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3月4日丁玲逝世 與葉聖陶友誼長達半世紀

2020-11-15 手機鳳凰網

丁玲像

丁玲是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文藝戰士,她的一生和中國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她在23歲時寫出了《莎菲女士的日記》,表現出「五·四」運動後覺醒的知識青年的痛苦與追求,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1930年,丁玲加入「左聯」。她創作的《韋護》、《水》、《母親》等作品,豐富了左翼革命文學創作,成為具有重大影響的左翼作家。國民黨反動派瘋狂鎮壓左翼文學運動,丁玲的伴侶和戰友、共產黨員胡也頻被殺害。面對嚴酷的白色恐怖,丁玲勇敢地出任「左聯」機關刊物《北鬥》的主編,並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反擊國民黨文化「圍剿」,發展革命文藝做了大量工作。為此,丁玲遭到國民黨特務綁架。後來在黨的幫助下,丁玲奔赴解放區,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的歡迎。這是丁玲革命生活和創作的新開端。是她,擔當起陝北蘇區第一個文藝團體——文藝協會主任的重任,用她的筆,為黨助力;是她,在戰爭年代裡,寫下第一批讚頌紅軍將領的作品,刻畫出左權、彭德懷的英雄形象;是她,組織並領導「西北戰地服務團」,直接為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服務。在祖國西北、華北和東北的廣大土地上留下了她的足跡,也留下了她的許多著名作品:《我在霞村的時候》、《夜》、《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其中反映華北農村土地改革運動的長篇名著《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榮獲1951年史達林文藝獎。全國解放後,丁玲致力於新中國的文藝領導工作和編輯工作,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少貢獻。  

1955年和1957年,丁玲先後被錯誤地劃為「丁玲、陳企霞反黨小集團」和「丁玲、馮雪峰右派反黨集團」的主要成員。「文革」中又受到「四人幫」的殘酷迫害,曾被關進監獄。丁玲是受「左」的錯誤的迫害時間較長、創傷很深的作家,但是她對黨始終具有堅強的信念。她說:「我是共產黨員,我對黨不失去希望。」  

建國後,丁玲曾三次捐款,表達她對黨對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1951年6月,丁玲響應抗美援朝總會的號召,捐款1200餘萬元(舊幣)。1952年6月,她將榮獲史達林獎金二等獎共5萬盧布全部捐給了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兒童福利部。1975年春,丁玲獲釋後被安排到山西農村。她和丈夫陳明將補發的工資捐獻出1萬元,用於農村生產建設。  

1986年3月4日,丁玲逝世。  

丁玲在她82年的人生旅途上,歷盡坎坷,為人民留下一大筆精神財富。

 葉聖陶對丁玲的扶持

    中國現代文學館丁玲書房裡掛著一幅葉聖陶書贈丁玲的詞,十分引人注目。上面的內容是這樣寫的:啟關狂喜,難記何年別,相看舊時,容態執手無言說,塞北山西久旅,所患惟消渴。不須愁絕,兔毫在握,賡續前書尚心熱。回思時越半紀,一語彌深切。那日文字因緣,註定今生轍。更憶錢塘午夜,共賞潮頭雪。景雲投轄,當時兒女,今亦盈顛見華發。

    1979年春,在外地漂泊了二十多年的丁玲夫婦,終於回到了北京。不久,他們就去拜訪了恩師葉聖陶,幾十年不通音訊了,大家在一起敘舊論今十分開心。丁玲夫婦走後,百感交集的葉聖陶夜不能寐,連夜填寫了一首《六么令》記述丁玲惠顧傾談的情景。後來,他又將此喜極之作工整地抄錄在宣紙上贈與丁玲。對於葉聖老這件詩書真跡,丁玲自然奉為至寶,鑲入鏡框掛於家中壁上。直到丁玲去世後,陳明才將它和丁玲的其他遺物,一起捐給了中國現代文學館。

    丁玲與葉聖陶的友誼長達半個多世紀。在文壇上葉聖陶獎掖後進發現培養新作者被廣為稱道。丁玲當年走上文壇也是他慧眼識才的結果。當時,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工作的葉聖陶正代鄭振鐸編輯《小說月報》,他在大堆來稿中發現了一篇名為《夢珂》的小說稿,儘管他還不知道這個叫丁玲的陌生人是男是女,但小說的清新氣息和作者的才華深深打動了他。1927年底《夢珂》登在了12月的《小說月報》的重要位置上。丁玲這個名字也第一次為人所知。接下來,他又相繼將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記》、《暑假中》、《阿毛姑娘》等新作登在《小說月報》的顯赫位置,引起文壇矚目。使丁玲更為感動的是,幾篇小說登載後,她又接到葉聖陶的信,說她已發表的幾篇小說可以出一本集子,並願就此事向開明書店交涉和推薦。在葉聖陶的努力下,丁玲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在黑暗中》1928年10月正式出版。

