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問地王:誰給了房企揮金如土的底氣

2020-11-30 鳳凰山東站

編者按:近期,京滬蘇杭多地頻現地王。經歷了多重調控的房地產(行情專區)市場沒有降溫,反而有越來越熱的趨勢。地王年年有,身價節節高。是誰給了房地產企業在土地市場揮金如土的底氣?房地產行業的泡沫在哪裡?究竟有多大?為了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長期的調控思路又是怎樣?提出疑問,是希望得到解答。實際上,從近年來的調控措施和結果看,要解決這些題,需要的不僅是智慧,更需要「壯士斷腕」的勇氣!

「地王年年有身價節節高」要到何時?

融創剛在北京斬獲單價「地王」,新鴻基就以217.7億元的價格加冕上海總價地王,總價僅次於當年廣州亞運城的「巨無霸」地塊。

當看到農展館地塊樓面價7.3萬元/平方米時,拋出「25年後北京的房價將達到每平米80萬元」的北師大教授董藩則興奮的在微博表示,「今天下午,融創以21億元及異地建27.8萬平米醫院競得北京農展館地塊,折合樓面價每平米73099元,刷新今年北京單價地王記錄。10萬元的時代迎面而來,80萬元的日子還會遠嗎?!」

地王的出現,直接推漲了周邊地區的房價,與此同時,加速了觀望者的入市速度。

積聚了眾多人氣的一、二線城市量價齊升,而人口相對稀疏的三、四線城市卻面臨著庫存積壓、資金難收回的局面。於是,一、二線城市開始考慮收緊限購政策,而三、四線城市則開始試探著新一輪微調,打著政策擦邊球,希望吸引人口加快住宅銷售量。

溫州鬆綁了限購政策,蕪湖採用貨幣補貼和稅費優惠的方式鼓勵購房,2013年8月26日,蕪湖發布《關於貫徹執行蕪湖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和穩定就業的實施意見有關事項》,規定本科生買房可免契稅並獲2萬元補助,南京和北京則是在土地出讓政策上做起了文章。

不過與此同時,鄭州則提高了限購門檻,將繳稅年限提升至3年。

不僅如此,與其他一、二線城市收緊政策或維持原有政策不同,深圳的政策出現了些許鬆動。深圳出臺《關於深圳市2013年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價格標準的通告》,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標準的單價核算方式,將調整為單套住房總價核算方式,9月1日起調整。此前,深圳普通住宅優惠價格標準按照單價計算,新標準實施後,根據深圳各區情況,總價標準介於160萬元至390萬元之間。

從表面來看,各地政府是根據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實際情況採取了「因地制宜」的方針,但從大背景來看,政策鬆動帶來的傳導效應會影響一、二線城市,觀望情緒有可能進一步鬆動,購房者提前集中入市會推高房價。

與三、四線城市相比,一、二線城市供給明顯不足,調整城市間的住宅供給結構是化解樓市冰火兩重天的重要途徑。由於人口相對集中,一、二線城市應進一步加大供給,三、四線城市則放緩供給速度。

增加住宅供給需要土地供給的配合,但也需要注意商品住宅用地和保障房用地的平衡。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深圳市計劃供應土地318公頃,實際供應556.4公頃,超出計劃75%,多供應了近一倍的土地。而同期,深圳市本級土地出讓支出中,保障性住房支出計劃為16.05億元,實際完成支出7.76億元,完成計劃的48%。

住宅用地的供應,並不少,但是高昂的地價只有建設高檔住宅甚至是豪宅才能保證開發商的利潤,而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普通住宅的缺口是最大的。供給結構的失衡,造成了有效供給不足,進一步推漲了房價。

1問地王:「手中有糧」來自哪裡?

剛剛邁過「金九」門檻,土地市場就上演了瘋狂24小時。

9月5日,繼融創以43.24億元北京奪地,並創下全國單價地王紀錄後,24小時內,滬杭蘇三地又連現地王。港企新鴻基旗下公司以217.7億元加冕上海總價地王;隨後,綠地、世茂、濱江在杭州各拿下一宗地,合計總價136.7億元;世茂還在蘇州以47.25億包攬兩塊地,並創造當地單價地王。24小時之間,444.89億元灑在了土地市場。

是誰給了房地產企業在土地市場揮金如土的底氣?

