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又迎好消息!4大幫下鄉或將到來,農民好日子要來了

2021-01-11 楊紅說三農

大家好,我是【楊紅說三農】,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趣事和相關的「三農」知識。

當2020年的各項政策都到了年底迎來年度終了時,雖然從2021年開始,各項農村政策都要來襲,畢竟2021年也是十四五年的開局之年,我國將繼續加大對農村的建設,可以說,近幾年我國對農村的建設也是沒有停歇過,讓農民過上好日子也是我們的一項重要計劃,這幾年我國農村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農民逐漸的脫離了貧困,慢慢的達到小康。

因為我們國家地域比較廣闊,人口比較多,農村比較發達,所以慢慢地實現農民全部邁入小康,也是我們一直渴望的,這幾年許多農民利用本地資源實現各種創收,如養殖、種植等,很多的農村已經看不見以前的破舊房屋,換來的都是小樓林立,所以農村的變化是一天天好起來。

然而,進入2021年後,我國對於農村建設仍然沒有減少,反而是惠民政策越來越多地進入農村,最近,我國又開始進行新一輪農村政策的進入,或許有些人是真的,這就是今年「四大幫」政策的到來,希望農民早知道。

一是快遞下鄉,服務鄉村;

以前農民如果網購後,像一些農具、農機等,都要到鎮上或鄉下去取快遞,畢竟以前的快遞也是到不了農村的,但由於這幾年我國的網際網路已經覆蓋了大部分農村,所以農村的電商也在慢慢興起,所以說對於這種情況,農村沒有實現快遞進村,那麼肯定會影響農村的發展速度,所以說今年快遞將進入農村。

二是開展農村創收項目幫助農民。

從前在農村,大家都吃飽喝足了,誰有本事,就出去打工,有的村子幾乎沒有年輕人,大多是老人或小孩,這造成農村許多土地撂荒,土地流失嚴重,為此,國家也開始在農村試點,這些行業也提高了當地的就業率和創收率,所以說,產業下鄉以後,當地農民也不用出去打工,家門口也有錢賺。

三是基礎設施不斷向農村延伸。

我們知道,農村公路、自來水工程等所謂的基礎建設,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基礎建設,但是農村仍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三化、五通等農村工程,現在還有很多還沒有完善,所以說,到2021年以後,我國農村的基礎建設將逐步完善。

四是科技人員到農村去。

就像以前農村的情況,是沒有人願意去發展的,很多人想到了外面,但想進去的實在是太少了,所以農村的農業、教育落後的問題總是不斷出現,所以說,從今年開始,農村的建設也是要靠大家的支持,多方面鼓勵一些技術人員和教師到農村去,讓農村得到更多的幫助。

對此各位看官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區留言評論哦~更多三農資訊,請關注楊紅說三農!

