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

2020-11-23 阿德經

佛教皈依三寶是皈依哪三寶

《六祖壇經》說過,善知識的眾生啊,皈依覺悟,就能【兩足尊】;皈依正法,就能【離欲尊】;皈依淨土,就能【眾中尊】。要把覺悟當作修習佛法的老師,不要去依附各種外道,要認清自己本性中的佛、法、僧三寶來自證自悟。皈依自己本性具足的三寶。所以佛教皈依的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

佛、法、僧三寶又代表什麼意思呢!佛,代表的是覺悟的意思,是一個覺悟了有大智慧的人;法,就是代表正道的意思,我們所作所行都符合佛法的教導;僧,代表的是淨土的意思。也有很多的淺意:皈依佛,我們要做佛一樣的覺悟者去度化眾生,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皈依法,生活中所作所行都要依照皈依佛的準則去修行;皈依僧,即皈依佛法之後,所處之地皆為佛淨土,無論何時何地,都能依佛、法二寶處世到達僧寶的境地。

故佛、法、僧三寶亦是修習佛法的重要法門,也是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必將修行的一個過程。皈依佛:我們的心覺悟了,成為像佛陀一樣的智者,不會對任何事物產生邪迷的見地,不會有這種見地,就能離開權利美色的誘惑這就叫【兩足尊】。

皈依法:我們的心皈依了正道,心裡產生的沒個念頭,不會有邪見,不會有邪見,就不會有其他人和自我意識的分別,不在執著、貪戀、愛欲、這就叫【離欲尊】;皈依僧:我們的心皈依了淨土,所有一切紅塵當中的事物和愛欲產生的一切現象,都不會動搖自己自然的本性,這就叫【眾中尊】。

能夠這樣去了解佛法,明白皈依的妙用,就會了解我們皈依三寶的意思,種種意思都在時刻告訴我們,三寶一直在我們自己的本性當中。如果不能發現三寶的出處,而從外而求,是見不到如來的。我們皈依的是我們本性中的佛,而不是其他的佛,如果不能皈依自己本性中的佛,那就是沒有找到皈依的地方。

