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既不帶娃不出錢: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2021-01-11 騰訊網

在我國有一句話叫做"你養我小,我養你老",父母有撫養子女長大成人的義務,同樣子女也有贍養老人的責任。但是現在很多老年人不僅要養自己的孩子,還要養孩子的孩子,這自然會讓他們有所不滿,紛紛想要逃離這樣的生活。

小李在生孩子之前,就已經和老公商量好讓公婆來帶孩子,因為婆婆剛剛退休才50歲出頭,平時身體很硬朗,做事也很利索,所以讓婆婆來帶孩子是最好的選擇,對此婆婆也沒有拒絕。

然而當婆婆來幫小兩口帶孩子之後,才發現一切都沒她想的那麼簡單。現在的年輕人在帶孩子方面頗為講究,有的在她看來簡直就是瞎講究,所以彼此之間難免會有一些矛盾發生。

不過儘管如此,婆婆還是盡心盡力的帶著孫子,可是小李卻經常對婆婆諸多不滿,總是想方設法的去挑刺。甚至有時婆婆生病她也完全不體諒,還埋怨婆婆病得不是時候,甚至懷疑婆婆裝病。

終於有一天婆婆爆發了,她不顧兒子媳婦的挽留,執意離開他們的家。這讓小李也直接拉下了臉,陰陽怪氣的說道:現在你不幫我們帶娃,也別怪你老了之後我們也不幫你養老,大家都應該將心比心。

"別拿養老威脅我",作為60後的年輕婆婆,小李婆婆自然也不甘示弱,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她和老伴既有退休工資,身體又沒什麼不適。如果真到了年老動不了的時候,有錢還怕沒地方養老嗎?請保姆或者養老院,總能找到合適的。

為什麼老人和子女之間會因為孩子產生矛盾?

1、育兒理念不合

時代在進步,人們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在育兒方面表現的更加明顯,年輕的夫妻會通過各種渠道打聽如何帶孩子,養孩子,但是卻又因為各種原因不願意或者無法帶孩子。

當帶孩子的任務轉嫁到老人身上之後,老人必然會按照他們原有帶孩子的方式去照顧孫輩,但是在子女眼裡卻是不科學的,自然而然會導致雙方出現矛盾。

2、老人需要空間

老人辛苦工作了大半輩子,本想著晚年能夠輕鬆一些,可是沒想到還要幫子女帶娃。關鍵是有的子女還不懂得感恩,覺得老人帶娃理所當然,直接把帶娃的任務交給了老人,自己只顧著吃喝玩樂。

但老人也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空間,他們也想和老夥伴老同事一起散散步,聊聊家長裡短。當他們所有的時間都被佔據之後,而孩子又無法理解他們時,矛盾自然就會出現。

老人幫忙帶孩子,父母應該怎麼做?

1、尊重老人

老人幫忙帶孩子,當然是不求回報的,因為他們對晚輩的愛是最無私最偉大的。但是這並不代表老人一點兒要求都沒有,對他們而言,能夠得到子女的尊重是他們最大也是唯一的要求。

所以子女一定要學會尊重老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忽略老人的感受,有問題及時和老人溝通,學會站在老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這樣自然就能夠更理解老人,從而尊重老人。

2、給老人一些自由

很多老人自從幫孩子帶孫子之後,完全就像是籤了賣身契一樣,沒有任何一點自由,一天24小時都要圍著孫子轉。哪怕老人再怎麼喜歡孫輩,這樣的日子也不會是他們想要的,因為完全沒有了自我。

所以父母應該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平時有空的時候就讓老人多休息休息,給老人多一點空間,這樣老人才會有幸福感。