本文由百家作者楊紅說三農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2021年農村又迎好消息,4大幫下鄉或將到來,農民的好日子來了
    在國家實施農村振興政策之後,農村道路現在基本上都進行了硬化改造,對農村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由於農村的不斷發展,以前的道路已很難滿足村民的出行需求。這一年,國家為了加快農村的發展步伐,將農村道路進行升級改造,會有哪些變化,我們都知道。
  • 2017年下半年起農村亂收費將開始嚴查,農民的好日子要來啦!
    最近這幾年農村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農民的生活也獲得了很大的改觀,為了進一步的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最近國家6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2017年減輕農民負擔的相關政策,明確指出了要加強農村的監管,嚴查亂收費問題。
  • 和一位農民聊了天,改變了我對農村的認識,農民的好日子要來了
    從他口中得知,現在的農村和以前相比,差別有點大。最明顯的就是交通的變化,以前下鄉的路又窄又坑坑窪窪,進出特別不方便。甚至好多地方都不通車,果園裡結了不少品質不錯的水果,也不會有人去收,因為根本就沒辦法送出山。而近些年,隨著基建的完善,一條條公路修到村民家門口不說,電線、網線還牽進家家戶戶。好些在群山環抱中的村子,也都通過公路和網線與外界連通起來。
  • 農村婚宴或被「叫停」?農民的好日子要來了,早看早了解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楊納聊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近年來,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生活質量有所提高,貧困程度有所減輕。此外,農村也成為眾多投資者的投資對象,其中,農村電子商務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好消息:農民的好日子來了,將要在農村實施這6個新政策,快來了解一下!
    這幾年農民朋友最難解決的問題是務農收入低,工作門檻高,沒有創業的線索。面對這些問題,農民的朋友們感到無助,但隨著國家農村的振興,農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機會將會增加。最近,國家 讓感情變得甜蜜。金聖(智聖出山)。有著良好的機動性和抗側風能力。可以部署在兩棲攻擊艦上。近日。御牌西湖龍井明前特級御十八。美總統一職將由拜登當任。對此。
  • 2018年供銷社又要回歸了,農民好日子要來了!
    提起供銷合作社來,上年紀的人農民都知道,那是補充日常所需的場所,可謂是風靡一時
  • 這4種情況將不能擔任村幹部!為什麼
    村幹部作為農村的帶頭人,有責任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讓農民過上好日子,農村的惠民政策需要村幹部來落實,農村邁向小康離不開村幹部的正確領導,村幹部每一屆換屆選舉都是直接選出來的,那麼如何能選出農民心中的好幹部,這成為許多農民關心的事。
  • 【2018最新福利】農村將統一規劃建房,文安48萬農民朋友有福了!
    國家要統一規劃農村住房的消息一經傳出,網友們炸開了鍋,以後農村的房子不再是單獨的房子,而是全部都建在一起,這是真的嗎?所謂統一規劃,也是要因地制宜的,比如說下面幾種情況:這種情況國家肯定是要作為歷史文化遺產來保護的,而不是拆掉重建。不管從尊重歷史的角度還是從發展旅遊的角度,這類村莊都是要保留原貌的。當然,也有些村子雖然有民族特色,但建築已經非常老化甚至變成危房了,那可能會重新規劃,但肯定是按照原來的風格來修復。
  • 好消息:2020年農村又有3項補貼實施,最高1000元,好日子來了
    在農村地區,土地和房子一樣,是農民的命根子,雖然種地收入不高,有很多的年輕人外出打工,但農村一些上了年紀的人還是得靠種地來維持生活。有些地區,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將土地集中起來,承包給種植大戶實現規模化種植,但大數多地區,還是家庭在自己的土地耕耘。為了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增加一定的收入,這幾年來,開展了一系列的農業補貼。
  • 我帶知青下鄉記
    □安陽 楊明堂    1974年4月,我帶領32名知識青年下鄉到滑縣棗村鄉滑古營大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我在農村勞動鍛鍊二年六個月。回憶起這段歷史我感受很深。  我所在的村是個大村,也是個貧困村,全村3000多口人,我就在這裡與知青同吃、同住、同勞動。
  • 農村2個「禁令」解除,「一刀切」不再,農民的好日子來了
    為了能縮減城鄉差距,國家這些年來將重心放在三農上,加大了政策投入和資金支持,讓農村迎來了快速發展。當然,國家也加大了監管力度,對假貧困戶、耕地建房、宅基地荒廢、農田汙染等行為進行了監督和查處,讓農村變得更美好。 只是,不少地方在執行政策時,為了能完成預期任務,通常會採用「一刀切」方式。
  • 草野·宇下:又見下鄉「坑農」
    剛到家,就得知母親從下鄉搞推銷的商家手中買了一臺淨水機。我的老家處在淺山丘陵區的山腳地帶,沒有山石資源,靠國家的惠農政策和辛勤勞動,鄉親們倒也衣食無憂。為掙錢青壯勞力大多選擇了外出打工,村裡留守老人和兒童居多。  由於信息相對閉塞,總有居心不良的人到村裡搞推銷、搞「義診」。
  • 2019年,農村計劃實施2清3改政策,農民直呼好日子來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農民的生活正在發生巨大的轉變,這是好事,但也不得不說農村依舊存在一些問題,這是需要改善的,現在天氣正在變得炎熱,很多農村已經開始實施兩清三改政策,來保障農民的居住環境,這對農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那麼具體事項是什麼呢?清除農村黑惡勢力。
  • 15年內,將再有2億左右農民進城,年輕人都走了,農村還剩下什麼
    我們說農村的種地主力為50後和60後,而未來這批農民將因年齡而逐漸退出。考慮到農業是資源受限行業,即糧食總產量,離不開種植總面積這一基礎,因此,種地主力的逐漸退出,職業農民的接替上陣,好處是職業農民的收入將會翻番。而與此同時,弊端則是大多數農民無緣農業的「高回報期」。 與此同時,隨著年輕人的進城,農村的居住將會面臨考驗。
  • 「合村並鎮」正式確認,農民:好日子真要來了嗎?
    近年來,為了發展落後農村地區的經濟,改革其管理體制,從源頭上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一些農村地區實行了「合村並鎮」,為了提高管理效率,節省資源,避免浪費,就可以通過合村並鎮的方式,讓大家聚集到一起生活,這一舉措確實有了良好的效果。可能有一些人不知道什麼是「合村並鎮」。
  • 農村這兩個行業將進入「增收期」,失業農民可以考慮下
    前言如今,在農村生活居住的朋友十分不容易,面對生活的種種壓力,大家也只能拋家舍業去離鄉很遠的地方工作賺錢。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一些外出務工的農民在外也是省吃儉用,辛辛苦苦一年就想攢多點錢回家,讓老婆孩子以及父母能夠過上一個開心的新年。
  • 2020年農民好日子來了,但這3樣東西不能有,一經發現將被處罰!
    2020年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的關鍵一年,國家在不斷的出臺一系列的惠民政策,來幫助農民一起實現奔小康生活。但是在經濟發展的時候,很多農村不良習慣也是要改變的,特別是影響農村環境的東西,而且對於一些不良行為的存在,也會給予一定的處罰,要想建設美麗新農村,這3樣東西是不能有的,有的就要趕緊上交了。
  • 歸根結底還是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
    【市縣委書記專訪】歸根結底還是要讓群眾過上好日子——訪遼寧盤錦市委書記高科光明日報記者 畢玉才 劉勇  「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接近年終歲尾,要抓好六件民生實事收尾工作,緊盯薄弱環節,特別是要研究解決燃氣壁掛爐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目前,北方已進入供暖季,遼寧盤錦市委書記高科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活動中,反覆強調「要確保農民過上一個溫暖的冬天」。  「『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既是中華民族的夢想,也是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夢想。實現這個夢想,農業、農村、農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 《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如何被農民所知和所用
    摘 要:《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制度推進器之一,農民對其敬畏而不予高度支持,昭示著「法律下鄉」的不理想。困境的出路可能在於,治理者與參與者的良性互動,但關鍵在於治理者真正做到與環境的構成相符合基礎上,持續不斷地通過具體案件的效率與公平的處理來坐實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 正月初八,農民又要出去打工,不管去哪,記住5句話,過上好日子
    農民盼著回家,盼著過年,可是快樂的時間總是一晃就過,轉眼間已經到了正月初八,雖然按照農村的習俗,未來一周還有元宵節要過,但對農民來說,腳步總是匆匆,縱然想在村裡多留幾天,但奈何家裡的花銷總是在後邊追著,想不著急都難。說起正月初八農村大多數農民工的狀態,完全可以用「望、問、切」3個字來總結,年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