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復工第一天早上9點,員工回到了公司。本文均為受訪者供圖
3月30日9時,是陳軍(化名)春節後到公司復工的第一天。
這一天距離1月22日開始放春節假,已經過去兩個多月了,辦公室的茶具已經積上了灰塵。同事們一見面倍感親切,但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保持好距離。
「大家都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陳軍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道。
這兩個月對於他來說過得有點漫長,生活多了些不知道從哪裡塞進來的內容:小區封閉、疫情防控、團購肉菜、線上辦公、輔導孩子上網課等等;也少了一些習慣,例如早餐吃不到熱乾麵和面窩。「春節後一開始的幾天,很不習慣,還是很想念以前的日子。」
陳軍是武漢洪山區一家信息技術公司的副總經理。在沒有疫情的時候,他每天早上7點50分前會把兒子送到學校門口,接著開車去公司,從家到公司要經過二七長江大橋或者武漢二橋。從高空鳥瞰,武漢被長江劃分為兩半,10座大橋橫跨於江面,車流不息。
他一般會選擇二七長江大橋,不堵車的話,開車35分鐘就可以到公司,如果堵車,路上差不多要花上1個小時。從3月30日復工以來這一周,他從家到公司僅花了20多分鐘。
回到公司的第一天,陳軍在辦公室搞了清潔,把擺放了兩個月的茶具清洗乾淨。對於他來說,這就像是除夕的大掃除,辭舊迎新,一切都是新的開始。而眼前,這座城市也在慢慢「解凍」。
「兒子問我: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回想起年前,陳軍還記得,1月18日公司在園區的會議廳舉辦了年會。「當時疫情還不是那麼嚴峻,大家都對2020年的工作充滿了憧憬和信心。」
直到1月23日武漢「封城」的前兩天,緊張的氛圍才在公司蔓延開來。他所在的公司本來計劃1月23日放春節假期,但年會後的幾天,隨著武漢的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21日晚公司臨時通知22日開始放假,外地的員工也提前回鄉。
陳軍的公司在武漢屬於創業型的中小企業,主要提供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和服務,2019年銷售額1億左右,目前員工80多人。他在公司還擔任技術總監的崗位,平時主要負責管理部門,為大項目做技術支撐等。往常早上8點半到9點,他習慣在辦公室泡上一壺茶,花30分鐘瀏覽新聞和網絡安全的網站後便開始一天的工作。
疫情期間,他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武漢封城76天,小區嚴格封閉管理,保障居民生活物資供應成了重大民生問題。陳軍的妻子在物資保供單位工作,因為零售門店員工人手不夠,集團的幹部也被派往基層賣場支援。疫情期間,陳軍的妻子一直在上班,照顧家庭的重擔落到了陳軍的身上。
他這樣描述那段時期的生活:每天主要團購、做飯、負責兒子上網課,另外還要網上辦公、組織參與線上會議,包括組織技術培訓和安排客戶的遠程服務工作。
春節後那幾天,他還是很不習慣。「早餐吃慣了武漢的熱乾麵和面窩,沒有熱乾麵和面窩的日子還是很想念的。」每天早上9點,他打開電腦輔助兒子上網課,兒子會經常問他「爸爸,武漢的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呀,我好想去學校上學」。
武漢的疫情什麼時候結束?陳軍也在找答案。
那段時間,他開始習慣早上9點多就關注武漢的疫情發展,在「武漢戰疫」的小程序裡上報自己的健康狀況。以往每晚9點到11點,他都會看書或者處理工作的事情,最近兩個月卻變成了躺在床上看小區的業主群,關注各種團購肉菜和疫情相關的文章。
為定點收治醫院安裝網絡設備春節後,陳軍與公司其他管理層一直在討論復工的時間。隨著武漢政府要求復工時間推遲,公司前後發了四次復工通知,不斷延後時間。
2月2日開始,公司員工採取了在家線上遠程工作的方式,一切也在有序進行著:研發人員負責開發,技術人員、銷售人員參與培訓、開會等。
有兩件事讓陳軍印象最深刻。2月12日,一家政府單位的網絡遭遇境外黑客攻擊,需要技術人員到現場進行網絡安全保障。由於疫情期間,公司多數工程師已回到湖北各地市,留在武漢的工程師少之又少,而且小區都已經封閉管理,私家車也不能上路。
如何安排人手?正當陳軍愁眉不展的時候,沒想到4位在武漢的同事自願報名前往解決。他們分成了兩組,從2月13日到23日這10天裡24小時在這家單位輪換值守,保障網絡安全穩定運行。
公司員工為客戶進行網絡安全服務。另一件事是,3月份,武漢一間定點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三甲醫院,急需安裝視頻網絡安全防護設備,並找到了陳軍的公司。「這個時候醫院是非常危險的地方,我以為大家都不敢去或者不願意去。」令他沒想到的是,員工竟自告奮勇報名。派出的兩位同事一共在醫院工作了4天,幫助完成設備安裝調試工作。
