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一水流殤
連日來,臺灣地區局勢都呈現出了水深火熱的局面。無論是「萊豬」進口問題,還是日本核汙染地區食品流入問題,都讓臺灣地區民眾感到恐慌,難免對當局頗有微詞。在臺灣地區行政機構飽受爭議之時,蘇貞昌作為「行政機構負責人」吸引了民眾大量的炮火。眼看著蘇貞昌一脈人員單薄,並沒有可用之人為其化解民眾怨念,蔡英文選擇在關鍵時刻接下了這一重任。
據臺灣地區媒體報導,從11月20日到12月21日,蔡英文通過臉書、新聞採訪等不同的形式多次公開支持蘇貞昌。僅在12月20日到21日的24個小時之內,蔡英文就和蘇貞昌同臺了三次,政治關係之親密,可見一斑。據臺媒統計,一個月以來,蔡英文共12次為蘇貞昌公開「站臺」,試圖渲染出兩人關係親密的假象。蘇貞昌本人在接受採訪時也曾公開表示,他和蔡英文的關係非常好。
實際上,幾年之前,兩人還是水火不容的狀態。當時的蘇貞昌曾數次提出罷免蔡英文的職務,蔡英文也是橫眉冷對,回應的非常不客氣。長期怨念的積累之下,蘇貞昌曾在媒體面前公開辱罵了蔡英文近半個小時,場面一度非常尷尬。現在二人卻異常親密,在臺灣地區政治舞臺上左右相隨,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發生這樣的改變呢?
自然只能是利益,正如「有錢能使鬼推磨」一樣,在政治利益面前,過往的個人恩怨根本不足掛齒。但蔡英文一個月來如此頻繁的提及蘇貞昌,未免顯得太過刻意。據國民黨「民意代表」鄭正鈐分析,蔡英文之所以如此賣力的支持蘇貞昌,是因為一旦蘇貞昌下臺,根本沒有合適的人選可以替代。苦於無人可用,蔡英文只能硬著臉皮支持蘇貞昌。這也從一個方面透露出,蔡英文此時的心理防線很脆弱,正是為了掩蓋內心的慌張,她才頻繁為蘇貞昌現「站臺」。但民意難違,如果拿不出合理的措施平息民怨,蘇貞昌遲早會被「炒魷魚」。
免責聲明:本文由時代之聲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