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7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1-01-09 生物谷

2019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5月17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

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

1.Science:揭示西蘭花抗癌新機制!讓腫瘤抑制基因再激活的新型抗癌療法出爐
doi:10.1126/science.aau0159; doi:10.1126/science.aax5526

要聽媽媽的話:西蘭花是有好處的。長期以來與降低癌症風險有關的西蘭花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包括花椰菜、捲心菜、羽衣甘藍、球芽甘藍和無頭甘藍---含有一種讓一個已知在多種常見人類癌症中發揮作用的基因失活的分子。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波士頓兒童醫院、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南卡羅來納大學、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義大利都靈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和印度海德拉巴語調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證實利用在西蘭花中發現的這種成分靶向這個稱為WWP1的基因抑制易患癌症的實驗室動物中的腫瘤生長。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5月17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eactivation of PTEN tumor suppressor for cancer treatment through inhibition of a MYC-WWP1 inhibitory pathway」。論文通訊作者為哈佛醫學院的Pier Paolo Pandolfi博士。

作為一個眾所周知的強效的腫瘤抑制基因,PTEN是人類癌症中最常發生突變、缺失、下調或沉默的腫瘤抑制基因之一。某些遺傳性PTEN突變可導致以癌症易感性和發育缺陷為特徵的症候群。不過鑑於這個基因的完全喪失會觸發一種不可逆轉的強效的安全機制來阻止癌細胞增殖,這個基因的兩個拷貝(人類的每個基因有兩個拷貝,一個拷貝來自父本,另一個拷貝來自母本)很少同時受到影響。相反,腫瘤細胞表現出較低水平的PTEN,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即將癌症環境中的PTEN活性恢復到正常水平是否能夠激活這個基因的腫瘤抑制活性。

為了找到答案,Pandolfi及其同事們鑑定出調節PTEN功能和激活的分子和化合物。Pandolfi團隊在易患癌症的小鼠和人類細胞中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後,發現一種稱為WWP1的基因---也已知它在癌症產生中發揮作用---產生一種酶來抑制PTEN的腫瘤抑制活性。如何讓抑制PTEN的這個酶失活?通過分析這種酶的物理形狀,他們認識到一種小分子---正式命名為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 I3C),即一種在西蘭花和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中發現的成分,可能是抑制WWP1致癌作用的關鍵。

當Pandolfi及其同事們通過給易患癌症的實驗室動物提供I3C來測試這一想法時,他們發現這個在西蘭花中天然存在的成分讓WWP1失活,從而解除WWP1對PTEN的腫瘤抑制活性的抑制。

2.Science:發現有助於蝌蚪尾巴再生的新型細胞類型
doi:10.1126/science.aav9996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劍橋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特殊的皮膚細胞群體可協調青蛙的尾部再生。這些再生指導細胞(regeneration-organizing cell, ROC)有助於解釋自然界的一個重大謎團,並可能提供關於如何在哺乳動物組織中實現這種能力的線索。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5月17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dentification of a regeneration-organizing cell in the Xenopus tail」。論文通訊作者為劍橋大學的Jerome Jullien博士。論文第一作者為劍橋大學的Can Aztekin和Tom Hiscock博士。

通過使用單細胞基因組學技術,這些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巧妙的策略來揭示不同蝌蚪細胞在再生它們的尾巴時會發生什麼。具體而言,他們詳細地分析了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蝌蚪受損後參與再生的細胞類型。

Hiscock博士說:「蝌蚪可以在其一生中再生它們的尾巴;但是在發育的一個精確階段的兩天內,它們失去了這種能力。我們利用這種自然現象來比較蝌蚪中存在的能夠再生的細胞類型和那些不在能夠再生的細胞類型。」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幹細胞的再生反應是由表皮(皮膚)細胞的一個亞群協調的,他們稱之為ROC細胞。Aztekin說,「這是一個令人吃驚的過程,值得進一步觀察。在尾巴截肢後,ROC從身體向傷口遷移並分泌一系列生長因子來協調組織前體細胞的反應。這些細胞隨後一起再生出具有正確尺寸、圖案和細胞組成的尾巴。」

3.Science:揭示與自閉症相關的神經細胞類型
doi:10.1126/science.aav8130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對來自患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和沒有患有ASD的人的10萬多個死後腦細胞進行核RNA測序,發現這種疾病中遭受異常調節的基因類型和發生這種異常調節的細胞類型。這些結果有助於將未來的ASD研究的重點縮小到最可能發生的分子和細胞異常。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5月17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Single-cell genomics identifies cell type–specific molecular changes in autism」。