3月27日,公司兩位員工去武漢某三甲醫院提供網絡安全服務。與此同時,武漢也在逐步規範化小區管理與穩步推進復工復產。
據新華社2月22日報導,為方便小區出行管理,武漢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推出「武漢健康碼」,對於因就醫、防疫情、保運行等原因須外出的市民,推薦採取「健康碼」掃碼登記模式取代手工登記填表。
緊接著,3月11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
其中,武漢市企業復工復產安排如下:涉及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農業生產必需以及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的企業可以復工復產。對全國、全球產業鏈配套有重大影響的企業,在防控措施到位、防控責任落實的前提下,按程序批准後可以復工復產。春節以來未停工停業的企業可以繼續生產。其他企業先按不早於3月20日24時前復工復產。
陳軍所在的公司也開始為復工復產做準備。
早在2月份,公司就購買了防護口罩、酒精、消毒液、體溫槍、防護服等防護用品,並且單獨設置了一間隔離室。通知出來以後,公司要求每個員工每天上報個人健康情況,公司按照復工要求給區政府部門提交復工申請。
3月25日,公司終於收到了復工批覆,通知員工3月30日復工,並及時給外地員工發了復工證明。「聽說復工的時候大家都很開心,都想早點到公司復工。」陳軍說。
第一批覆工的員工有25人,實地到崗人員約佔三成。名單是部門內部討論決定的,主要按照人在武漢、有車方便出行、個人健康碼為綠色的原則確定。
復工前兩天,公司安排人員做了全面消毒,並將口罩、酒精派發給每位員工。公司所在園區也會安排專人測量體溫進行登記,並且檢查健康二維碼才放行。
復工前兩天,公司員工在辦公室進行消毒。享受穩崗補貼,多舉措做好防控公司3月30日開始正式復工,陳軍是公司第一批覆工的員工。
為了迎接復工,他提前一周預約了小區的志願者理髮服務,把留了兩個多月的鬍鬚也剃掉了。
同事們間隔了2個多月沒有見面,復工第一天見面倍感親切。「大家都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陳軍說,同事們聚一起談論最多的是疫情對於信息安全整個行業的影響,以及公司應該怎麼應對。
為了共渡難關,政府也在加大力度扶持企業復工復產。據長江網報導,4月1日,湖北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解讀《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工作的若干措施》。
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董長麒在會上介紹,這次出臺的措施打出了援企穩崗政策組合拳,支持企業減負,全省各類參保企業均可享受社保費階段性免、降、緩等政策,預計2—6月免徵企業養老、失業、工商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額度將超過270億元。
陳軍說,公司2月底也享受了事業穩崗補貼,另外企業2月和3月的部分社保費已減免,其他政策還在落實當中。
復工復產的同時,疫情防控也是企業的首要重任。據陳軍介紹,為了降低辦公室人員密度,員工分批覆工,並且以公司實地辦公、客戶服務地點辦公和員工居家辦公等多種方式相結合;實地辦工時間也有所縮短,上班和下班時間分別調整到了早上的9點和下午的4點40分,與園區其他公司錯峰上下班。
另外,公司統一在食堂預定午餐盒飯,避免員工聚集性就餐。每位員工在上班期間也必須佩戴口罩;每天下午4點40分下班以後,辦公室會進行消毒。針對部分沒有私家車的員工,其他同事上下班順路的話就會幫忙接送,以儘量減少乘坐公共運輸。
「截至目前,公司無感染員工。」陳軍說,公司4月份復工的疫情防控還會繼續嚴格執行,「最近大家都在談論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的情況讓大家不敢放鬆警惕」。
復工這幾天,公司所在園區有企業已經組織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陳軍稱,為了員工和身邊人的健康,公司也在考慮組織員工做檢測。
往年這個時候,陳軍經常出差當面拜訪客戶。去年3月上旬,他去了烏魯木齊出差,工作之餘和同事喝著烏蘇啤酒,吃著羊肉串感受著西域風情;去年4月10日去杭州出差,在西湖梵村朋友家的茶園裡,品了清明前採的頭茶西湖龍井。
「我很懷戀往日的生活。」他說。
對於陳軍和武漢城中900萬人來說,他們正翹首以待那一刻的到來——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離漢人員憑湖北健康碼「綠碼」安全有序流動。
陳軍希望4月8日武漢解封後,工作、生活能夠儘快進入正軌。「希望我們的城市恢復生機,公司的運轉恢復正常,我們的親人、同事、朋友都健健康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