住宅市場銷售的火爆「順利」傳導到了上遊市場,開發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住宅銷售面積增長27.1%,銷售額增長39.9%;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66831億元,同比增長31.5%。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此前的報告表示,2013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狀況較為寬鬆,這是自2010年以來,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首次步入「偏松」區間。

進入9月,住宅銷售再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9月前8天,全國54個重點城市,樓市新建住宅籤約套數達到6.43萬套,環比8月的6.32萬套上漲2%。8月份54個重點城市成交面積達到2368.67萬平方米,環比7月增長4.2%,其中一線與三四線城市分別錄得1.9與3.1個百分點的正增長。

住宅成交量走高令房地產企業收入頗豐。截至2013年8月末,首創置業累計實現籤約面積約93.1萬平方米,籤約金額約84.1億元,同比增長6%。2013年1—8月,萬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967.6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129.3億元,8月單月銷售金額同比上漲34%。累計至8月底,富力地產今年總合約銷售金額約251.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7%。合生創展近日公布,今年前8個月,集團合約銷售金額為約7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1%。

雖然房地產企業的A股再融資尚未開啟,但他們的海外融資道路頗為順利,這也增加了房企在拍賣現場舉牌的勇氣。

9月5日,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已和多個財務機構達成融資協議,據此,綠城將向該批財務機構借款最多達3億美元,綠城若干附屬公司為該借款擔保人。綠城表示,該筆融資所得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及資本重組。貸款將於融資協議日期起,計36個月內最終還款日期前分期償還。

綠地集團8月30日在官網公布,集團與貴州省政府籤署金融戰略合作協議,擬在發起設立外資小額貸款公司、商業銀行(行情專區),組建金融資產交易所、金融租賃公司等方面開展合作。

8月29日,廣州富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建議在中國發行本金總額不超過60億元的境內公司債券,期限為5-10年。富力表示,擬發行境內公司債券可以補充公司營運資金、取代部份銀行借貸及優化公司財務結構。

8月28日有消息稱,包括中銀香港、東亞銀行、星展銀行、恒生銀行和滙豐銀行在內的五家銀行,將在兩周內與萬科置業(香港)有限公司籤署3.75億美元3.5年期貸款協議。上述貸款中,包括一筆定期貸款和一筆循環信貸,大約是3億美元貸款和7500萬美元循環信貸,兩部分的綜合(行情專區)收益約為250個基點。