通過使用新開發的稱為單核RNA測序(single-nucleus RNA sequencing)的測序技術,論文第一作者、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學家Arnold Kriegstein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Dmitry Velmeshev及其同事們檢測了來自15名ASD患者大腦皮層的 5萬多個單個細胞核和來自16名對照受試者大腦的5萬多個細胞核中的基因表達。

在將單個細胞核自動分離成液滴、對RNA進行條形碼標記和測序之後,所獲得的數據被自動分配給單個細胞(基於它們的條形碼),從而允許基於它們的關鍵標誌基因的表達來確定細胞類型。通過這種方式,Velmeshev團隊能夠檢測出基因表達在ASD患者和對照受試者之間存在著顯著差別的細胞類型。

他們發現,在ASD患者樣本中,皮層上層中的神經元傾向於表現出最多的基因調節異常,並且參與突觸功能和轉錄的基因受影響最大。在大腦免疫中發揮作用的小膠質細胞在ASD患者中也表現出顯著的基因調節異常,而且小膠質細胞激活基因和發育轉錄因子基因受影響最大。

4.Science:首次發現一種合成小環糊精的新方法
doi:10.1126/science.aaw3053; doi:10.1126/science.aax3501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日本關西學院大學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一種合成小環糊精(屬於環狀低聚糖類型)的方法。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4月11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Conformationally supple glucose monomers enable synthesis of thesmallest cyclodextrins」。在這篇論文中,他們概述了他們的策略並描述了它的效果。

每種環狀結構都有自己的名稱,具體取決於糖分子的數量,如八聚體或六聚體。製藥公司和其他化學公司已利用環糊精製造各種各樣的消費品和藥物。常用的環糊精通常由六至八個糖分子製成,但是化學家們希望製造使用僅由三或四個糖分子組成的較小環狀結構(CD3和CD4)的新產品。不幸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辦法製造這樣的小環糊精分子。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揭示了如何製造基於小環糊精的新產品。

為了製造小環糊精,這些研究人員使用接頭來構建構成單元(building block)。這些構成單元用於改變糖分子構象---更具體地說,這些接頭促進糖單體在多種可能的形狀之間形成具有平衡的偏好。這種行為稱為柔韌性(suppleness)。這些研究人員通過將每個接頭與兩個糖醇基團物理連接來強制產生柔韌性,從而導致另一個環狀結構的產生。這使得他們能夠克服將這些糖單體結合在一起時產生的較強張力---這一問題在過去阻礙了它們的製造。

5.Science:我們如何做出複雜決定?
doi:10.1126/science.aav8911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研究了大腦如何在決策層次結構後對可能的失敗原因進行推理。他們發現大腦使用額葉皮層的分布式網絡區域進行兩次計算。首先,大腦計算每個決定的結果的可信度,以找出最可能的失敗原因,其次,當不容易辨別原因時,大腦會進一步嘗試獲得更多信心。

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研究所成員,生命科學教授Mehrdad Jazayeri說:「在一個人的心中創造一個層次結構,並在推理結果的同時導航這個層次結構是認知神經科學的一個令人興奮的前沿」。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Morteza Sarafyzad是該論文的主要作者,該論文於5月16日刊登在「科學」雜誌上。

6.Science:新方法確定藥物納米晶體的分子構型
doi:10.1126/science.aaw2560; doi:10.1126/science.aax5385

對於藥物中使用的手性分子,一種異構體可以具有有益的生物活性,而其他的異構體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確定具有手性中心的分子的絕對構型通常是通過X射線晶體學技術實現的,但是這需要相對大的晶體和高質量數據。Brázda等人使用電子衍射來確定具有微米尺寸的對輻射極具敏感的晶體的絕對結構。在一種類似於連續晶體學方法的策略中,許多幀被組合起來產生一個完整的數據集。整合動力學效應的優化區分了正確和錯誤的分子構型。

7.Science:受限的唾液酸供者使得能夠選擇性合成α-糖苷
doi:10.1126/science.aaw4866; doi:10.1126/science.aax3501

唾液酸是一種存在於哺乳動物的許多具有生物學重要性的聚糖中的糖殘基,通常作為末端α-糖苷。唾液酸的化學結構---具有羧基和亞甲基取代基的異頭中心(anomeric center)---對α-糖苷的合成提出了挑戰,因而阻礙了對含唾液酸的聚糖的生物學研究和治療研究。Komura等人提出了一種穩健的方法,使用大雙環化唾液酸供體作為結構受限的含氧羰基(oxocarbenium)離子的合成等價物來讓唾液酸發生選擇性α-糖苷化以便賦予立體選擇性。 他們通過展示在製備各種含唾液酸體系結構中的廣泛底物範圍和適用性來演示我們的方法的威力。

