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數字金融成為應對疫情危機的「生命線」

2021-01-08 新華社

新華社聯合國8月26日電(記者王建剛)聯合國26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數字金融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導致的社會和經濟危機中凸顯特殊作用,成為國際社會應對疫情危機的一條「生命線」。

這份名為《公眾的資金:利用數位化為可持續的未來融資》的報告指出,數字金融在疫情中為全球提供大量生計救濟、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為就業提供保護,彰顯其在應對疫情方面的優勢。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報告視頻發布會上表示,數位技術正在使金融市場發生一場革命,「它能夠成為我們推進可持續發展融資的突破口」。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施泰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數字轉帳使政府能夠向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支持,眾籌平臺為醫療用品和緊急救濟調動資金,數字金融意味著小企業可以更快地獲得資金。他說,要使數位化成為助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真正力量,技術進步就必須與健全的政策相結合,讓金融系統能夠應對迫在眉睫的挑戰。

應邀參加發布會的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說:「全球實踐證明,數位技術和數字創新可以聚集微小的需求。數位技術讓金融以人為本,給更多人選擇,不僅實現人人受益,更重要的是推動人人參與並行動。」(完)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秘書長:經濟衰退或破紀錄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總部舉行視頻記者會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世界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同時也帶來了一場經濟危機和人道危機。高盛最新報告預計,下周四公布的初請失業金人數,將從本周的28.1萬,激增至225萬,美銀預測該數字可能達300萬。Robert W. Baird投資策略師Willie Delwiche評論稱,市場仍在試圖判斷疫情的經濟衝擊會有多糟糕,他認為整州實施封閉管理這種措施可能是「雪上加霜」的負面消息。
  • 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公布:RECP、應對數字經濟稅收挑戰藍圖文件等入選
    )提出稅務管理數位化轉型願景、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貿易協議、聯合國、世界銀行等四大國際組織的稅收合作平臺建立專門網站發布各國新冠肺炎疫情應對措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專門針對金融交易的轉讓定價指南、歐盟法院撤銷歐盟委員會關於蘋果公司向愛爾蘭補繳130億歐元稅款的裁定、俄羅斯個人所得稅實行2檔累進稅率。
  • 聯合國警告:2021年將是災難性的
    引起聯合國重視的是因為疫情、氣候等因素引起的另一場災難,糧食危機。在2021年,全世界將有很多國家地區的人們將會陷入吃不上飯的困境,這將是一場嚴重的人道主義災難。  聯合國鄭重警告  《今日俄羅斯》報導了來自世界糧食計劃署總幹事比斯利12月4日發出的警告,他在以討論疫情跟全球應對為主題的聯合國大會上表示,在明年會有2.7億人面臨糧食問題,可能會吃不上飯。
  • 從全球範圍看疫情對中國有哪些影響,如何應對?
    我們從全球背景總結了疫情對中國帶來的影響,包括中國受到的直接影響與全球對中國的反向衝擊兩個方面。及時採取應對危機的有效舉措,對中國經濟恢復與穩定增長、對維護中國的全球利益、對加強中國在全球體系的地位與影響均具有重要意義。全球範圍看疫情對中國造成的影響1.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核心地位面臨新一輪的挑戰。
  • 中國行業趨勢報告:2021年度特別報告
    汽車行業關鍵詞:回暖復甦、變革升級、格局重塑儘管年初以來的新冠疫情震蕩了整個汽車產業,但這些行業大勢依舊在2020年得以紛紛呈現。不同的是,由於疫情帶來的短期銷量與利潤影響以及終端需求的抑制與改變,部分產業變革趨勢發展腳步相對放緩,而與數位化、智能化等相關的趨勢在新冠疫情危機下加速發展。
  • ...是因為根據多個指標,美國當前的衰退遠甚於金融危機後的那幾年...
    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當時只有17%的美國人認為經濟形勢良好;②這一調查結果之所以令人感到震驚,是因為根據多個指標,美國當前的衰退遠甚於金融危機後的那幾年:更多人被裁員,失業率更高,經濟萎縮更嚴重,政府支出更多。一個重要因素影響到人們對於經濟的看法,即他們對美國政府的疫情應對的評價。那些認為美國抗疫不力的人也大都對經濟持負面看法。
  • 從話語危機到安全危機:機理與應對
    中國在近三十年來一直面臨來自西方世界的話語壓力,在國際輿論場中經常陷入不利境地,有時由於某個話題成為輿論焦點,遭遇話語危機,如「中國威脅論」「中國強硬論」「中國威脅南海航行自由」「中國威脅世界秩序」以及中美「修昔底德陷阱」等。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日益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中國亟須研究和應對話語壓力和話語危機。
  • 銀行大咖復盤2020不凡之年:數字經濟與普惠金融逆風前行
    中國電子銀行網訊 12月10日,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20銀行數字生態與普惠金融峰會暨第十六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在京成功舉辦。2020年,在全球疫情常態化的大環境下,數字經濟已成維繫社會運轉的重要支撐。銀行業既承載發展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也具有推動數位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自身需求。
