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艾斯帝夫
為了保證全新電動車ID.3推出後一炮而紅,並如期解決困擾已久的軟體問題,大眾汽車目前已經在4月23日恢復了德國茨維考(Zwickau)工廠的生產任務,並且再次發布消息聲稱,將在2020年夏季確保ID.3的量產車交付。
即便在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還沒流行的時候,大眾汽車對於ID.3的態度就比較模糊,外界甚至一度傳言這款車的交付將推遲到2021年。但是沃爾夫斯堡的汽車製造商即時澄清了事實,並用行動回應了傳言。
大眾汽車表示,正在針對ID.3的軟體問題(軟體之間的通訊和兼容問題)著手解決一系列Bug(在2月的時候,每天檢測報告300個錯誤),而為了保證在夏季如期交付,大眾汽車或許將會在上市初期放棄一些功能(暫時禁用)。
ID.3電動車
因為在車機系統的設計上,大眾汽車效仿特斯拉可以進行OTA遠程升級,因此後續可透過推送直接開放功能並更新系統。
對於大眾汽車來說,ID.3是其MEB電動化平臺的首款車型,並且也是電氣化轉型序幕拉開之後的首款重點產品。它的重要性與戰後重推的甲殼蟲,以及70年代推出的高爾夫同等重要。可以說,ID.3成功了,整個ID家族的道路便鋪設好了。
即將於2020年發布的全新ID.4緊湊型SUV
在歐洲市場上,ID.3的售價與第八代高爾夫1.5TSI的價格相當,即配備48kWh電池的ID.3價格將低於3萬歐元,約為2.9萬歐元;而第八代高爾夫1.5TSI 130馬力手動6速的版本售價29,160歐元。因此你可以說ID.3就是電動化的Golf,但其可靠性能否相提並論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上汽大眾ID.6下線
另外,作為大眾汽車全球電動車戰略的一部分——ID.6中型電動SUV項目也正在中國推進研發進度。就在4月24日,ID.6項目的白車身在上汽大眾下線,這款車的定位為中型SUV,比此前亮相的ID.4要大一號,預計2021年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