8.Science:局部蛋白合成是神經元突觸前區和突觸後區普遍存在的特徵
doi:10.1126/science.aau3644

蛋白在包括神經元在內的細胞中發揮大部分功能,其中神經元是體內形態最複雜的細胞類型之一。 這對於如何將蛋白提供給與其他神經元建立連接(突觸)的遠端區域提出了挑戰。神經元蛋白供應問題的一種解決方案涉及從位於突觸處或突觸附近的mRNA分子在局部合成蛋白。Hafner等人使用RNA測序方法和超解析度顯微鏡來顯示軸突末端含有數百種mRNA分子和蛋白合成所需的複合物。此外,這些軸突末端能夠使用這些組分來製備參與突觸傳遞的蛋白。

9.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底物和抑制劑對P-糖蛋白的變構調節機制
doi:10.1126/science.aav9406

膜蛋白P-糖蛋白使用來自三磷酸腺苷(ATP)水解的能量來排出化學物質(包括藥物),這樣就保護細胞免受損害。因此抑制P-糖蛋白可能改善耐藥性。在apo狀態下以及底物和抑制劑結合在一起時的P-糖蛋白的結構提供了對這種運輸機制的新見解,但是全面了解這種機制需要接觸運輸周期中的底物。Dastvan等人通過使用雙電子電子共振光譜法發現底物通過穩定一種不對稱的ATP水解後狀態來增強運輸。相反,抑制劑穩定了一種破壞運輸的對稱狀態。

10.Science:設計出的螺旋寡聚體對pH作出反應而經歷構象轉變
doi:10.1126/science.aav7897

蛋白設計在尋找摺疊成非常穩定的靶結構的序列方面取得了成功。然而,蛋白功能通常需要構象動力學。Boyken等人描述了設計出的蛋白對pH作出反應而經歷構象轉變。他們設計了螺旋寡聚體,其中組氨酸位於界面處的氫鍵網絡中,在這些氫鍵網絡周圍具有互補的疏水性填料。降低pH使得組氨酸質子化,從而破壞這些螺旋寡聚體。在內吞作用並遞送至低pH的內吞區室後,這些分解的單體破壞脂質膜並從內體中逃逸。(生物谷 Bioon.com)