相關焦點

  • 王冠千鈞,廈門地王的囚徒困境
    當然,現在談保本實在太奢侈了……  當年在翔安拿地的,融創並非最高的那個地王,一同徵戰廈門,逐鹿翔安的還有世貿、萬科、中海、融僑等一眾地產大牌,戰火一直燃燒到17年上半年,國貿、禹州、保利、雅居樂等也先後加入翔安聚土豪俱樂部,直到調控的鐵幕從天而降。
  • 轉讓、停工……2017的"地王"們日子有點慘
    與此同時,房企購地的步伐也愈演愈烈,為了拼地王,高槓桿拿地,那都不叫事兒。  公開數據顯示,行業洗牌加劇之下,行業集中也明顯加速。誰能留下來?秉持著手中有地、心中不慌的金科玉律,大家紛紛選擇囤地,而且排名越靠前的企業,拿地強度越大,恆大、融創、碧桂園與萬科均如此。  第二梯隊也拼命往前拱。
  • 有人問王一博:什麼時候娶歌迷?他潛意識說了六個字,大家都懵了
    而且記者在提問時,總是喜歡挑一些刁鑽的問題去問這些明星們,王一博也不例外。幸好這孩子還是比較圓滑,說話也一樣,大家看他的才情和舉止藝術,不愧是天天上節目的主持人,嘴上說著好話。當記者提問時,王一博先發制人,先讀後答。有人問王一博什麼時候能和一個歌迷結婚,但是從王一博口中念出來的這句話是,你這樣的人,你忙還是不忙,有空還是嫁給我?
  • 2020年千億房企數量達到43家,較2019年增加9家
    回顧過往,千億規模進擊路上,有人激進擴張,有人「押寶」長三角,有人發力舊改……1激進擴張在進擊千億的道路上,不少房企選擇大跨步向前,大手筆拿地,高槓桿擴張成為了它們的標配。「黑馬」新力地產的千億之路走得頗為兇猛而波折。
  • 房企終於相信了!TOP 50房企今年數位化科技投入超1億
    情緒平復之後,變化發生了,坐擁千億資產的房企們開始嘗試相信一些看不見的事情,比如信息化這件事。如今,六成TOP50房企2020年數位化投入超1億元,過半數房企的信息部門由副總裁級親自掛帥,換句話說很多地產公司CIO能坐到副總裁的位置上。這在之前是不敢想的,地產公司的技術部門從來都是配角中的配角。
  • 2020年top15房企收穫如何,2021房地產還是「灰犀牛」嗎?
    原創: 一號地產 作者: 海哥 一號說: 誰給房地產起得外號「灰犀牛」? 2021年,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是一場「誰跑得快」的遊戲。 跑得快的遊戲大家都玩過,誰跑慢了,意味著市場份額的失去、行業競爭地位的失去,更嚴重的,就是貨砸手裡了,現金流斷了,這就關乎到生死存亡了。 這一場遊戲,就是這麼殘酷。
  • 土地市場之變:「雙限」與「三道紅線」,改變拿地房企格局
    關鍵詞:雙限時代今年出讓涉宅地皆限房價2019年7月29日,杭州土地出讓開始實行「限地價、限房價」(以下簡稱「雙限」)。因而到了2020年,一個最大的改變是,全年出讓的涉宅地塊,清一色地限定了房價。房價已經被限定了,那麼拿地價格越高,利潤就越微薄。以往「一擲千金」的房企也不得不開始精打細算。
  • 「三道紅線」下,哪些房企的日子最難熬?
    地產史上,因為短期債務危機致使破產或者轉賣的房企不在少數,等同於股市裡上了槓桿卻不巧遇到了股災。其次,現金短債比的標準規定也有助於改善房企的融資結構,可以有效地遏制「短借長還」等行為。從以上這些角度看,未來房企對長期債務資金的依賴度可能會提高。這「三道紅線」的出臺,緊緊地捏住了房企融資的命脈,限制了房企未來負債規模的擴張速度。
  • 「三條紅線」下房企土地購置降幅擴大……
    克而瑞有關人士表示,受中央融資「三條紅線」限制,房企迫切需要資金節流,但由於每年九、十兩月為傳統推盤旺季,再加上即將到來的年底銷售節點,項目新開工與加大建安投資也成為了各大房企的必然決策,因此10月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單月由負轉正。但由於今年整體市場分化明顯,部分房企資金面的緊張並未能通過銷售回款緩解,因此房企對建安投資仍保持謹慎,預計全年難將回正。
  • 再掀促銷旋風,這家房企又雙叒搞事!
    伴隨著各地相繼出臺穩樓市政策,房企花式促銷、房貸利率降低等利好釋放,也在加速購房者的進場腳步。2月份恆大的75折全員營銷還歷歷在目,創造了17天賣了近10萬套,平均每天認購5832套的傲人佳績。那麼,對於錯過恆大2月優惠的消費者,還有入場機會嗎?可喜的是,恆大將給購房者獻上實打實的超級大禮包!
  • 神話傳說中天地分六界,玉皇大帝是三界主宰,其他三界由誰掌控?
