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分割與黃金矩形構圖
黃金矩形是指通過黃金分割所建構的特殊矩形,長寬比為1.618:1的矩形
為了簡便起見,我們通常將此長寬比簡化為1.6:1,即8:5。
黃金螺旋構圖
黃金矩形的另一個特點是可以用黃金比例不斷地再次分割,這便是黃金矩形、黃金比例的神奇之處(1.618也是一個神奇的數字)。用弧線將不斷分割的黃金矩形的分割點連接起來,便會形成一個黃金螺旋,而黃金螺旋的終點便是視覺的焦點,也是構圖時拍攝對象應所處的位置。如右圖所示,經過八次的黃金分割,終點處便可以用來放置拍攝對象。
黃金三角構圖
黃金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因為腰長與底長的比值等於黃金比例而得名。
在構圖時,為了適用於各種畫幅,我們有一個比較簡便而快速的分割方式。先畫一個對角線,然後從另一個角畫一條與對角線垂直的線,兩條線的交匯點與黃金螺旋的終點會很接近。在構圖時可以將拍攝對象放在這個交匯點處。
井字構圖
字構圖是將畫面的長、寬分成三等分,於是在畫面中便有了4個交匯點。在構圖時,可以根據場景中的具體的情況,將拍攝對象放在這4個交匯點中的一點,這樣同樣可以符合美學比例的概念,也會讓拍攝對象成為畫面中的焦點。
利用井字構圖法可以讓畫面看上去更活潑一些。
新井字構圖
新井字構圖則是為了追求更活潑生動的畫面安排。同樣是將長、寬都分成三份,畫面中也同樣有4個交匯點,但是這4個交匯點會更靠近邊緣一點。這是因為井字構圖與黃金構圖相比,其交匯點有點靠中間了,因此將長、寬三分之後再讓交匯點在往外靠一些,就會更接近黃金比例了。
三分構圖
三分構圖建立在井字構圖上,將畫面水平分成三份或垂直分成三份。以水平方向來說,地景可以佔一份,水平線以上佔兩份,也可以反過來。此外,還可以用來區分前、中、後景三個部分。
三分構圖是最基本的構圖形式,拍攝時可以以此為基礎,然後再去確定拍攝對象和畫面焦點的位置。
中心構圖
許多新手在一開始拍攝人像時,總習慣於將人物居中。沒有任何目的和構圖理由的居中,通常會讓畫面顯得呆板且沒有變化。因此這種居中人像的構圖法,有時也常被稱為中心構圖法。
拍攝對象集中的中心構圖法可能會讓畫面顯得很呆板,但是他同時也強迫觀者一開始就將注意力集中在拍攝對象身上。
中央對稱構圖
中央對稱構圖時,也會使拍攝對象居中,但採用這種方式構圖的前提是場景中有左右對稱的元素。在這種情況下將拍攝對象居中,有其形式美學的意義存在,這與中心構圖法是不一樣的。
因此拍攝帶景人像時,要將拍攝對象放在什麼位置,還需要根據場景進行判斷,不一定必須採用井字構圖或中央構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