相關焦點

  • 「別拿養老威脅我」60後父母拒絕給子女帶娃:我們只想對自己好
    不知從何時開始,越來越多的年輕寶爸寶媽,因為自己工作忙碌不好調節,就理所當然地將帶娃任務交給了自己的父母。越來越多已經退休的老人,甚至還在返聘工作的老人,肩膀上突然多了一份給子女帶孩子的責任:要麼來幫我帶孩子,要麼定期給錢補貼,我去用這筆錢找個靠譜的育兒嫂,當然,既能出錢又能出力那肯定是最好的。
  • 「不幫我帶娃,還讓我給你養老」,話雖無情,卻獲得鄰居的同情
    「不幫我帶娃,還讓我給你養老」,話雖無情,卻獲得鄰居的同情小迪與自己的丈夫是大學同學,在校期間兩人就已經領了結婚證,但是一直沒有公開,知道大學畢業,小迪跟著自己的丈夫回到了丈夫的家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也是人之常情,不久就育有一子,本想著將兒子拉扯大,自己也可以出門工作,為家庭減少負擔。
  • 上班式帶娃成「新風尚」,老人開心子女省心,婆媳矛盾都沒了
    一些老人很是反感子女這種啃老現象,尤其是一些沒有積蓄的老人,對於這些沒有收入保障的老人而言,幫子女帶娃的話,子女啃的都是自己的養老錢。 很多父母帶娃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去子女居住的城市幫帶娃,尤其是子女在一線城市生活時,父母幫帶娃這件事更是難上加難。 很多父母甚至不得不背井離鄉幫子女帶娃,這也是為人父母的一種無奈。
  • 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常常聽到有人說:「老人不幫忙帶娃,我就不幫忙養老,這種責任是相對的!」先不說老人養育孩子長大不容易,年紀一大把還必須幫忙帶孫子孫女,否則兒女就冷眼相對。只想說,有這樣的兒女,也是老人一生的遺憾。在網友看來,既然多次發現奶奶給孫子做的早餐不夠營養全面,那就自己動手做嘛!畢竟有了這個吐槽的時間,還不如給娃熱份麵包和牛奶雞蛋,不到幾分鐘就搞定,何苦事事都指責老人呢?二、老人帶娃,這3種情況讓她們苦不堪言1、出錢又出力,卻被嫌棄做不好單純就生育理念上來說,年輕人的生育欲望不強,多是在老人的催生下不得已而生娃。
  • 弟弟擺升學宴,父母讓我出錢:不對無理要求說不,只能虧待自己
    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一戶家庭中,小兒子考上了大學,父母打算給他辦一個體面的升學宴,然而這個家庭並不富裕,父母常年生病吃藥,以至於辦升學宴的錢也拿不出來。於是他們給自己的大女兒打電話,大女兒28歲,畢業也沒有幾年,身邊也沒多少錢,於是在父母要求她出錢的時候,她便向自己的男友要錢墊付。
  • 原來十二星座父母帶出的娃是這樣的,快來看自己的娃未來是怎樣的
    每位父母帶娃的方式都不一樣,但什麼樣的帶娃方式將引導出什麼樣的娃!據說我們可以在十二星座命理中找到一些根據哦!十二星座帶娃方式,看看你中招了麼?理財的非常好,會為孩子做好一切打算,比如孩子以後的房子等,有這樣懂得理財的父母,孩子長大後,理財肯定也會非常棒!
  • 「憑啥帶娃是我媽,如今讓你媽來享福」「因為我媽是主你媽是客」
    但這件事讓婆婆徹底寒了心,婆婆婉言提出要回家,照顧小田父親,但小田妻子威脅說,既然現在不想幫她帶孩子,將來也別怪她不養老!無奈之下,小田母親只能忍氣吞聲地繼續幫忙帶娃。對于越來越複雜的婆媳關係,小田說他心裡實在心疼母親,也對妻子軟硬兼施地用過各種辦法,但妻子就是油鹽不進。
  • 不管生不生二胎,晚年想老有所依,一些「硬性條件」要提前準備好
    不僅要花錢給父母治病,下了班還得在床前守候。她作為兒媳,要上班還得照顧孩子,也幫不了老公多少。雖然可以花錢請護工,但是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多守在身邊。所以,看到老公現在這個樣子,她忽然想要生二胎了。但是想想,家裡現在這個經濟狀況,生完肯定沒有人幫忙帶,她也在猶豫要不要生二胎防老。其實,不管生不生二胎,晚年想老有所依,一些「硬性條件」要提前準備好。
  • 95後媽咪帶娃風格別具一格:「生個孩子不拿來玩,那將毫無意義」
    「佛系育娃」不是對孩子不聞不問、放任不管,而是雞毛蒜皮的事讓孩子自己處理,父母只是作為引導者和啟蒙者,提提意見和建議。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如今首批95後已滿25歲,差不多剛結婚有了自己的寶寶,雖然是當媽媽的人,可是她們的帶娃風格卻是別具一格,在80後的基礎上有了質的飛躍,簡直是刷新認知。
  • 十二星座父母帶娃,孩子的性格不相同,你是哪種星座的父母(上)
    ,那孩子的性格也會平易近人,有耐心, 所以說,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過,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就算是家長自制能力再強大,性格上一些不足的地方還是會顯露出來,這樣就會傳染給孩子,而且,每個星座的父母,性格都大不相同,你的帶娃方式很多時候也都和星座有關