    1927年5月,葉聖陶搬到上海景雲裡,與魯迅、周建人、茅盾、馮雪峰為鄰。第二年,丁玲、胡也頻從北京到了上海,專門去景雲裡拜訪這位從未謀過面的恩師,葉聖陶鼓勵她說:「繼續寫吧,認真地寫。」葉老的《六么令》裡「景雲投轄」,說的就是這段往事。50多年後,當華發滿頭的丁玲再見年事已高的恩師仍滿懷感激地說,「要不是您發表我的小說,我也許就不會走這條路了。」

    晚年的丁玲曾多次去看望葉老,不管是壽辰還是生病住院,她總要送上真摯的問候和祝福。1986年丁玲因病去世,九旬高齡疾病纏身的葉聖陶還一筆一畫地寫了《悼丁玲》一文,述說懷念哀悼之情。

相關焦點

  • 1986年3月4日 丁玲逝世
    丁玲像丁玲是我國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文藝戰士,她的一生和中國人民的命運緊密相連。1930年,丁玲加入「左聯」。她創作的《韋護》《水》《母親》等作品,豐富了左翼革命文學創作,成為具有重大影響的左翼作家。國民黨反動派瘋狂鎮壓左翼文學運動,丁玲的伴侶和戰友、共產黨員胡也頻被殺害。面對嚴酷的白色恐怖,丁玲勇敢地出任「左聯」機關刊物《北鬥》的主編,並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反擊國民黨文化「圍剿」,發展革命文藝做了大量工作。為此,丁玲遭到國民黨特務綁架。
  • 【今日人物】3月4日,丁玲、吳大猷,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今日人物】3月4日,丁玲、吳大猷,那些出生和去世的名人大家 2020-03-04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丁玲丈夫陳明逝世,享年102歲
    據「左聯會址紀念館」微信公號刊登的訃告,著名作家、左聯盟員丁玲的丈夫陳明於2019年5月20日凌晨1:50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102歲。陳明,原名陳芝祥,於1917年農曆正月二十出生於江西鄱陽湖邊的小華村的一個地主家庭。他的祖父是一個德高望重的老紳士,有四個兒子。陳明的父親是次子,而陳明的大伯是長子,是家裡的頂梁柱,在北京的海關稅務司做事。
  • 沈從文幫過丁玲那麼多,丁後來為何不幫落難的沈,還要大罵他?
    1931年1月7日,在武漢大學任教的沈從文回到了上海,和好朋友丁玲、胡也頻重聚在了一起。他們三個人之間的友誼,早就在文壇引起了不小風波,並且夾雜著一點三角戀愛的色彩。作家李輝英曾在《記沈從文》中這樣描述道: 他們可以三人共眠一床,而不感到男女有別。他們可以共飲一碗豆汁,嚼上幾套燒餅、果子,而打發了一頓餐食。
  • 《我這三十年》牽出往事 丁玲與沈醉「冤家聚頭」
    1933年5月13日晚上,丁玲的愛人馮達9點多才回到家中。他的神色有些慌亂,不等丁玲問,就急忙告訴丁玲說,他們的住所可能被特務盯上了。  當天晚上,馮達去看兩位《真話報》通訊員,他在他們住室的窗下喊了兩聲,無人回答,卻看見屋子裡燈光搖晃,有雜亂的腳步聲,馮達感覺情況很可疑,急忙掉轉頭往回走。回到家門口用鑰匙開門時,他看見馬路對面影影綽綽有個人。
  • 陳明回憶妻子丁玲的艱難平反路
    陳明回憶說,看完通知,耄耋之年的丁玲說,現在我可以死了丁玲(1904~1986)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曾因《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榮獲史達林文學獎。1928年,丁玲憑藉《莎菲女士的日記》蜚聲文壇,上世紀30年代初加入「左聯」,後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丁玲被秘密逮捕,被國民黨特務軟禁,這成了糾纏丁玲一生的政治陰影。
  • 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龍實逝世,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享受副省(部)長級醫療待遇離休幹部龍實同志,因病於2016年11月16日逝世,享年99歲。
  • 1986年7月,掌權17年的黎筍去世,越南老百姓怎樣評價他?
    1986年7月10日,越黨一把手黎筍因為重病不治,在河內去世,終年79歲。自1969年胡志明逝世之後,黎筍擔任越南最高領導人長達17年。在他身後,留下了一個怎樣的越南?1975年抗美救國戰爭取得勝利,1976年國家實現南北統一,當時河內曾許諾要使人民穿得像發達國家的人民那樣漂亮,家家有電冰箱、洗衣機。
  • 1986年4月6日,年...
    1986年4月6日,年... 有時候,命運就是如此神奇。1986年4月6日,年... 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 2020-03-22 15:20 有時候,命運就是如此神奇。1986年4月6日,年僅19歲的朱塞佩-米納烏多在米蘭德比中替補登場,並在比賽尾聲階段攻入制勝一球。以這樣的方式斬獲意甲處子球,球迷們記住了這個年輕的藍黑身影。
  • 8月12日:現代著名作家、詩人朱自清逝世
    新華社北京8月11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8月12日  1848年8月12日,英國著名科學家、鐵路機車的主要發明者史蒂芬森逝世,終年67歲。  1941年8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和英國首相邱吉爾籤訂《大西洋憲章》,這是戰後大西洋共同體乃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創始文件。
  • 歷史上的今天: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