相關焦點

  • 佛教常識丨五條妨礙你皈依三寶的歪理
    統攝一般人不敢皈依三寶的立場,通常有五點,這五點使得社會人士產生莫大的錯覺與誤會,致使他們遲遲不敢皈依三寶,何等為五? 一、以為皈依三寶就是要開始吃素了。基於這因素,有許多人一聽到皈依三寶,當下逃之夭夭,不見蹤影,這是不敢面對皈依的因素之一。
  • 詳說佛教的「皈依」含義
    禮拜佛陀並不是向他祈求什麼,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二)、皈依法:凡是能夠消除煩惱,調伏咱們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詭則,既是能夠保持一定的狀態,有一定的性質,都稱為法。能夠使我們解脫生死的道理,稱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覺悟、所演說的種種善巧的教法。
  • 佛教中的三寶,主要指的是什麼
    從理體上來說,有一體三寶和理體三寶兩種。 我們在沒有具體解釋三寶的種類之前,首先來了解一下三寶的大體含義:佛教中所說的三寶主要是指佛、法、僧這三寶。
  • 上幾支香各代表什麼意思?
    無論哪一類,均燒單數香,即燒一、三、五、七、九支香。單為陽數,陽為大為尊,代表神為人所尊之故。那麼,燒幾支香各代表什麼寓意呢?1、一支香一是代表一心一意,全心全意供養神靈;二是代表長壽,往往是為他人誦經祈求長壽時用的。現在陝南、川渝、雲貴等很多地方都有人去世了之後「唱孝歌轉香」的習俗,就是手持一支香。
  • 《道德經》:老子三寶中的「儉」指的是什麼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我在前幾天的文章裡講過,《道德經》中所有的內容都是圍繞著道和德這個中心的。所以,要想讀懂《道德經》就得先悟透道和德的真諦,然後才能讀懂老子的文章。
  • 泰國寺廟慶祝三寶佛節 要求信徒14天內"不能死"
    三寶佛節是泰國的三大佛教節日之一,每年泰歷8月15日會舉行祭典,傳說這天是佛祖得道成佛後第一次講道的日子,當天有一個聽道的信徒悟道了,決定出家成位僧侶,成位世界上第一個和尚。這天是佛教三寶「佛、法、僧」備齊的日子,於是稱位「三寶節」。報導稱,三寶節的慶祝儀式有守戒、聽經、誦經、講道、巡燭等,且當天禁止販賣各種酒精飲料。
  • 廣東三寶經過三次大變化,聽起來十分押韻,已經很少人再提起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代表地區,人們在日常的活動中,曾經有廣東三寶的說法,隨著時間的流逝,經過三次大變化,用粵語讀出,聽起來十分押韻,不過已經很少人再提起,漸漸成為歷史長河的一部分。早期,陳皮、老薑以及禾稈草,是廣泛認為的廣東三寶,相對於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這些都是一些容易獲取的植物,雖然價值並不是很高,但是卻能帶來很多好處。
  • 佛教常識丨許願、祈願、發願、行願,到底有什麼區別?
    但是,其實佛教中並沒有「許願」一說,準確一點說叫做「祈願」,一字之差到底有何不同?  你又是否知道,比祈願更重要的是發願、行願。在佛教中,對於這種情況稱為「祈願」。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出於對佛菩薩、對三寶的完全信賴而祈請,而不是你幫我完成心願我就兌現酬謝的交易,在心態上、在因果上是有本質差別的。  例如,許願之人往往會說「請保佑我家人百病全消,如果實現,我願意為佛再塑金身」。
  • 文殊菩薩聖誕日 重慶華巖寺舉行皈依法會(圖)
    華巖寺方丈道堅法師拈香禮佛    道堅法師為弟子宣說三皈五戒    虔誠秉受三皈五戒的眾弟子佛教在線重慶訊 2007年5月20日(農曆四月初四),正逢中國四大菩薩中文殊菩薩聖誕日,重慶華巖寺舉行盛大皈依法會。
  • 狗年這五個屬相犯太歲,佛教徒應該怎麼辦?
    現今在佛教內所流行的「順星」、「拜太歲」等正是佛教受道教影響而相結合的產物。對於「太歲」,從究竟意義的角度來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能成佛,所以恭敬一切眾生即是恭敬未來諸佛。如恭敬世間的一切善神一般的「恭敬」,但絕不「皈依」,應該是佛教三寶弟子對於「太歲」所持有的態度。
  • 佛教:佛前供香鮮花水果等,雖然寓意是很好,但不是最好的供養
    佛教:佛前供香鮮花水果等,雖然寓意是很好,但不是最好的供養。現在這個社會,我們到寺廟供佛會燒香磕頭,有的供養鮮花,有的供養水果。首先香不是給佛菩薩聞得,佛菩薩也不會吃水果。供香是用來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菩薩的教誨,「香」代表戒定,香贊裡面有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
  • 學誠法師:佛像不是護身符 佛教裡也沒「本命佛」的說法
    2007年獲授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學榮譽博士學位。現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全國政協常委、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鳳凰佛教《般若講堂》欄目今日刊登法師開示如下。
  • 孔明後代難捨「諸葛三寶」 古文物命運吉兇難定
    中新網8月13日電杭州建德大慈巖鎮的泉山村,是諸葛亮後裔南遷後的最初聚居地,氏族文物「諸葛三寶」就收藏在這裡的380多名諸葛亮的後裔手中。最近,中國文物研究史上罕見的能證明諸葛氏南遷歷史傳延的3件氏族文物——「諸葛三寶」的命運引起了多方關注。
  • 佛教啟示:佛教六大標誌圖騰!
    之所以,菩提能成為佛教最重要的標誌,一是因為兩個世紀以前,釋迦牟尼便是坐在一顆菩提樹下經過七天七夜的修行,覺行圓滿、證悟大道的,此後菩提樹便成為了佛教的聖樹;二是因為菩提這兩個字,本身即是梵文的音譯詞,在梵文中的意思是覺悟、智慧,指的是人茅塞頓開,突然開悟,達到無上智慧的境界。尤其,在佛經當中,菩提兩個字,幾乎哪一篇都會提到,其應用之廣泛,空前絕後,已經成為了「大徹大悟」的象徵。
  • 佛教咒語的來源與持咒的作用
    佛教咒語的來源與持咒的作用 咒的作用應該是被肯定的;它是用特定的音符和特定的語句所組成的符號,代表著特定神明或佛菩薩的尊稱和力量。符是用筆繪成的符號,也是代表特定神明的靈力,所以,遇到一些小不如意事,以現代人所稱的民俗治療法,也可以產生療效,由所謂民間信仰的符咒力達到驅邪、避兇、趨吉的目的。 在釋迦世尊時代,也有少數弟子採用類似的咒術,而為佛所不許。佛滅之後,佛教徒的分子漸漸複雜,有些本來就是外道的咒術師,皈依三寶而出家為比丘,故在《四分律》卷二十七、《十誦律》卷四十六等,有用咒治病的記載。
  • 佛教三大寶物,每一件都很受尊重,你手中有嗎?
    佛教三大寶物,每一件都很受尊重,你手中有嗎?佛教三寶,在不同境界中有不同的理解。民間諺語是硨磲、瑪瑙、水晶。但在佛教中,據說琉璃,金銀,硨磲,在不同的經卷、竹簡中也有不同的記錄,因此爭議也非常的大,不過,不管是在很多經文中還是在民間的流傳諺語中,綜合大家的觀點,最統一的說法是琉璃,金銀,硨磲這三種寶物,所以這三種就認定是佛教三寶了。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佛教三寶。第一個:琉璃琉璃,在科學的定義中,其實它也算是水晶。這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手工藝品,在水晶脫蠟後形成。
  • 給年夜飯加道菜,「吉祥三寶」端上桌,寓意家庭美滿,幸福快樂
    分享年夜飯的第十八道菜「吉祥三寶」。這道「吉祥三寶」用到了雞蛋、雞蛋豆腐、大蝦三種很有營養的食材,做法簡單、口感爽滑、鮮嫩細膩,菜品喜氣洋洋,上桌以後很受家人歡迎。也祝福家人朋友在新的一年中開心快樂,幸福美滿。吉祥三寶所需食材:雞蛋豆腐6個,大蝦5個,雞蛋3個,蒸魚豉油2勺,鹽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