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個人成長,弘揚傳統文化,傳播國學智慧)
古語有云:「人生喪家亡身,言語佔了八分」,言語不慎,是人生最大禍患,所以說處世戒多言。有些話,我們一輩子不能和任何人訴說,一旦說出去了,禍患就來了,正所謂是「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曾國藩也有句名言叫:「謀可寡不可眾,眾謀則洩」,就是提醒大家與人相處的時候,要有點防人之心,要不然「機不密,禍先行」。與朋友關係再好,這三種秘密也儘量不要說,因為說了就容易招禍。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1、自己未實現的目標;為什麼說不要把自己的目標告訴朋友呢?因為當你把還無實現的目標告訴他人時,大腦會產生一種已經達成目標的錯覺和滿足感,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反而不利於自己真正的成長進步。
如果朋友對你足夠好心,提前祝賀你馬到成功,就會讓你沉醉在勝利的幻想當中,讓你變得懈怠。根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常常有一種錯覺,以為對外宣布的目標,並且公開作出過承諾,接受大家的監督,自己就會更加努力。
但是事實正好相反:你越是輕易承諾的目標,最後往往越難達到,正如老子《道德經》中所說:「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因為沒人真正在乎你的目標,你自己也會慢慢覺得沒動力、沒激情,繼而變得鬆懈,最後未能兌現諾言,實現不了目標。
小芳在朋友圈曬出今年的目標是每個月讀2本書,一年下來就是24本書,很多親朋好友看到了,都在為她點讚加油。小芳看後,覺得自己信心滿滿,好像已經實現了目標,戴上了令人羨慕的榮譽光環一樣,早早沉浸在成功的喜悅當中。
但是半年過去了了,我再問小芳讀了幾本書,她說:「就是一月份擠出來時間讀了一本書,後面大半年沒時間沒精力去讀書了」。人往往都是這樣:三分鐘熱度,新鮮勁過去了,感覺事情有難度,就會知難而退,也管不了自己當初的目標了。因此,我們不輕易許諾,才能避免失信於人。
真正厲害的人,都是在默默下笨功夫,他們很少去對外公布自己的目標,更多的是用最終結果證明自己;默默努力,然後驚豔眾人。承諾目標就像對著流星許願一樣,說出來了,就不靈驗了。更何況,讓對手知道了你的目標,還會對自己很不利,正所謂是「機不密,禍先行」。
2、自己的隱私秘密;「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是一句經典實用的俗語,告誡人們防人之心不可無,不可把話說盡,即是不給他人使壞的機會,也是巧妙地保護自己。
國學大師南懷瑾也告誡大家:「一個人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孤獨,無論與他人關係再好,也是無法與人訴說,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分是這樣排列的:陌生人0分,同事20分,同學戰友40分,朋友60分,親戚70分,父母80分,老婆孩子90分,你自己100分。我們唯一能夠相信的就只有自己,他人都不可完全相信,特別是朋友的信任分在60分左右徘徊,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我們就更加不能隨便向朋友透露自己的隱私了。
天底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社交場上的主宰,表面上看是感情,實則是利益。今天的朋友或許就成了明天的敵人,如果你毫無保留地將自己隱私秘密告訴了朋友,他日就會很被動,因為有把柄掌握在他人手中。
老梁也在節目中告誡大家:交情無論深淺,話別說得太深,尤其是跟自己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事情。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你的秘密別輕易跟別人說,別人的秘密你也不要隨便打聽,這樣才能避免災禍。
或許,你只把隱私秘密告訴了最好的朋友,還提醒他不要告訴任何人,但是沒過多久,許多人都知道了你的秘密。相聲演員郭德綱深諳人性,因此告誡大家:「這個事能爛在肚子裡面,就不要對任何人去講,你只要跟任何一個人講,全世界就會知道。」
自己的隱私秘密,就相當於是自己的底牌,無論對誰,不可輕易亮出底牌,因為底牌就是底線,就是安全線。所以說,無論和朋友關係多好,也要有點界限與隱私,不可將自己的隱私秘密都告訴出去。
3、自己的真實經濟情況;民間有句俗語叫「笑你無,恨你有」,這也是一種人性的普遍弱點:當你一貧如洗的時候,大家都笑話你;當你發達富有後,大家又都羨慕你,甚至是嫉恨你。
越是熟人關係之間,越容易產生嫉妒心理,人性當中最愚蠢的惡就是——見不得身邊人好。如果是離得遠的人富貴了,因為夠不著,也比不上,他人的嫉妒心理還輕點;但是身邊人突然過得比自己好,知根知底,攀比心和嫉妒心就會特別重。
正如哲學家培根所說:「人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原諒一個身邊人的上升。」有些人的恨,是沒有原因的,只是因為你離得他們近,他們內心不平衡。所以說,我們最應該防範的人往往不是陌生人,而是身邊熟人,正所謂是「生虎猶可近,熟人不可親」。
懂得這個道理了,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不能將自己的真是經濟情況告訴朋友了。朋友一旦知道你混好了,就會想方設法找你借錢,或者讓你帶帶他,如果你拒絕了,他們又會感情綁架,說你不念舊情,沒有人情味。
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做人謙虛低調才是王道。中國人講究悶聲發大財,如果你過得不好,不要求人可憐;過得好了,也不要炫耀顯擺。歷史上因為炫富而招致敗亡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說西晉大富豪石崇,明朝首富沈萬三等等。所以說,與朋友關係再好,也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實經濟情況,避免他人眼紅,也算是防患於未然。
今日話題:您會把自己的秘密與朋友分享嗎?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