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傳唱著這首童謠。可是如今,童謠裡的景象變得離我們和孩子越來越遠,漸漸模糊。
優秀的傳統是不應該被拋棄和遺忘的,它們應該留在一代又一代孩子的童年。這幾首童謠回憶起來唱給孩子聽吧!年味就藏在這點滴的親子陪伴中。
老北京春節童謠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瀝瀝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小年童謠
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大家把灶君爺送上天,灶君爺送上了天,人們好過年,灶君爺保平安。一家大團圓,一年嘛三百六十五天,灶君爺對我們有貢獻。叫一聲灶君爺,叫得那麼甜。請你呀灶君爺,保佑在人間。臘月嘛過了呀過新年,大人要給小孩壓歲錢。孩子們有了錢,快樂似神仙。大街上多熱鬧,爆竹向連天。
臘月謠
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堂倌粘;臘月二十四,輕度需吃素;臘月二十五,吃魚為大補;臘月二十六,備年燉大肉;臘月二十七,快刀宰公雞;臘月二十八,饅頭白面發;臘月二十九,順心多吃藕;臘月三十過大年,大盤餃子慶團圓。
今天是小年了,小年的活動一般兩項,祭灶及清掃。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中,多富裕吃也是大問題,解決了吃就解決了一切,所以祭拜灶王爺算是對吃的尊重。清掃是為了去晦氣,過去人忙忙碌碌的,平時注意不上的環境衛生,集中在這一天解決,故有「大掃除」之說。關於小年的由來,你一定要知道這些。
由來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期間主要的民俗活動有貼春聯,掃塵,祭灶等。
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雲南部分地區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數民族地區是除夕。
小年也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過了小年,春節真的就近了,爸爸媽媽們不妨與孩子一起做些春節手工,給節日增加一點點生活儀式感。
春
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
——宋·戴復古《除夜》
燈籠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唐·李商隱《觀燈樂行》
鼠
三更三點萬家眠,露欲為霜月墮煙。
鬥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時動倚窗弦。
——唐·李商隱《夜半 》
爆竹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宋· 王安石《元日》
龍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宋 ·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不會畫的可保存圖片列印
梅花
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
——董必武《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以上素材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內容僅供分享學習,請勿用作商用
提前祝大家:新春快樂!
特別鳴謝精靈社群Shane多米同學
提供的手工素材圖,
聯繫靈犀媽媽拿稿費吧!
———— e n d ————
猜你
想看
手工陪娃
聖誕節趣味手工| 感恩節趣味手工
Farm安靜書|Zoo安靜書|佩奇安靜書
多彩形狀匹配早教|毛毛蟲繪本DIY
鵝媽媽童謠| 樹葉玩法 | 泡泡膜玩法
Baby all| 毛毛蟲點讀筆 | 繪本閱讀
250+繪本書單
育兒知識
教育部0-6發育自查| 0-3發育智能檔案
國際發育測評工具|自然教育|如何選玩具
如何選繪本| 分離焦慮| 給孩子刷牙
一招搞定吃飯| 嚎啕大哭怎麼破
進入早教交流群,每日育兒知識和早教遊戲分享
微博:Geniustory靈犀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