  • 退休老人的自述:晚年只想自己一個人過,這些養老方式我不接受
    導語: 都說養兒防老,人這一輩子忙忙碌碌養育子女就為了到了晚年子女能給自己養老,但是到了晚年子女的養老方式老人真的可以接受嗎? 子女成家之後對於自己的父母就很少有時間去顧及被忽略的老人晚年過得很苦。
  • 老人不幫帶娃的家庭,最後怎樣了?4位29歲媽媽實話實說,很扎心
    那天,張嬸終於繃不住了,帶孫子、做家務的勞累,兒子兒媳的不理解,對家鄉和老伴的思念,一股腦全哭著說了出來。兒子兒媳聽後才低著頭上前安慰,說著自己錯了,以後一定注意改正之類的話,求讓張嬸不要賭氣回老家,再幫幫他們小兩口看兩年孩子。都說,中國式父母是天底下最隱忍的生物,很多幫忙帶孩子的老人,在心甘情願之餘,又有多少的迫不得已?
  • 一位七旬老人的忠告:人過50,不開始攢錢養老,後悔都來不及
    人過五十,要開始給自己儲備養老錢了!人過五十要有備無患地為自己和老伴的晚年幸福、健康做好充足準備。別錯過攢養老錢的最好時機,不要讓回過頭來的時候一切都是後悔。我今年70歲了,和老伴生活的夠艱難啦,每次老伴住院看病都得向兒女們開口,我這老臉呀沒地方擱呀。都怪我年輕的時候沒有聽老伴的話,沒給自己攢下養老的錢。
  • 「分手後,我被前男友拿不雅視頻威脅」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作為父母,我們當然是想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可是我們也一定會有沒有辦法照顧到她的時候。想想曾經看過的《素媛》《媽媽別哭》《熔爐》《誤殺》等等電影,就更加膽戰心驚。因為我們明白,無論我們如何努力保護,或者教會孩子保護自己,這個世界上也還是有那麼多壞人讓我們防不勝防。
  • 寶寶: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鼾聲如雷,爸爸帶娃帶了個寂寞
    寶媽是又無奈又慶幸,還好家裡還有2個小侄女,要是真的把孩子完全交給寶爸帶,那真是不敢想像。不少寶媽看了這段視頻後都深有同感,爸爸帶娃是真的不太靠譜。爸爸帶娃有多不靠譜?都說父愛如山,但有時父愛也很危險,當孩子餓了,媽媽第一時間想的是:該給孩子做飯了。可爸爸想的卻是:嗯我也有點餓,看你不錯,不如你當我的午餐?
  • 「我家情況不好,爸媽過來受罪」「我不需要誰養,都給我滾回去」
    難得今天這麼好的機會,大家也都聚的這麼齊,所以她決定一會在飯桌上吃飯的時候,再把這養老的事挑明了說,看三個姑姐怎麼接,到底是出錢還是養老。再者說了,當著公婆的面,作為親生兒女的她們,肯定也不好說不養或者推辭,今天非把這事給解決了不可。作為兒媳婦的杜夏,一直想把這事解決了,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
  • 「等我去她家養老時,再讓她好好伺候我」「別來,我可伺候不了」
    好在沒過多久,徐蕾就懷孕了,這事倒讓婆媳間的矛盾有了緩和,看在小孫子的面子上,婆婆收斂了很多,可是等到孩子出生後,婆婆立馬又變了臉,就連徐蕾坐月子她也不管不顧,每天除了逗下小孫子,就是下樓和街坊四鄰聊天,回到家後也不管徐蕾在休息,直接就看起了電視,好幾次吵到徐蕾睡不著。
  • 養老百態|喪偶老人不領證搭夥過日子,卻在3年後被趕走?
    以前,周爺爺是一個非常愛熱鬧的人,可自從妻子去世後,少了一個和他形影不離的人,他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和朋友聚餐時,他看著別人說說笑笑,自己卻一言不發,時間一長,整個人看起來萎靡不振。周爺爺說,他這輩子起起伏伏几十年,早已看淡人生,更不會追求什麼情情愛愛,現在最怕的就是晚年沒人相伴,現在有個伴能一起走完人生的後半程,就已經很幸運了。這種的生活模式其實並不是特例,現在許多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就是如此,一方出錢,一方出力,兩個人住在一起就是為了能夠相互照應,過著舒服就過,不舒服就可以分開。
  • 她無私把娘家弟的孩子帶大,現在她兒娶不上媳婦,全家人都怨她
    鄧曉軍每年給孩子買的新衣,阿秀第二年拿給娘家娃穿。娘家弟弟蓋房,阿秀把攢的錢全拿出來支助。鄧曉軍父母出五六萬幫阿秀弟弟的兒子做生意。生意火起來,弟弟一家連本錢都不想還,還不想再從鄧家進貨。鄰居同事都遣責,阿秀卻大罵鄧曉軍父母幫人沒幫到底,說見不得人家好,是在搞「釜底抽薪」。鄧曉軍開6年包子店,生意還可以卻沒存到錢。
  • 別再用這詞形容我了,我!不!想!聽!
    把娃哄睡後,我看了一檔綜藝。李艾說的一段話,特別戳我的心窩子。 她說特別抗拒別人跟自己說當媽媽是偉大的,因為偉大往往是和犧牲連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