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消息,今日,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舉行。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李彥宏出席大會並發表題為《「從『潮起東南』到『百川追海』》演講。他在演講中談到,未來十年「智能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標籤,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都要向智能化去發展。
李彥宏表示,我們將人工智慧看作是一個能容納百川的「大海」, 這個「海」納百川,將在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首先是產業智能化,會給工業生產領域帶來創新和效率升級;其次是人機互動智能化,人和設備的交互會越來越接近自然,渾然一體;第三是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智能經濟將在產業智能化、人機互動智能化和基礎設施智能化三個層面帶來重大的變革和影響。
在產業智能化層面,李彥宏指出,隨著智能技術的應用,AI 將徹底改變我們的生產方式,生產中遇到的難題將在代碼中找到「新解法」,推動產業智能化的進程。
以智能交通領域為例,百度Apollo推出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ACE交通引擎」已經在北京、長沙、保定等10餘個城市落地,其不僅能大幅提升交通行效率,也能助推經濟增長。李彥宏表示,要讓城市擁有「汽車自由」。他預測,隨著AI技術的進步,智能交通體系將逐步完善,未來五年內,中國一線城市將不再需要限購限行;十年之內,可以基本消滅交通擁堵問題。
關於人機互動智能化,李彥宏認為,智能化的人機互動正從「無處不在」到「渾然一體」。在智能經濟時代,智能終端會遠遠超越手機的範圍,包括智能音箱、各種可穿戴設備、無處不在的智能傳感器等,應用與服務的形態也會發生與之相應的變化,人們將會以更自然的方式和機器、工具進行交流。
在基礎設施智能化層面,李彥宏表示,推動技術開源開放,有利於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樂高模式」。通過模塊化的開源開放的技術能力,不同的開發者和企業獲得了人工智慧技術的「樂高模塊」,並在不同領域中搭建出新的經濟推動力,為社會經濟做出更大貢獻。
在演講中,李彥宏表示,要想實現「卡脖子」技術的突破,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信仰。AI技術研發需要長期堅持,它的商業價值不可能在短短幾年之內就體現出來,需要科技人員有雄心、有耐心、耐得住寂寞,而且要有堅定的信仰,相信自己一定要掌握這門技術。
目前,百度已經培養了超過100萬名AI人才,未來5年,還將繼續培養500萬名AI人才,為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閆妍)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 喬俊婧_NBJ1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