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慶雲
1月16日,電影《武動乾坤:九重符塔》已經可以正版視頻平臺觀看。該片依舊是霍穗強執導。早前,這位導演也曾執導過一版《武動乾坤》,全名為《武動乾坤:涅槃神石》。而目前正在上映中的這部《武動乾坤:九重符塔》在故事內容上,則延續前作。顯然,這位導演的野心則是,把天蠶土豆的整部《武動乾坤》拍攝成為電影作品。
在霍穗強執導的《武動乾坤》系列電影當中,天蠶土豆直接獲得了第一署名編劇的頭銜。顯然,這個電影系列是獲得了原著小說作者認可的。而正在上映的這部《武動乾坤》可謂是深得天蠶土豆網文小說的精髓,全程就是打,在爽文當中讓讀者獲得快感。當然,這一次的電影版本當中,則是全程武打畫面,讓影迷獲得一種視覺上的衝擊力,從而形成爽片的氣質。
顯然,無論是網文小說《武動乾坤》,還是目前已經拍攝成為電影作品的《武動乾坤》,都是滿足青少年讀者影迷們的心理審美訴求——大家需要的就是搶眼球的刺激,但這種刺激,並不具體到真實的歷史或者現實當中,大家就是在一種虛空當中獲得所謂的爽文爽片的快感罷了。
具體都《武動乾坤:九重符塔》當中,故事其實已經幼稚到了孩提般的水平,男主角林動進入到炎城之後,面對一個勢力三分的局面,而他的妹妹被人掠走了,他開始在三大勢力當中遊走,最終消滅掉了兩大勢力,並且獲得了戰鬥力的再次升級。幹掉最大反派之後,才發現,自己的妹妹早就被女主陣營的同志們找到了。女主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訓練林動罷了。面對這樣的影片故事,成年影迷估計會忍俊不禁。可是,這類浮華無內涵的故事內容,確實可以獲得部分青年影迷的追捧。
其實,無論是這次的電影版本,還是天蠶土豆的網文版本,都面對一個較為核心的硬傷問題:男主角到底為何而打,這個打的核心目的性,又是否具備當下的讀者、觀眾、影迷可以共情的內容呢?而這個為何而打的問題,也是所有武打特效片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絕大多數的網絡小說和粗製濫造的網絡電影,都無法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在這一版的《武動乾坤》當中,林動為何而打呢?就是為了尋找自己被人綁架的妹妹。多麼孩提般的主題設定啊。為了找妹妹,順路就實現開掛升級了。典型的小孩子過家家式的故事內容模板。影片故事太幼稚,並非是影片編劇的問題,而是原著小說本身就是一部低齡的作品,且並未解決為何而打的終極問題。
其實,中國自有武打片以來,所有這一題材的電影創作人員,都面對這一問題,為何而打,如何打出觀眾影迷可以共情的價值來。最早的香港武俠片,也並不顧及這個主題要求,全程就是秀拳腳,也很火了一段時間。因為六七十年代的電影作品,還沒有矛盾衝突這麼刺激、這麼密集的,反正就是全程打,觀眾影迷自然嗨起來了。最近這些年的網文小說,武打題材的,也是六七十年代香港武打片的路數。
可是,到了七八十年代之後,香港武打片就開始尋找新的出路了。上來就是打,其實沒大意思,影迷看多了,就覺得像耍猴了。需要為主角尋找一個打的合理的可以共情的主題理由才行。所以,後來很多武打影片、武俠電影等等,都掛載在具體的歷史當中去,喜歡塑造真實的歷史人物的武打內容,從而讓武打和歷史相互聯繫,尤其是和愛國相互聯繫。金庸先生的不少改編出來的影視劇,也是這樣的。郭靖就是深愛著大宋朝。
不過,從九十年代開始,這種愛國武打系列,也開始老生常談了。等到了新一代的孩子們成長起來之後,他們又重新進入到了一種甭談有的沒的,你的作品能打就行的狀態。孩子們現在喜歡《武動乾坤》這樣的我們認為是爛俗的網文內容,也是因為,我們當年這種武打要有一個核心價值觀念的要求,讓他們覺得太說教了。
所以,如何真正尋找到一個讓當下青年們認可的為何而打的主題內容,才是所有武打特效片們面對的普遍問題。當下的絕大多數的網絡武打特效片,都是為了自己的開掛而打。像這次的《武動乾坤》,林動全程打,一邊找妹妹,一邊升級,這和網路遊戲其實是沒有區別的。藏在一個自己開掛的主題內,其實是閉著眼睛不出臥室的宅男心態。這種心態之下,造就了大量的粗製濫造的網文小說和網絡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