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天津2月1日電(記者周潤健)「馬上有錢」「馬上有房」「馬上有一切」,在人們美好的新年祝福聲中,農曆馬年開始了。很多人都知道馬年是個閏年,有個「閏九月」。那麼,馬年為何是「閏九月」呢?天文專家解釋說,這是因為馬年農曆九月沒有「中氣」所致。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我國農曆規定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年12個月共354天或355天,比一個回歸年的天數少11天左右,3年下來,就少了1個多月。久之,就會出現時序和天時錯亂的怪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便採用增加「閏月」的辦法。
現行農曆置閏方法是「十九年七閏」,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因而,農曆的閏年就有13個月。
那麼,閏月是如何確定的呢?我國農曆的24節氣中,奇數為「節氣」,偶數為「中氣」。「節氣」和「中氣」交替出現,各15天。
根據規定,每一個普通的農曆月必須有一個節氣和一個中氣。凡是只有節氣而沒有中氣的月份就設為「閏月」,馬年的九月正是如此。當月只有九月十五日的「立冬」節氣,而中氣「小雪」落在下一個月的初一。由於馬年有了一個閏九月,所以馬年共計384天。
據了解,由於地球位於近日點及其運動速度的不同,冬季設置閏月的可能性很小,農曆三、四、五、六、七月,閏月設置較多。
翻閱日曆可見,下一個有閏月的農曆年份出現在2017年,為「閏六月」,而要想再碰上「閏九月」,則需要等到2109年。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