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進行河道水域治理。受訪者供圖
隨著上海市徐匯區河道水域、陸域整治工作持續推進,河道設施「家當」越來越多,管理要求越來越高。上海匯成(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匯勝水利公司積極探索科技賦能,運用新裝備,嘗試新方法,開展河道設施維修養護,適應長效管理養護工作新常態。養護信息化,公司自主研發「水務通」管理平臺,集巡查、維修、養護、上報等功能於一體,建立起養護部與養護一線的橋梁。經過幾年運行,系統積累了大量河道養護方面的一手資料,通過分析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對症下藥,根據不同季節調整養護班次,實現信息聯動;與市水利處水務網格化系統(河道管理養護)實現無縫銜接,使得「水務通」更加「通達」。
水域保潔方面,引入漂浮物自動清理船進行巡掃保潔,該船只有效作業範圍最寬可達35米,只需一人操作便可作業;汛期泵站放江後,以往清除浮泥需要2—3天時間,如今36小時後能夠基本清理乾淨,效率顯著提高。針對傳統水域保潔設備以柴、汽油為動力,易造成水域二次汙染和噪聲汙染的實際問題,公司配備18艘新能源保潔船代替傳統動力保潔船隻,實現中型水域保潔到運輸新能源全覆蓋,環保節約,且大大減少保潔工作對沿岸居民的影響,提升了居民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近年來,徐匯區河道水質全面消劣,河道保潔以及生態疏浚(將儲積在淤積物表層中的汙染營養物質移出水體,以改善水生態循環)成為長治久清的主要手段。然而生態疏浚工程對於中心城區而言,河道施工場地狹小、河道深度不足,傳統技術容易導致二次汙染,同時還伴隨挖機的巨大噪音。針對這一情況,公司運用「用於中心城區河道汙染底泥清除的處理系統及處理工藝」技術打造河道底泥疏浚系統,實現吸泥、儲運和脫水幹化等功能一體化,為中心城區河道底泥清淤開創新的思路和做法;引進兩臺生態清淤智慧機器人,通過遙控器控制它們在河道中靈活移動,清淤過程不直接接觸河底,不破壞河床和水生動植物生存環境。
生態清淤機器人,結合養護「四化」工作推進,公司還按照一河一表一圖一冊要求,對養護管理對象進行系統性的整理歸檔,開展全覆蓋、差別化、區塊化養護;制定並實行「長臂船+自動保潔船+人工打撈船」組合式保潔方案,最大限度保障河道水域保潔「零死角」;落實保潔船「亮牌上崗」和「時刻表」制度,打造「公交站」式保潔、「一河一站」隨時查崗,便於日常考核與市民監督。
「十四五」期間,公司將對照徐匯區「卓越徐匯、典範城區」發展目標和工作要求,提升自動化佔比,提升水質維護手段,提升信息化手段,以講求實效、誠信履約的工作態度,當好河湖養護「大管家」,護住底色、提升亮色,為打造上海徐匯「水名片」貢獻更大力量。
(來源:青年報記者:盧志良)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