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微特稿】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項研究顯示,受人類活動影響,獅子、老虎等動物越來越多地晝伏夜出,正在變成「貓頭鷹」。
研究人員分析76項研究,合計涉及六大洲的62種動物,包括坦尚尼亞的獅子、巴西的海獺、美國豺、尼泊爾的老虎和波蘭的野豬,對比動物受人類打獵、徒步、農耕等活動影響夜間的活動時間長短。結果發現,即便是徒步、露營這類活動也會嚇到動物,令動物越來越多地晝伏夜出,夜間活動時間平均增加20%。研究結果刊載於14日出版的美國《科學》周刊。
美聯社援引研究項目牽頭人凱特琳·蓋娜的話報導:「我們可能以為在樹林裡徒步不會留下痕跡,但僅僅是我們的存在就會產生持久後果。」她說,不適應黑暗的動物受到的影響比較大。不過,她認為這種行為模式改變可能有助動物減少與人類不期而遇。(完)(黃敏)
關鍵詞:貓頭鷹(night owl)、《科學》(Science)、凱特琳·蓋娜(Kaitlyn Gay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