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江門訊 記者饒新一、通訊員阿能攝影報導:「五一」黃金周前夕,記者接到開平市民報料稱:在開平市人民西路附近居民區貼有「冥婚介紹所」的宣傳單張,該「冥婚介紹所」位於開平市東郊南區的一棟住宅樓的地下,是專門為已經過世了的男女未婚亡人介紹對象的,一旦「婚介」成功,雙方亡者家屬要為亡者各支付「相親費」500元。
鬧市區掛大招牌攬客殤婚,也叫冥婚。是中國舊社會民間流傳的一種舊風俗。是指少男少女在訂婚後,未等迎娶過門就雙雙亡故。舊時代老人們認為,如果不替他們完婚,他們的鬼魂就會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要為他們舉行一個冥婚儀式,最後將他們葬在一起成為夫妻。也有部分少男少女還沒訂婚就夭折了,長輩們出於疼愛、想念兒女,認為生前沒能為他們擇偶,死後也要為他們完婚,以寄托在世人們的思念。但是在這種現象消失了60多年後的今天,開平市竟然有人重操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職業,在鬧市區又開張。
近日,記者探訪了這間「冥婚介紹所」。在開平市金鐘廣場附近繁華地段的東郊南區,遠遠便見到「冥婚介紹所」的大招牌。大街上人來人往,該店約有10平方米,店內擺設簡單,除了桌椅,就是供老闆消遣的電視機了,牆上沒有營業執照等相關證件,一位50歲左右、帶黑框眼鏡的中年男子在接待客人。當時有客人稱有位20多歲的女子剛去世,其父母欲為她配個剛去世而未婚男子作對象。記者看到店內那位中年男子打開了一個筆記本,開始登記「求婚者」資料。當時這個筆記本上大約記載有10個死者的資料了,包括姓名、地址、死因、親人聯繫方式等。老闆指著筆記本上的一個男子資料說:「這個男子25歲,因為車禍而亡,如果可以的話,可安排死者雙方的親人見面,一旦談妥,雙方要各繳500元作相親費。」
招牌被拆當事人不見據這位中年男子介紹,「婚介所」所經營的冥婚儀式繁多。首先要通過「婚介所」介紹,雙方家屬到「婚介所」過門戶帖,然後請批命師批命合婚,取得龍鳳帖。如果雙方同意,男方家屬還得給女方家屬送去定禮,女方在收到男方的定禮後在家門口焚化。如女方家人同意,女方還可陪送嫁妝,一般都是紙嫁妝,送至男方家後,可在「新郎」照片或牌位前陳列半天,送至附近廣場焚化。記者了解到,這家「冥婚介紹所」還可以受委託為雙方舉辦成婚儀式。
隨後,記者走訪了江門市精神文明辦公室。該辦公室主任稱,開平有人辦「冥婚介紹所」,他是首次聽說。他表態道,首先,如果介紹所沒有工商執照而進行營業,應予取締;其次,這是一種封建迷信活動,與我國所倡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背道而馳,為了淨化社會風氣,更加有必要取締。隨後,該主任向開平市有關部門通報了此事,開平市工商部門迅速行動,已把招牌拆下來,但當事人銷聲匿跡。
(Robby/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