    周恩來逝世   周恩來,字翔宇。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1913年進天津南開中學學習。1917年留學日本。1919年回國。
  •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逝世
    1961年3月16日:陳賡在上海逝世   1926年3月16日,美國火箭研製的先驅者、科學家羅伯特·戈達德在美國成功發射了世界上第一枚液燃助推火箭
  • 1957年4月15日: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
    1921年4月15日,加拿大醫師班廷與貝斯特一同發現了胰島素。班廷後來在多倫多大學與麥克勞德合作,獲得治療糖尿病效果穩定的激素。他和麥克勞德兩人因發現胰島素而共獲192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將部分獎金分給貝斯特。班廷1941年2月21日在二戰一次執行任務時因飛機失事而遇難,享年50歲。  1957年4月15日,第一屆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在廣州舉行。
  • 1985年4月21日 電機製造專家褚應璜逝世
    1985年4月21日 電機製造專家褚應璜逝世2018-04-21 09:43 來源: 科普中國 1985年4月21日1985年4月21日,我國著名電機製造專家褚應璜逝世。褚應璜1908年3月出生於浙江嘉興,193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之後留校任教。
  • 3月26日:著名作家三毛出生
    1931年——美國電影導演、演員、詩人、音樂家和攝影師倫納德·尼莫伊出生。  1935年——巴勒斯坦溫和派領導人馬赫姆得·阿巴斯出生。  1943年——中國著名作家三毛(1943年3月26日- 1991年1月4日),出生於重慶,浙江省定海縣人,本名陳懋平。  1949年——日本著名高產推理小說家京極夏彥出生。
  • 風雨同舟榮辱與共 有一種友誼叫「馬恩」
    只有真正的友誼才能跨越時空、超越金錢和一切世俗的利益,才會地久天長。1844年,《德法年鑑》上同時刊載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恩格斯的觀點與馬克思不謀而合。馬克思感到自己終於找到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戰友。1844年8月28日,26歲的馬克思和比他小兩歲的恩格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館見面了。這是一次能夠改變歷史的會面。在接下來的10天裡,兩個人朝夕相處,傾心交談,從此開始了畢生的親密合作和偉大友誼。1845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去英國做了為期6周的考察。他們一起研究理論、考察工廠、走訪工人,不僅加深了友誼,更加深了思想上的共識!
  • 丁玲:拋棄發小暗戀老師,和兩個男人同居,為活命給叛徒生孩子
    束縛在身上幾千年的枷鎖被扯斷,在那個剛看到一絲曙光的年代,無數年輕女性都渴望一份激情澎湃的愛情,但愛情究竟是什麼樣子的,沒人能夠說得清楚。丁玲,原名蔣偉,1936年11月,是第一個到達延安的文人。但沒過幾年好日子,在丁玲4歲的時候家道開始衰敗下去,父親整天抽鴉片,花光了所有的家財之外還欠下了一屁股債,不久就病死了,母親走投無路只好帶著丁玲和不到一歲的弟弟回了娘家。在外婆家,丁玲和三舅家的表弟一起玩耍長大,關係很是不錯,家中長輩見了就讓兩個孩子定下了娃娃親。對於這樁婚事丁玲和母親起初並沒有反對,一個是青梅竹馬,再者也需要仰仗舅舅這邊生活。
  • 2017年2月4日是什麼節日 是農曆幾月幾
    導語:2017年2月4日是什麼節日呢?這天是世界癌症日,全世界每天都有患癌症去世的人,這個節日的設立是希望大家能夠共同抗癌,也呼籲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預防和治療。2017年2月4日是農曆幾月幾呢?今天萬年曆小編整理了有關的資料,大家快和小編去看看吧。
  • 4月19日:尚小雲逝世
    新華社北京4月18日電 歷史上的今天 4月19日  1775年4月19日,美國獨立戰爭爆發。這是拜倫的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1824年4月19日,英國著名詩人、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代表人物拜倫逝世,享年36歲。其代表作有自傳體詩《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傳奇諷刺詩《唐璜》等。  1882年4月19日,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逝世,享年73歲。達爾文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提出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學說。
  • 2002年5月24日 習仲勳同志逝世(組圖)
    1954年5月28日,習仲勳陪同毛澤東接見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代表。1985年4月20日,為祝賀《中國建設》總編輯伊斯雷爾·愛潑斯坦同志70壽辰和在華工作半個世紀,宋慶齡基金會1999年9月30日,江澤民、朱鎔基、習仲勳在慶祝建國50周年招待會上。1958年4月,周恩來與習仲勳在河南視察時,在飛機上研究三門峽水庫建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