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陳姓取名技巧要點
(一)五行生剋
陳字五行屬火,由「阜、東」組成;阜五行屬水,東五行屬木,為水生木,木生火之象。因此,陳姓取名宜取土、金,形成火生土,土生金的組合。不宜再取水屬性的字,以免水火交戰。若名主八字須以水為用,最好用「木」通關。
(二)字義字意
古人造字的方法有六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六者中,前兩項是造字法,中兩項是組字法,後兩項是用字法。陳為形聲字,「陳(陳)」與「陣」同源,後分化。造字本義:部隊在山林、曠野行軍作戰時的陣形。該本義後來由「陣」代替。
《說文解字》:陳,宛丘,地名,是叫「媯滿」的舜後所封的地方。字形採用「阜、木」作邊旁,「申」作聲旁。(原文:陳,宛丘,舜後媯滿之所封。從阜從木申聲。)
《廣雅》: 陳,列也;《玉篇》:陳,布也。因此,陳還有排列,述說的意思。此外,還有與「新」相對的「舊」的意思。故陳姓寶寶取名可優先考慮採用表達事物、情感的字,形成貫通一氣之寓意。
(三)五格三才
1、五格數理
a、天格因是祖宗遺留下來的,故不能單依天格論吉兇。
b、人格是主運,影響人的一生命運。計算方法是「姓筆畫數+名字的第一個字筆畫數」,從字形搭配和諧及構成的人格數吉祥的角度考慮,陳姓取名的第一個字的筆畫數優先考慮6、8、9、11,儘量避開筆畫數為5、7、12、13的字。
c、地格又稱前運,影響人中年以前的活動力。計算方法是名字筆畫數的相加(若單字名則是「名筆畫數+1」)。陳姓從字形和諧和吉祥考慮,地格數優先考慮13、15、16、18、21,避開14、19、20、22。
d、總格又稱後運,影響人中年至晚年的命運,計算方法是「姓名筆畫數的總和」。從字形和諧和吉祥考慮,總格數優先考慮21、23、24、25、29,避開19、20、22、28。
e、外格數影響命運之靈活力,為名字最後一個字的筆畫數+1,單字名不看外格。名字最後一個字宜用6、7、10,避開8、9、11。
2、三才數理
人格與天格的關係反映發展運,人格與地格的關係反映基礎運人格與外格的關係反映人際事業。從五格剖象角度分析,陳姓天格為陰金,人格避免木的筆畫數(11,12,21,22,31,32)。
(四)音韻流暢
音韻流暢的名字,應當是聲母、韻母不同類,其中起決定作用的是韻母。
1、陳字的讀音為chen,陽平音。陳ch的聲母為舌尖後音,韻母en為二類開口呼。因此,陳姓取名時,名字第一個字聲母避開(zh ch sh z c s),韻母避開(e er ei en eng)。
2、名字的響亮度取決於聲韻母,且應該將最後一個字設置為最響亮的字為佳。聲母的響亮度從唇音、舌尖音、舌根音、舌面音、零聲母依次遞減;韻母響亮度從開口呼、齊齒呼和撮口呼、合口呼依次遞減。陳字聲韻母均是較強的弱一組,故應該採取「高—低—高」的音色配置方式,形成前後對應。即第二個字採用舌面音,零聲母,撮口呼,合口呼等,第二個字採用唇音,舌尖音,一二類開口呼,等。
3、音調。漢字聲調是由南朝始創的「平、上、去、入」四聲之說衍變而來,今天四調為「陰平、陽平、上聲、去聲」。
陳字為陽平,若取單字名的話,陰平、上聲、去聲皆可,忌陽平重複;若取雙字名,則聲調的組合有以下16種:
1. 陽──陽──陰
2. 陽──陽──陽
3. 陽──陽──上
4. 陽──陽──去
5. 陽──陰──陰
6. 陽──陰──陽
7. 陽──陰──上
8. 陽──陰──去
9. 陽──上──陰
10. 陽──上──陽
11. 陽──上──上
12. 陽──上──去
13. 陽──去──陰
14. 陽──去──陽
15. 陽──去──上
16. 陽──去──去
上述的16種類型中,6、7、8、9、10、13、14、15是理想的組合。1、3、4、5、12次之,需要在選字上下工夫。2、11、16不宜採用。
(五)字形和諧
1、結構應該做到整體結構和諧平穩,形體具備美感。陳字為左右結構,取名應該避開結構的單一性,賦予一定的變化,例如第二個字可為半包,全包結構,第三個字可為上下結構,等。
2、名字學上有「建築美」的說法,即姓名中的每個字的筆畫應該相對均等,陳字為7畫,其餘兩個字分別最好在5—10筆畫之間,這樣才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穩定感和平衡感。
(六)出處高雅
我國取名自古就有男出《楚辭》,女尋《詩經》的傳統,發展至今更是不拘泥於《詩經》、《楚辭》,唐詩宋詞元曲,名言名句,成語典故,《論語》、《莊子》等儒道家經典名皆為首選。如雨娟,出自杜甫《詠竹》「雨洗娟娟淨」;一帆,語出自清·李思曾「半夜烏啼霜正滿,一帆斜月過楓橋」;妍姿,出自柳永《雪梅香》「雅態妍姿正歡洽,落花流水忽西東」,等。
二、姓氏溯源(該部分主要來自網絡)
(一)得姓始祖