    神話傳說中天地分六界,玉皇大帝是三界主宰,其他三界由誰掌控?在中國的各種神話故事中,玉皇大帝是天庭的最高領導者他掌管著三界,被稱為三界之主,但是在很多的神話傳說中,天地間一共存在六界,分別是神、魔、仙、妖、冥、人六界,而玉皇大帝只是其中三界的主宰,那麼其他的三界之主分別又是誰呢?
  • 雲南房企2020年銷售排行榜出爐!誰是老大,前途如何?
    房企業績整體下滑,新上榜房企刺激市場,抑制降幅。集中度漲幅收縮,TOP5穩中求進。 TOP5房企穩中求進,提升有限,TOP20在標杆項目入市、熱銷拉動下,集中度提升較大。
  • 抄斷房價上漲後路,房企融資觸紅線,接下來就拼誰膽大了
    五折賣房,多地人才住房降半價出售,大力發展租房,穩定租金,種種行為都在抄斷房價上漲的後路,試問,如果這波操作順利玩轉,買房的人少了,房價怎能上漲?除此之外,房地產疲軟,主要輸在了資金流上,如果融資解不了渴,怕是房地產的拐點真的到了。
  • 「六要、六不準」大快人心!整頓下淮安樓市現如何?
    上周,淮安市住建局針對樓市亂象召集了部分房企座談淮安房地產市場。會議要求房企務必履行「房住不炒」的社會責任,規範開發經營行為,營銷執行要堅持「六不準」,環節上要堅持「六要」!
  • 蔡雪梅:數位化是房企生死之選
    本期【見地】對話嘉賓:ELAB創始人兼CEO蔡雪梅女士 。 復盤雙11,房企預演數位化轉型生死時速。數位化競爭高維新賽道,如何破題? 房企數位化轉型已迫在眉睫。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我國房地產行業除代表性頭部房企前幾年先行布局數位化戰略轉型外,大多數房企仍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數位化初級探索階段。亦有為數不少的房地產從業者,將房地產數位化簡單地理解為對線上營銷環節進行單一賦能。
  • 標杆房企山東逆市拿地 加快布局三線城市
    貌似平靜的樓市背後卻暗流湧動,包括恆大、綠地、北大資源等—系列國內龍頭房企,在濟南的各重大項目突然提速,部分標杆企業的觸角已延伸到省內中西部三線城市。  標杆企業逆市拿地  與不瘟不火的樓市相反,進軍山東的一線標杆企業重大項目近期突然提速。  8月下旬,濟南國土部門在其網站上一次性掛出了6塊商業金融、居住用地,資料顯示,這6塊土地均位於歷城區工業北路南側、劉智遠路西側,6塊用地總面積總計為479234平米,約計720畝。
  • 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51宗 品牌房企融資33筆
    ,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51宗,出讓金約588.06億元。從房企投融資方面看,上周品牌房企共融資33筆,融資額為325.74億元。(本文來源:《中國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2017.11.13-11.19)》)中指觀點上周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51宗,出讓金約588.06億元。
  • 2月房企銷售大跌四成!三四月小陽春概率加大?
    龍頭房企忙著拿地  受影響,部分城市的土地推出放緩或暫停,房企銷售承壓資金緊張,投資拿地也更加謹慎,不過仍有資金相對充裕的規模房企不懼疫情迅猛拿地。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TOP100房企拿地總額1984億元,同比增長7.2%。
  • 動漫《漢化日記》婷哥愛錢,更愛貓,蘇莫婷為地魁星揮金如土
    一群能夠變成物品的神仙,婷哥都不喜歡,把他們打包送給收舊家電、舊家具的,只留下變成手機的天機星和貓妖地魁星。蘇莫婷有兩樣東西不能缺,第一是手機,離開了手機,根本無法維持日常生活。第二就是貓,只要看到貓咪賣萌,一切辛勞都能得到治癒。身為手機的天機星,其存在意義就是為了被使用。身為貓的地魁星,其存在意義就是為了被養得萌萌的。所以,天機星總在幹活,地魁星總在外遊蕩或在家睡覺。
  • 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15宗 南京、蘇州現搶地潮
    日15:36 來源:中指研究院 房天下產業網訊:中指研究院[微博]4月18日發布《中國房地產企業資訊監測報告(20160411-20160417)》,第16周土地市場重點監測房企共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