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有過一次失敗婚姻經歷的方先生心裡暗下決心,如果再婚一定要找一個知根知底的人。因此他經過撮合認識了同一個小區的鄰家妹妹劉女士。兩個人不光住址相近,而且還同病相憐,在方先生看來,這樣的相親對象很靠譜。
而劉女士也有同樣的想法,她看中的是方先生沒有一般再婚家庭的複雜因素。方先生唯一的兒子判給了他的前妻撫養,而老父親則在姐姐家生活。劉女士完全可以和方先生過二人世界,可以說雙方的條件都令對方滿意。
看對了眼,結婚也就水到渠成,可是就在20天前,兩個人卻選擇了離婚。短短20天後,這對已經離婚的夫妻又匆匆來到了調解現場。方先生說兩個人的孩子才七個月,希望前妻能做出改變,接納自己的兒子和父親,兩個人重新復婚。
方先生把復婚條件說的很具體,那就是劉女士要接納自己的兒子和父親,可是方先生的兒子和父親並沒有和他生活在一起,何談劉女士要接納他們呢。方先生解釋起了孩子的問題,原來方先生的兒子因為求學需要和方先生住在一起,日後肯定會回到親生母親的身邊。可就算是這樣,劉女士似乎都顯得很排斥。
對於方先生的指責劉女士委屈的流下了眼淚,當初她想的很單純,只想和方先生過日子。可是婚後她卻不得不和繼子生活在一起,而且就算帶著這種委屈,她還是很努力的在做好一個繼母。可是丈夫方先生從沒有做好一個中間人,劉女士說她和孩子沒有什麼問題,所有問題的起源都是方先生在玩小心思。是方先生沒有按照婚前的約定,讓自己被動接受孩子這個現實。可這一切方先生都沒有看到,他看到的是劉女士對兒子的刁難。
方先生說兒子原本是和他們一起住在二樓,可是劉女士後來就不同意了,讓兒子自己住到了四樓去了,在他看來妻子就是在排斥自己的兒子。對此劉女士承認她就是在刁難方先生,因為她覺得丈夫做不好她和繼子之間的中間人,她覺得遲早會和繼子爆發矛盾。而且只要一吵架,方先生就會讓她滾。
於是劉女士一直想要一套房來獲得安全感,這讓方先生感覺莫名其妙。可是劉女士卻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在繼子問題上,丈夫不守誠信,在經濟問題上沒有收入的她要受制於丈夫。而最讓她憤憤不平的是口口聲聲說她沒有做好繼母的方先生自己也沒有做好一個繼父。
劉女士說當初兩個人結婚時,她是帶著和前夫的一個5歲的女兒嫁給方先生的,對於這個5歲的女兒方先生並沒有做到足夠的關愛,時常會把對自己的怒火轉移到小孩上面去。女兒受到委屈,自己在家裡沒有地位,而且對繼子稍有不好,就有可能背上惡毒後媽的名聲。這些現狀和當初婚前的設想差距是如此之大,想到這裡劉女士泣不成聲。她說也正是這些林林總總的原因,讓她決定向方先生再要一套房。
聽到這觀察員對方先生提出了批評,在她看來不管夫妻倆的關係如何,都不能也不應該遷怒到孩子身上。從這個角度出發,她覺得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方先生有錯。對此方先生說孩子的問題只是一方面,關鍵問題是劉女士對自己的父親也是不孝順。
方先生說自己父親有老年痴呆,妻子連跟老父親一起吃一餐飯都不願意,父親一來妻子就走。劉女士說自己的確不想和丈夫家人多接觸,因為丈夫做不好中間人,她怕以後出現矛盾就乾脆避免接觸。
對待老人劉女士確實不應該,但是劉女士仍然心有委屈。當初方先生承諾給她建立一個簡單的再婚家庭關係,可沒想到繼子和公公卻接二連三的出現讓她無法應付。劉女士說她徹底的看清了自己在這個家庭當中的地位,繼子公公在方先生眼裡肯定排在前列,而她的地位永遠在後面,否則方先生就不會違背當初的承諾。既然如此,她當然要抓住一套房子來給自己安全感。
對此觀察員指出兩個人眼下遇到的問題和他們相識的時候一樣,只看到各自的表面,忽略了現實的情況。在他們不斷認識對方的過程中,問題也在不斷的疊加,導致兩人的心也越來越遠。這對離了婚的夫妻,顯然各有各的問題,分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他們共同生育的孩子僅有7個月。兩個人為了孩子,還是想在復婚這條路上努把力。
觀察員告訴劉女士如果想要復婚,一味的指責,只會偏離正確的航道,要學會多理解多包容丈夫,對他的父親繼子好一點。而方先生話太多,碰到壓力時口不擇言,正是方先生不當的表達,才讓劉女士生活的壓力變大,從而畏手畏腳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害怕去做。
調解結束了,兩位聽完觀察員的一席話都認清了自己的位置,接下來就是各自努力調整的時候了,一起為這個小家庭去做努力。
來源:金牌調解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