往期Science期刊精選:2019年5月10日Science期刊精華2019年5月3日Science期刊精華2019年4月26日Science期刊精華

相關焦點

  • 2016年11月18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6年11月27日/生物谷BIOON/--/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6年11月18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5.Science:骶部自主傳出神經屬於交感神經doi:10.1126/science.aah5454; doi:10.1126/science.aal2810人們長期認為骶部節前神經元屬於副交感神經系統。
  • 2017年1月6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7年1月7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1月6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1.Science:重磅!科學家找到重要原因doi:10.1126/science.aah4199; doi:10.1126/science.aam5355發生轉移的前列腺癌目前仍然不可治癒。在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羅斯威爾帕克癌症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兩個重要基因能夠幫助前列腺癌進展促進治療抵抗的發生。
  • 2020年1月3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1月4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1月3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assively multiplex chemical transcriptomics at single cell resolution」。論文通訊作者為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副教授Cole Trapnell和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基因組科學教授Jay Shendure。
  • 2020年6月19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6月27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6月19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20年6月19日的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eissner corpuscles and their spatially intermingled afferents underlie gentle touch perception」。
  • 2020年11月20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20年11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20年11月20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論文共同第一作者、IMBA博士生Dominik Lindenhofer解釋說,「這種技術是基於眾所周知的在2020年10月獲得諾貝爾獎的CRISPR-Cas9技術和雙條碼方法的結合。關鍵的技巧是使用嚮導RNA(gRNA),同時也使用一種基因條形碼,即我們添加到用來培養類器官的細胞基因組中的DNA片段。
  • 2016年11月11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6年11月14日/生物谷BIOON/--/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6年11月11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5.Science:蛋白AIM2控制輻射誘導的細胞死亡和組織損傷doi:10.1126/science.aaf7532電離輻射主動地殺死分裂細胞,如在腸道和骨髓中的那些細胞。在一項新的研究中,Hu等人發現蛋白AIM2在輻射誘導的組織損傷中發揮著一種病理學作用。AIM2因在檢測細胞質中的雙鏈DNA和提醒機體發生感染中發揮的作用而為人所知。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Science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2020年9月30日訊/生物谷BIOON/---自2019年12月8日以來,中國湖北省武漢市報告了幾例病因不明的肺炎。大多數患者在當地的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工作或附近居住。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從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鑑定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大多數2019-nCoV肺炎患者的 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到目前為止,一些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的肺炎,肺水腫,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
  • 2019年5月17日新聞發布會
    2019年5月17日新聞發布會 中國證監會 www.csrc.gov.cn 時間:2019-05-17
  • 2019年5月17日時政熱點(國外)時事政治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19年5月17日時政熱點(國外)時事政治,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寧夏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1.據《馬尼拉時報》2019年5月16日報導,加政府沒有在菲律賓規定的最後期限——5月15日前運回垃圾,馬尼拉一怒之下
  • 每周大事(2019年6月29日~7月5日)
    每周大事(2019年6月29日~7月5日)提要 〇 國家主席習近平籤署發布特赦令 〇 習近平同美國總統川普舉行會晤 〇 習近平:鞏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成果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〇 中國共產黨黨員總量突破9000
  • 2020年5月17日國際時事政治新聞熱點
    強力推薦:2020年國際/國內時事政治匯總【導讀】中公教師網為各位考生提供時政熱點匯總(5月17日國際部分時政熱點),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掌握時事政治熱點及答題技巧。在未來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實現理想!1.新一期英國科研期刊《柳葉刀》發表社論說,美國政府不斷邊緣化該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做法會損害全球在科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合作,這一負面效應正如美國暫停繳納世界衛生組織會費一樣。這篇社論指出,美國的疫情狀況仍不樂觀,然而這個國家的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下稱疾控中心)在應對疫情過程中的角色卻被不斷弱化,變成一個「無效以及名義上的顧問」。
  • 廣東衛生人才網-廣東醫療衛生每日資訊(2019年5月17日)
    廣東衛生人才網同步廣東衛生人才網備考資料信息:廣東衛生人才網-廣東醫療衛生每日資訊(2019年5月17日),請考生多加關注。   5)俄羅斯研究所和醫科大學專家研究發現一種抗癌新方法,利用化療與低溫等離子體相結合的方式來達到殺死癌細胞的效果。   國內資訊   1)2019全民營養周暨「5·20」中國學生營養日主場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2)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分類監督綜合評價工作交流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
  • 每年5月21日是什麼節日 2019年5月21日是什麼日子
    導讀:每年5月21日是什麼節日?每年521是網絡情人節哦,一個流行於網上表白和撒嬌的日子,有很多情話你都可以在網上用文字訴說出來,而且這天儼然也成為了各大商家打折促銷的日子。每年節日是知道了,那2019年5月21日是什麼日子呢?接下來萬年曆小編一起去具體了解下吧。
  • 2019年5月份黃曆 2019年5月農曆陽曆表
    導讀:看黃曆擇吉作為一種漢族傳統習俗,其之始也,莫知其涯;擇吉作為一種數術,至今已逾兩千年。2019年5月是個特別的月份,有不少人在關注2019年5月份黃曆,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019年5月黃曆,包含2019年5月份黃曆禁忌注意事項及2019年5月農曆陽曆表,快點來看看吧。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大事記(2019年12月—2020年1月20日)
    【財新網】  2019年12月1日,醫學期刊《柳葉刀》此後公布的首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患者發現症狀的日期。2020年1月24日,武漢金銀潭醫院醫生黃朝林等人在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表對新冠肺炎最初41個病例臨床特徵的研究結果。
  • 2019年6月19日滬深股市交易提示
    :2019-06-17,除息交易日:2019-06-17,收益分配款發放日:2019-06-19   (002652) 東方紅匯利債券C:每10份派0.10元,權益登記日:2019-06-17,除息交易日:2019-06-17,收益分配款發放日:2019-06-19   (002652) 東方紅匯利債券C:每10份派0.10元,權益登記日:2019-06-17,除息交易日
  • 2019時事政治:2019年國際時事新聞熱點匯總(10月17日)_北京中公教育
    點擊查看>>>2019時事政治:2019年國內時事新聞熱點匯總(10月17日)國考時政熱點:時事政治頻道更新國內國際時事政治熱點,並提供時事政治熱點政策解讀、理論觀察、時事大事記及時事政治熱點匯總等。
  • 2019年10月17日時政熱點(國內)時事政治
    【導讀】華圖寧夏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19年10月17日時政熱點(國內)時事政治,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其中,2018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約154萬件,佔全球總量的46.4%,中國專利和商標申請數量最多。   2.2019年10月16日電,中國足協於16日上午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對職業聯盟籌備情況進行了介紹。會上,中國足協宣布,將不再參與中超聯賽的日常運營,不再持有中超股份,從下賽季開始,中國足協對職業聯賽只行使監督權。
  • 【每日黃曆】2019年08月17日
    2019年08月17日  農曆七月十七   周六 子(23:00-00:59)醜(01:00-02:59)寅(03:00-04:59)吉卯(05:00-06:59)辰(07:00-08:59)吉巳(09:00-10:59)吉午(11:00-12:59)未(13:00-14:59)申(15:00-16:59)吉酉(17
  • 2019年8月17日 當日興衰吉兇
    2019-08-16 15:26:28 來源: 畢宿五上的霧月十八日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