃金的避險需求。
  • 四大風險縈繞,2021年股市或將迎來至暗時刻
    (作者系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 常務副院長 呂偉升)2021年首周已經結束,國內A股以及部分大宗商品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上證指數創2018年1月29日3587.03點以來的新高,市場上看多的聲音陡然增加。
  • 洪灝:從中銀白皮書看2021年的投資趨勢
    面對即將到來的2021年,中國銀行投資策略研究中心於12月18日發布了《2021年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給出了「2021年全球大類資產配置順序為商品、權益、黃金、債券。全球權益優先配置中國股市,超配中國 A 股、中國港股。標配美股,但需警惕美聯儲政策拐點衝擊。」的配置建議。對於中國A股走勢,《報告》預測將演繹「從復甦到復興」行情並確認未來中國股市長期向好的趨勢。  展望2021年,全球經濟將在短周期內出現周期性上升,通脹壓力逐漸顯現。在當前的經濟周期階段,價值板塊與低估值板塊有很大的重合。價值板塊是被遺忘已久的、估值較低的傳統和周期行業。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總體來看,出口2021年將表現為前高后低,全年增速預計為10%左右。 從進口來看,2020年中國進口增速持續低於預期,主要原因在於其他經濟體的復工復產形勢不佳,以及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處於低位。
  • 瑞信2021投資展望:股市最具吸引力,人民幣將升至6.32
    文 |《巴倫周刊》中文版撰稿人 吳海珊編輯 |康娟11月25日,瑞信發布了2021年投資展望。瑞信認為,從回報前景,股票依然是最富吸引力的資產類別。以下為部分要點:2020年的經濟衰退具有兩個不同以往的情況:服務業出現萎縮、歐美亞儲蓄率同時上升;通脹很重要,決定了金融資產的命運;中國市場將提供高增長率,且其當前估值仍具吸引力;2021年股市將度過一帆風順的一年;價值股在2021年有機會迎頭趕上;歐元區可能會跑贏美國;瑞士股市前景不錯;
  • 黃金市場本周展望:美元好日子根基不穩 黃金勢將東山再起
    相反,作為通脹對衝工具的黃金再次下跌,創下去年11月以來最差雙周表現。考慮到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回調,美元上周五的漲勢更加令人費解,要知道美債收益率是美元自年初以來走強的催化劑。衡量美元兌六種貿易加權主要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期貨在上周五大漲了0.6%,達90.78,年初其還在90關口下方,而一些外匯交易商認為美元指數期貨本周有可能站上91關口。
  • 花長春:關於社融低於市場預期後的社融和貨幣政策走勢五點看法
    社融將自行回落,使得貨幣政策(尤其是流動性)無須額外收緊,市場無須擔心一季度甚至上半年流動性收緊。我們再次重申一季度宏觀環境有利於股市、債市和大宗商品牛市延續。第五,但若有人據此而猜想央行降準則無疑是想多了。對於短期季節性流動性需求,央行完全有可能通過PSL、MLF、SLF等工具進行對衝;央行也可能進一步延續對中小微企業的優惠措施(如還本付息繼續延期等)。
  • 國君宏觀 | 關於社融低於市場預期後的社融和貨幣政策走勢五點看法
    第四,展望貨幣政策走勢:12月社融低於市場預期,而且後續在貨幣政策不收緊的情況下仍然持續放緩,強化了我們關於貨幣政策「緩退出」、「前松後緊」的觀點。社融將自行回落,使得貨幣政策(尤其是流動性)無須額外收緊,市場無須擔心一季度甚至上半年流動性收緊。我們再次重申一季度宏觀環境有利於股市、債市和大宗商品牛市延續。
  • 徐楊:2021資產配置路在何方?來自疫情與顛覆下的2020啟示
    另一方面,想通過信用下沉來提升收益,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信用債一樣要承受利率上升的風險。而且可以觀察到,2020年年末的利差其實都已到達去年的平均水平,可挖掘的空間有限,只有高收益債的利差略高於去年年末的水平。當然在低利率的當下,隨著市場風險偏好的上升,利差也有可能進一步收窄。
  • ...投資者紛紛尋求與全球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相關聯的更高風險資產...
    美元延續跌勢再創近三個月新低,受美國數據疲弱及風險偏好升溫影響;① 美元周四小幅下探,一度再創近三個月低點至91.90,在弱於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以及圍繞新冠疫苗的樂觀情緒帶動下,投資者紛紛尋求與全球大宗商品和新興市場相關聯的更高風險資產。② 英鎊兌美元交投於逾兩個月高點附近,投資者等候本周英國與歐盟貿易談判細節出爐。
  • 大宗商品陷入「血光之災」?
    環球外匯4月19日訊--從內盤到外盤,再從外盤到內盤,近期以鐵礦石等黑色系品種領跌的大宗商品市場,似乎正陷入「血光之災」中!  周三(4月19日)早盤,大宗商品多數下跌,黑色系跌幅明顯,焦炭盤中跌幅超過5%,焦煤跌幅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