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生壞命,就怕起錯名;不怕生意難做,就怕店名起錯。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一個配合命局、音形義俱佳的名字將會是一生中無形的財富。本文推介六步起名法。
一、姓名與八字命理的五行生剋流通。 以八字中五行的情況命名是古老的習俗了。魯訊在其小說《故鄉》裡有這麼一燮記述:我早聽到閏土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紀,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親叫他閏土。這就是一則典型的例子。其實在古代,孩子出生了,父母就去找先生算出孩子的生辰八字和五行情況,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將來相親的時候,這個生辰八字還要與配偶的不相衝突才行。所以也有很多人依此取名。
二、陰陽平衡。 所謂陰陽,是指世界萬物中矛盾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學認為,在自然界中,天和地、山和水、明和暗、寒和熱、溼和燥、上和下、前和後、表和裡、水和火都是對立的。 漢字是以特定筆畫組成的,也有其陰陽五行屬性,與天幹地支的陰陽五行屬性有著極大的區別。一個好名字必然是陰陽和諧平衡、五行生剋流通。訂閱號:周易命理風水
三、姓名相生。 姓與名不能相剋,應該相生。五行一共有兩種,一是生辰八字裡的命理五行。另外一種五行就是漢字的五行,姓名本身的要五行相生。舉例,有人如取名為錢蓓等,則為是不吉。因為姓錢在五行中屬金,而名中的蓓在五地中屬木,金(姓)克木(名),故不吉。反之,如姓劉名波,就符合五行中金生水之生克順序,是為大吉。
四、生肖忌諱。 眾所周知,生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眾生千變萬化的命運和性格與12生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起名的時候不得不考慮名字與生肖的搭配。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以寅虎為例,虎屬肉食性動物,山林之王,威風八面。如以一天的時間來看,是清晨三點至五點之間,正是黎明的前奏,若以四季來分,則是正月,正是草木孕育新芽的時期,表現出欣欣向榮即將來臨的氣象,而「虎」正代表「寅」的特性。在虎年男孩的名不要太過陰柔,女孩的名儘量不要太過剛烈。取名宜用三會的字,寅卯辰為三會,有貴人相助的含義,如柳、勉、卿、宸等。宜用帶「水」的字,水能生寅,在傳統中也代表著富貴,如泳、洪、淳、源、潮等。
五、父子相承。 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給家族世系命名,父子相繼,構成五行相生之序。比如宋朝理學家朱熹,熹字下有四點,五行屬火。他的父親叫朱松,屬木,他的兒子叫朱塾,屬土,木生火,火生土,絲毫不亂。這種五行命名的方法,即可以表示出父系血緣關係,又可以看出行輩,所以跟宗譜的行輩字派有些相似,很有倫理意義,有很多古人都在使用。明朝皇室,除開國皇帝朱元璋外,以下各代皇帝按五行相生關係依次取一行為名: 太祖——朱元璋
孝宗——朱佑樘(木)
成祖——朱棣(木)
武宗——朱厚照(火)
仁宗——朱高熾(火)
穆宗——朱載逅(土)
宣宗——朱瞻基(土)
神宗——朱翊鈞(金)
英宗——朱祁鎮(金)
光宗——朱常洛(水)
憲宗——朱見深(水)
從明成祖朱棣開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完成一個輪迴,然後又是水生木,開始第二輪循環,依次按相生關係一輩接一行、一輪又一輪,以求循環不已,生生不息,確保大明江山萬世不竭。
六、綜合取捨。一個好名字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各種因素不可能完全一致,實際起名過程必須有所取捨。比如按照姓名相生的原則,朱姓五行屬木,名字不能五行屬金。按照父子相承的原則土之後為金。究竟是按照姓名相生的原則還是按照父子相承的原則,這就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綜合取捨。長虹法師起名遵循「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原則。
其實一個名字,最重要的還是考慮八字命理的五行生剋流通、陰陽平衡和諧,其次要考慮姓名的內涵意義。 關于姓名三才五格剖象姓名學實屬偽學。 五格剖象法是機械化的將名字分為天、地、人、外、總五格。僅僅依靠五格的筆畫統計數字對照其「81誘導數理」進行吉兇禍福判斷,是單純以死板的數字來判斷名字的吉兇禍福,而且81誘導數理也無合理的出處。五格剖象法沒有考濾八字的喜用神和忌神,單以筆或數字定吉兇。此法要求漢字的筆劃和五行計算則以「康熙字典」為準,但現在實際使用的漢字已經簡單化了許多,故實際起名過程的意義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