陳姓屬於封地得姓,始祖是周朝的陳胡公。周武王滅紂建立周朝以後,找到舜的後人胡公滿,封他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這個地方建立「陳國」, 子孫以國為姓,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二)姓氏源流
陳姓出自姚姓和媯姓,舜帝姚重華的後裔以及改姓。
1、出自舜帝姚重華裔孫陳胡公媯滿。周武王將長女太姬嫁給滿,備以三恪,奉祀虞舜。陳國始建都於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鎮)史稱陳胡公,後遷都於宛丘(今河南淮陽城關一帶),轄地最大時達十四邑,大致為河南東部和安徽一部分。從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殺陳湣公為止,陳國共歷25世,延續568多年。陳亡後,陳的分支仕齊的陳公子完的後裔於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齊國,史稱陳氏(田氏)代齊。
2、源於媯姓,出自春秋時期陳國公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陳國在媯滿死後,其子孫有以國名為氏,就是陳氏。除陳完這一支主系之外,在陳國內亂至亡國期間,還有三支陳國公族後裔避居他鄉,亦以國名為氏姓陳。
3、少數民族陳姓,韓國朝鮮族陳氏:全部來自中國,本貫有130多個,但現存不到10個,主要是:江陵陳氏、廣東陳氏、南海陳氏、德昌陳氏、羅州陳氏、驪陽陳氏、驪州陳氏、臨波陳氏、梁山陳氏、三陟陳氏、神光陳氏、福州陳氏、楊州陳氏,這些陳氏的祖上都是從中國遷過去的。
4、除梁山、廣東本貫外全部是驪陽本貫的分支。驪陽陳氏是中國宋朝陳誘東渡後的子孫,梁山陳氏是明太祖時陳普才的後代,明朝末年又增添了東援將領陳磷的後孫,即廣東陳氏。韓國的陳氏和中國朝鮮族陳氏實際全部是中國漢族人被同化而形成的。
5、源於改姓,屬於以帝王賜姓為氏。隋朝時期有一個叫陳永貴的將軍,原來是隴右地區(泛指隴山以西地區,在今甘肅隴山、六盤山以西和黃河以東地帶)的胡人,姓白,甚得隋文帝楊堅的寵信,官至柱國,領蘭、利二州總管,封北郡陳公,陳永貴便以封號中的陳字作為自己的姓氏。
三、育兒小知識:小兒流行性感冒預防護理
1、注意休息:寶寶年齡越小,越需休息及護理,待症狀消失後再恢復活動,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復發。有發熱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以減少其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
2、合理飲食:感冒發熱的寶寶很容易出現食慾減低、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表現,飲食護理非常重要,總體原則是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強求寶寶進食,將導致寶寶胃腸負擔重,對身體和疾病恢復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數可多些,多給寶寶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鮮橙汁等。發熱消退和消化能力較好的寶寶飲食可稠一些。隨著寶寶病情的好轉,一般1周左右可逐漸恢復到平日飲食。
3、環境適宜:保持寶寶的房間空氣流通。對發熱的寶寶,新鮮的空氣有助皮膚有效出汗而降低體溫。應避免直接對著寶寶吹風,而導致寶寶皮膚血管收縮,加重病情。為寶寶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境,室內保持安靜,不大聲說話,儘可能增加寶寶的睡眠時間,以減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讓寶寶躺在床上,給寶寶輕聲講故事或聽音樂,幫助寶寶放鬆,會起到促進疾病康復的效果。
我是二馬(toushenglouyi),願大家的寶寶都有個如意吉祥,高雅、不落俗套的名字,健康活潑地成長。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支持和理解。
王姓男女寶寶起名取名技巧及姓氏溯源
劉姓取名技巧及姓氏溯源(金刀劉,金旺得火)
張姓取名技巧及姓氏溯源(弓長張,木生火)
楊姓取名技巧及姓氏溯源(木易楊,木生火之象)
李姓溯源及取名技巧要點(木子李,為水生木之象)
手把手教你為寶寶起個既新穎又吉祥的名字
取名 | 三招讓你的寶寶避開我國高達10%的重名率
取名 | 我為什麼棄用「生肖取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