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為大伙兒介紹一部相對熱度較低,但是迷之好看的另一部TVB宮鬥劇——《萬凰之王》
《萬凰之王》主要講述的是清朝道光年間,道光帝繼位後後宮明爭暗鬥的故事。
說到道光帝,史書記載道光帝在位期間一共冊立了4位皇后,《萬凰之王》就其孝慎、孝全、孝靜成皇后三位皇后為原型改編。
道光帝(陳錦鴻飾)在冊立佟佳沅宛(胡杏兒飾)為皇后時得知他兄長穆親王綿怡的遺孀鈕祜祿伊蘭(宣萱飾)將被生殉,道光與綿怡,伊蘭均是兒時玩伴且道光思慕伊蘭已久。聞知此事,他力排萬難立伊蘭為全妃,救得其性命。卻因此引起了以太后(黃淑儀飾)和皇后沅宛為首的後宮不滿。
為保住萬凰之王的地位,沅宛不惜使勁手段,心狠手辣出手加害全妃。然而儘管皇后與全妃一直針鋒相對,但當兩人皆身懷龍種之時,皇后卻變得心軟,為救全妃而流產。在其母親的策劃下,皇后並未將這一消息告知道光,而是想到向昔日情人瑞親王綿忻(陳山聰飾)借種,如願後重回後宮。此前,原本為皇后安插進全妃身邊的小宮女彩藍(胡定欣飾)【奈奈覺得全劇就她最壞!!】使手段,如願成為靜貴人。(就是歷史上的孝靜成皇后,這裡改動較大)全妃和皇后都如願生下皇子,不料被揭破乃是殺死道光帝親生母親的太后,與道光心生間隙,決定讓自己的親生兒子瑞親王綿忻造反登上皇位,她利用靜貴人使道光染上鴉片,沉淪毒癮。
在這一番明爭暗鬥中,我們的女主角全妃伊蘭從與世無爭逐漸推上權利的頂峰,為成為萬凰之王,她變得越來越心狠手辣,冷酷無情。
看到這大家是不是覺得,誒?怎麼和甄嬛傳那麼像,都是小白兔女主身處後宮漩渦,身不由己被逼無奈不得不黑化,誓要仇人血債血償的故事?其實說實話,宮鬥劇嘛,都是差不多的套路。
TVB的宮鬥劇就要緊的就是劇情,《宮心計》也很好看,和《萬凰之王》一樣,相較劇情就不及《金枝欲孽》因而不致被人推為經典。
奈奈起初看《萬凰之王》時,被演員「血盆大口「似的大濃妝嚇得夠嗆,不合規制的禮儀,個別令人吐槽的邏輯,當然還有女主些微的主角光環,誇張奢華的後景和服飾,裝飾的金碧輝煌倒是沿用了《宮心計》的一貫風格。
你要當它是考究的歷史劇或者正劇來看,那肯定不合格的,但是當做八點檔劇來看,奈奈絕對敢保證肯定比現下的XXXX、XXXX、XX劇有看點的多。
看點一:演技
說到女主宣萱,相信喜歡看TVB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當年的TVB當家花旦,在一幹TVB演技股中,她無疑是這部劇最大的閃光點。無論是初入宮門溫婉的全妃,還是被道光感動得以伉儷情深的全皇貴妃,還是最後變得心狠手辣的全皇后。
宣萱用眼神和妝容(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妝容,奈奈發現一旦女主黑化以後妝是越來越濃,眉峰是越來越凌厲,可能這比較能顯示出「我是壞人」。恩,沒錯!)為我們展現了伊蘭的掙扎和心計。
儘管宣萱此時已經40有餘,狀態已不再是巔峰,(脖子上的皺紋還有皮膚鬆弛好明顯啊,那麼濃的妝都遮不住),但她依然用演技徵服了我。這才是我心中的宣萱,那個演的王寶釧是什麼鬼?
而雙女主的另一位胡杏兒。儘管皇后在前半部分是惡人擔當,但奈奈實在無法討厭她。慎皇后母儀天下的威儀,以及為維護自己萬凰之王的地位所施手段的陰鷙,以及她初為人母時對全皇貴妃的心軟,對道光的深情,被廢為妃後的了卻欲望,明白自己的真心,還有與瑞親王的愛恨糾葛,無不令人動容。
胡杏兒還憑藉此劇拿到了視後,(儘管我覺得嚴格來說皇后應該是女二)沅宛和綿忻這一對賺到了多少人的心啊,呼聲直超男女主。
至於本劇的其他演員,大伙兒都知道啦,TVB的配角演員看過來看過去都是那些熟面孔,演技自不必說。這裡特別提提女三靜貴人(胡定欣)。
演了那麼多年的女配,還有壞女人,終於熬出頭的胡定欣,在這劇裡實在是太可惡了!
奈奈對壞女人的接受度還是蠻高的,但是看見劇裡她利用崔嬤嬤替死之後,在其苦苦哀求想見親生女兒之際(她開始冒認崔嬤嬤的女兒,才使其頂罪),怕事情敗露,勒死了崔嬤嬤。她當時面部表情的扭曲猙獰著實讓我嚇了一跳,是的,她不再是你們的婠婠了!
看點二:劇情
沒錯,最大的看點絕對是劇情。主要圍繞著慎皇后、道光、全皇貴妃、瑞親王四者的四角戀展開,瑞親王的人設和《甄嬛傳》裡的果郡王差不多,不同的是瑞親王為皇后反了,果郡王被遣送了。
但是,他們四人的身份是這樣滴,道光和瑞親王是兄弟,全皇貴妃是道光、瑞親王的大嫂,慎皇后是瑞親王的二嫂。
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部劇的感情線就是一出二哥愛大嫂,三弟愛二嫂的故事啊!
超狗血的叔嫂戀,關鍵還在於二嫂向小叔子借種生了兒子!
《萬凰之王》可以叫《我的禁忌之戀——和小叔子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不過瑞親王這個男二,人設太討喜,絕對是大家喜歡的男二類型。
光是感情線自然是不夠滴,你想啊,她們在這裡爭萬凰之王。上一代萬凰之王是能坐以待斃咩?肯定要給自己多多加點戲份啊!於是乎,太后粉墨登場了。
誰會想到太后居然還是最終的大BOSS,還要效法魏蜀吳,在後宮扶持個靜貴人來個三足鼎立之勢。可她咋就沒想到三分天下會使戰火更加連天不休麼?最終弄得個人勢兩空。
只嘆那玉宇瓊樓燈火輝煌,卻囚盡天下多情子,可笑廟堂煌煌處,欲將良知付權勢,換得半分薄情郎。
儘管它不竭盡細緻,但絕對是值得一看的好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