  • 聯合國發出警告,2021年兩大災難或將席捲全球,美國也不例外
    在聯合國提到的兩大災難中,其中位於第一的仍舊是疫情問題。  從2020年以來,美國宣布破產的公司已經達到了500家以上,這樣的破產速度甚至超過了此前的金融危機。據專家預測,美國的經濟要想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未來十年都將難以做到。
  • 聯合國紀念2020年世界哲學日 鼓勵對新冠危機的哲學思考
    人民網聯合國11月20日電 (鄭思寧)11月19日是世界哲學日,今年的主題是:呼籲全世界共同反思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的意義,並強調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訴諸哲學思考,哲學思考能幫助應對當前的多重危機。
  • 後疫情時代我國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對策
    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使全球經濟發展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直接影響金融業及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目前我國國內疫情已得到很好的控制,但醫學專家也明確指出,新冠肺炎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新冠肺炎疫情將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這已成為共識。
  • 杭州編寫疫情應對心理健康口訣
    記者在今天下午召開的杭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七次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杭州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以後,為了向受影響人群提供心理健康服務,積極預防、減緩、減輕和儘量控制疫情的心理社會影響,市衛生健康委第一時間將心理危機幹預納入疫情防控整體部署,啟動了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幹預工作,專門制定下發了工作方案,組織編寫了
  • 新冠疫情國際日報(0204):新冠肺炎目前並非「全球性流行病」
    在國際社會有關各方的共同努力下,WHO2月4日每日疫情報告顯示,過去24小時為連續第3日未收到新增國家或地區報告發現確診感染病例;自日內瓦當地時間1月26日以來,中國境外每日新增確診病例連續第2日少於10例。
  • 高盛被指糧食危機罪魁禍首 大饑荒成金融彩票
    「金融投機推高了全球糧食價格,高盛是糧食危機的頭號罪魁禍首。」WDM表示。截至目前,糧食市場上公認最大的三大炒家為高盛、摩根史坦利和巴克萊。高盛對此的回應是,糧食價格上漲歸因於多種因素,主要是新興市場和日益壯大的中產階級越來越多地使用生物原料,造成了全球糧食短缺。而針對其投機行為是否影響到市場一事,高盛卻拒絕發表評論,並拒絕承認WDM報告的權威性。
  • G20領導人視頻峰會召開在即,抗疫情、穩經濟有...
    疫情之下,全球經濟受到較大衝擊,近期全球資本市場劇烈動蕩,不少經濟學者發出了全球金融危機的預警。 國際金融協會23日發布報告稱,美國和歐元區經濟已陷入衰退,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將出現負增長,第二季度繼續大幅萎縮,但到下半年將恢復經濟增長。報告預計,今年全年美國經濟將萎縮2.8%,歐元區經濟將萎縮4.7%。
  • 警惕全球疫情的尾部風險:新興市場動蕩對全球金融經濟的影響
    在我國取得控制疫情勝利後,歐洲和美國東部相繼成為疫情「震中」。疫情還在向縱深擴散,一些人口稠密、治理應對能力有限的經濟體很有可能迎來新一輪「大爆發」。根據傳染病動力學理論,SEIR模型被認為是預測流動性傳播的標準方法。
  • 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成大趨勢 中小銀行為何望而卻步?
    銀行已然成為數位化轉型的排頭兵,數位化改革的意識覺醒也終於從頭部企業延伸到了中小銀行。然而,對於中小銀行來說,實現數位化轉型並非一蹴而就。根據中小銀行網際網路金融(深圳)聯盟聯合金融壹帳通、金融科技50人論壇發布的《中小銀行金融科技發展研究報告(2020)》(下稱「《報告》」),中小銀行在發展金融科技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困境,如人才匱乏、組織體系滯後、數據治理能力薄弱等。
  • 走過75年的聯合國,有哪些「第一次」?
    81956年11月5日,聯合國大會第一次緊急特別會議召開,討論了蘇伊士運河危機問題,並決定建立第一個聯合國維和部隊——聯合國緊急部隊。91968年6月12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核不擴散條約》,並呼籲各國批准。
  • 四大風險齊聚,2021年可能是金融危機以來銀行最艱難的一年
    評級機構標普在最新報告中警告,對於全球銀行業來說,今年十分困難,但明年可能將更糟。2021年可能是全球金融危機餘波以來銀行經歷的最艱難一年。11月17日,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發布全球銀行業2021年展望,認為「對許多銀行系統而言,要到2023年甚至更久之後才能恢復到新冠疫情以前的水平」 。
  • 敦煌網王樹彤烏鎮發聲:數位化是應對危機最重要的工具和機會
    「數字賦能,共創未來」,本次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的主題,與王樹彤在此前各類國際場合中旗幟鮮明表達出來的主要觀點不謀而合。而中小企業和女性群體成為她關注及呼籲幫助的重點。「數位化是中小企業和女性應對困境最重要的工具和機會。」王樹彤表示。這也正在逐漸成為國際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