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男籃的後場雙子星郭艾倫和趙繼偉無疑都是國內最好的後衛之一,但是由於兩人打的位置相同,年齡又相近,長期以來大家一直都在討論兩人共存的問題。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兩個並沒有起到1+1≥2的效果。於是開始有很多球迷,甚至是圈內人士開始分邊站隊,爭論誰可以作為遼寧隊的首發,誰應該作為替補。
而這個賽季,楊鳴似乎已經給了我們解決兩人共存的問題。在賽季開始之初,楊鳴延續了前幾個賽季郭士強對二人的使用方法,就是兩人分開上場分別帶隊,在第三節或者是第四節同時派出兩人上場收割比賽。而遼寧隊也延續了前幾個賽季的一個特點,就是慢熱,挖坑再填坑。當然,由於兩個人同時上場威力太大,基本上前面挖再多的坑都填的回來。但是在1月7日對陣山西的時候,由於常規的首發二號位劉志軒的缺陣(劉志軒這個賽季的首發位置真的很穩,不管是郭艾倫首發還是趙繼偉首發,二號位都是劉志軒)。楊鳴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沒有用已經改打二號位的叢明晨頂替劉志軒首發,而是讓趙繼偉和郭艾倫同時首發出場,三、四、五號位分別是梅奧、張鎮麟和韓德君。而這套陣容也體現出極其強大的威力,幾乎在第一節就打花了季後賽級別的山西隊。所有主力隊員在第三節中段的時候全部打開下班,遼寧隊也很輕鬆的贏下了比賽。於是在今天對陣排名更靠前的青島隊的時候,即便劉志軒已經傷愈歸來,楊鳴還是延續了這套首發陣容,而整場比賽的進程幾乎也和對陣山西是如出一轍,遼寧隊早早的就確立的較大的領先優勢,主力球員早早打卡下班。
當然,這兩場比賽的對手儘管都是季後賽級別的球隊,但是陣容都不完整,富蘭克林和亞當斯的缺陣對於兩隊的進攻火力有著很大的影響。而且只有兩場比賽,數據樣本太少,不能就說明楊鳴已經很好的解決了困擾球迷多年的兩人共存的問題。但是其實我們看本賽季遼寧隊所有的比賽,不管是拉開比分還是追回分差,郭艾倫和趙繼偉同時出場的時候效果是最好的。
其實這也不完全是楊鳴的功勞,趙繼偉比郭艾倫小兩歲,這在青年隊裡就已經差了一個梯隊,而且兩個人的能力也都是同年齡段裡出類拔萃的,都是核心的存在,所以都養成了有球在手的打法,這也是在趙繼偉剛剛升上一隊後兩人不能很好的共存的最主要原因。但早在兩年前,兩人就都已經開發出了無球的打法,不同的是趙繼偉更擅長三分線外的接球投籃,郭艾倫擅長的是順下。當然這也是在兩人之間的對比而已,其實郭艾倫的定點三分和趙繼偉的順下也都在平均水平之上。這樣一來兩人就都更接近於雙能衛的打法了。只不過由於之前的幾個賽季,遼寧的主力鋒線李曉旭和賀天舉輪番受傷,甚至兩人一起受傷,而那時候像是本賽季出圈的張鎮麟、吳昌澤等人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升上一隊(開始是因為年紀不夠18周歲,在滿18周歲後張鎮麟去了美國打NCAA,吳昌澤因為腰傷晚上來一年)。這樣就逼得球隊不得不經常擺出三後衛甚至少數時間擺出過四後衛的打法,這樣就讓對手很容易利用身高差來防守。就顯得兩人同時上場的效果還是不太好。
但是本賽季,由於張鎮麟和吳昌澤升上了一隊,在用高詩巖換來的朱榮振,三人都是吃餅高手,而且張鎮麟和吳昌澤還有一定的射程。再加上原有的大中鋒韓德君也是個吃餅高手,而鋒衛線上的梅奧(三分命中率49%)、叢明晨(三分命中率48%)、劉志軒(三分命中率40%)都是定點三分球的佼佼者。可以說遼寧隊的最主要輪換全都有著不錯的吃餅能力(不是說只會吃餅,其中有一些人還是有自主進攻的能力的),這樣一來,郭艾倫和趙繼偉同時上場就已經出現了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其中一人持球的時候,另外幾人全都可以打無球,而且都有著不錯的命中率。而當一人被針對的時候,另外一人馬上可以接過球權,而被針對的人改打無球,比賽也就變得輕鬆了。在輪換的時候再把兩人的時間錯開,場上始終保留著一個大腦。於是兩人不管是本賽季的得分數據還是助攻數據、搶斷數據都來到了生涯的新高。
其實兩人的共存最主要的是兩個人不斷努力訓練成長的結果,再加上今年陣容的完整和楊鳴用人的大膽,也讓遼寧隊打出了領跑全聯盟的戰績。希望兩人能夠保持健康,為他們心中那個共同的目標,一起奮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