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幻影史上的一座豐碑,《星球大戰》系列在全球粉絲心目中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如今,這一段波瀾壯闊的影史經典,終於要在系列最新作品《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迎來大銀幕終章。
12月18日,作為「星戰」系列的第九部和最新三部曲的完結之作,《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開啟了中國市場的超前點映,瀟湘晨報觀影團也組織了成員參與了觀影。
但是,對於中國市場的開發,「星戰」系列一直處於一種有心無力的狀態中。過往幾部「星戰」系列在國內的口碑和票房也只能算是正常發揮。
中國影迷能否為「星戰」的情懷買單,只有市場的投票最客觀。
20日,《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上映。這次的大銀幕終章,似乎仍是一場實驗。
故事
迎來原力光明面和黑暗面的終極一役
2015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開啟「星戰」系列的新篇章。如今這個系列進入到了「天行者家族」傳奇故事的最終章節,更是被粉絲視為原力光明面和黑暗面的最後一役。
作為新三部曲的主角,出身「無名之輩」的蕾伊,經歷了搗毀弒星者基地、尋找天行者、星際逃亡的重重考驗,從拾荒者一步步成長為強大的原力使用者,也成為抵抗組織逆轉取勝的新希望。另一邊,漢·索羅和萊婭公主的兒子凱洛·倫,墮入黑暗世界,成為了第一軍團的全新領袖,妄圖一整個星系。
在《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兩人領銜的正邪終極對決成為電影的敘述主線。當兩人上演光劍廝殺時,觀影現場也不時有觀眾發出驚呼聲,「這場正面交鋒,應該是兩股勢力的正式交手,也是新三部曲的最終章戰場。」
《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在延續系列懷舊畫風的同時,視覺呈現效果可是一點也不客氣,無論是快速掃掠過的光劍、高速飛馳下的千年隼號,還有空中戰鬥的X翼戰機……電影中的每處視角細節,都讓人如同親歷見證遙遠的星系決戰。正如影迷的點評聲音,「最後的大決戰一打響,我都覺得不是坐在影院裡,更像是坐在一艘飛船裡,在參與這場戰鬥。」
評價
體系太龐大容易接受不良
觀看完《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的點映,瀟湘晨報觀影團成員各自表達了看法——情懷的感召固然在,回憶的浪潮也在不經意間襲來,但這個系列「水土不服」的毛病,似乎也難以治癒。
@主題
工整的好萊塢電影範本
不得不說,這一部「星戰」的收尾,是在一個十分安全保守的範圍內完成的,無論是貫徹始終的正邪對立,還是男女主角的人物經歷和最後的悔悟,都是工整的好萊塢電影範本。 ——風波浪(插畫設計)
從無名之輩成長為強大的原力使用者,女主角的成長軌跡就是草根逆襲的典範,男主角則是從絕地學徒墮入冷酷的黑暗深淵,這又是典型的反派定位,《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的主要人物經歷和故事搭建都很傳統,或者說有點保守吧。
———葛麗絲(餐飲管理)
@細節
總有些回憶擊中你的軟肋
「星戰家族」裡,我最喜歡的就是那些憨態可掬的機器人們,看著它們嘰裡咕嚕說話的感覺,就覺得特別呆萌討喜,這次「話嘮」C-3PO還玩起了煽情的戲碼,忽然有點小難過了。 ———欣蘭(文案策劃)
浩瀚星空中,一望無際的龐大戰隊衝著屏幕衝來,蕾伊與凱洛·倫在怒海驚濤的背景裡為了各自的陣營而戰,天行者、丘巴卡、千年隼號等「星戰」符號性質的人物和飛船出現時,一下子就陷入回憶裡。
———張丹琪(大學生)
@吐槽
總給人一些接受不良的感覺
對於「星戰」系列我了解不是很多,如果僅僅從一部科幻電影來看,拋開情懷的因素,我覺得劇情很俗套,而且刻意追求復古懷舊的技術和畫面,我也不是很喜歡。
——辰風(廣告宣傳)「星戰」系列電影在中國市場一直很尷尬,因為「星戰」系列架構的體系太龐大,整個系列的故事、人物都是串聯起來的。如果對它的世界觀不了解,看起來會很累,也會對電影內容接受不良。而且這個IP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比國外滯後很多,所以在中國市場一直有種「水土不服」的感覺。
——愛斯基摩(影院經營)
本報記者周詩浩長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