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秋初,和往常一樣,宋志強家裡聚集了六七個村民,大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當地產的葛仙茶。客廳內的空調送來絲絲涼氣,64寸的大彩電播放著電視劇,一牆之隔的廚房裡電磁爐上正煲著湯、香氣撲鼻,庭院裡三臺電動車正在充電……這一愜意的生活畫面在江西藍田村隨處可見。
品味著幸福的滋味,村民們直言今天的好日子離不開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近日,江西省鷹潭市餘江區平定鄉藍田村的村民們聯名給國家電網公司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謝信,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感謝國家電網的大力支持,村民們說:「(藍田村)家家戶戶實現了電氣化」「有了電做保障,我們在致富路上更有底氣了!」
藍田村家家戶戶實現了電氣化
「藍田坂」變身秀美鄉村
藍田村位於江西龍虎山信江末端白塔河畔。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藍田村因為血吸蟲災害,成了「窮不過藍田坂,填飽肚子靠要飯」「有女不嫁藍田郎」的「瘟神村」。當地發揚「戰天鬥地、敢為人先,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血防精神,在全國率先消滅了血吸蟲病,並奪得全國血防第一面紅旗。1958年6月30日,毛澤東主席聞訊,欣然命筆寫下《七律二首·送瘟神》。
送走「瘟神」,迎來新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藍田的村民們開啟了建設美好家園的新徵程。2015年,作為全國宅基地改革試點村,藍田村迎來脫胎換骨的嬗變,逐漸發展成一個集旅遊觀光、休閒娛樂、文化教育於一體的血防文化特色村,被江西省授予「江西十大秀美鄉村」等稱號。
國網江西電力員工實施農網升級改造工程,架設10千伏藍田宋家2號線。
與藍田村宅基地改革結伴而行的有村裡用電設施、用電水平的逐年上臺階。「宅改前,藍田宋家僅有一臺50千伏安變壓器,細小的裸露線,供電線路又長,電壓極低。才幾年功夫,現在電力線路建到了合作社基地,村變壓器增加到了3臺總容量1200千伏安,家家戶戶實現了電氣化。」村理事長宋志強感慨用電變化大。2018年6月29日,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在藍田宋家考察新農村建設時指出,藍田村的電網建設得很好。
藍田村的用電水平如今怎麼樣?從空調就看得出。2015年,空調在藍田宋家還是稀罕物,只有一戶常年在外做生意的村民安置了空調。2020年8月,全村家庭共安裝了382臺空調,戶均2.2臺。戶均容量達到5千伏安以上,增加4.6千伏安以上。藍田村年用電量由2015年5萬千瓦時增長到現在的70多萬千瓦時,戶均用電量由2015年284千瓦時達到如今的4100千瓦時。
村民宋活美說,2015年以前,他家全部家用電器就三個燈泡,每個月電費也就幾塊錢。如今他家已開設8間民宿,空調成每間房的標配,年收入超過7萬元。
讓贛鄱大地人民群眾「用好電」
藍田村的「改頭換面」,是江西農網改造升級的一個縮影。在贛鄱大地,類似藍田村的幸福故事數不勝數。電力發展給當地村民生產生活帶來了實實在在看得見的實惠,實現了由「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
「十三五」以來,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統一部署,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持續優化完善農網結構,提高戶均配變容量,促進農村生產消費換代升級,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通過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江西農網設備水平、供電可靠率、電壓合格率持續提升,為滿足農民生產生活用電需求和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截至2019年底,江西省農村地區電網供電能力及供電可靠性得到顯著增強,農網「兩率一戶」指標提前一年達到國家提出的發展目標要求。
國網餘江區供電公司員工對藍田村黨員示範臺區進行檢測。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江西農網基礎差、底子薄,歷史欠帳多。國網江西電力在經營壓力巨大的情況下,堅持民生為本,在2016-2019年累計投資193.62億元進行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其中,高質量完成了62個縣(區)3126個自然村「村村通動力電」項目、95個縣3270個小城鎮(中心村)建設改造工作,以及5個國家級和3個省級小康示範縣配網工程建設任務。
為了把每一分錢用在刀刃上,國網江西電力堅持問題導向和市場導向,摸請家底,精準立項、精準改造,避免重複建設。以示範臺區先行,因地制宜,結合典型設計和地域環境、特色、氣候等因素,推行配電網差異化設計建設,提升工程建設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一系列舉措的落地,讓農網改造升級的紅利得到充分釋放。
用電質量提升了「幸福指數」
電足了,勤勞的藍田村人大膽試、創新幹,大力實施綜合種養新模式,建成500畝高效稻蝦養殖基地、300餘畝觀光蓮藕池、39戶民宿、13家農家樂和多個紅色旅遊景點,全村集體經濟突破兩千萬元。如今鄉親們的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越過越紅火。
「現在供電有保障,我們可以發展多種產業,抽水灌溉用電不用愁,僅稻田養蝦一樣,2019年增加收入近100萬元。」宋志強驕傲地說。
不僅僅是藍田村,在江西各地,農網改造有力支持了脫貧攻堅。國網江西電力在投資、項目、政策等多方面向貧困地區傾斜,2016-2019年投資了56.36億元用於國家級貧困縣的電網改造。
「村變壓器由原來的5臺增至8臺,容量達1200千伏安,電穩定之後,可以確保茶葉加工設備正常運轉,村裡30餘家加工大戶,加上茶廠,最高一天可以加工5000多斤鮮葉,再也不用跑到圩鎮賣鮮葉,在村裡就能賣出好價錢。」吉安遂川縣湯湖鎮南屏村王甫桂黨支部書記說。作為貧困縣裡的貧困村,依託電力發展,南屏村走出了一條「電茶旅」結合的新路,於去年順利脫貧退出。至2020年5月,江西25個革命老區貧困縣全部摘帽,基本擺脫區域性整體貧困。
國網餘江區供電公司共產黨員服務隊隊員服務藍田村安全用電。
農網改造升級惠及贛南革命老區人民。「從抽水灌溉到摘果入庫,這一片臍橙樹,樣樣離不開電,現在根本不用擔心電的事。」贛州瑞金市雲石山鄉田村楊人強說。截止到2019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累計有72.6萬戶用戶告別了「低電壓」,用上了「放心電」。公用10千伏線路、配變容量較2015年分別增長32.8%、58.9%,村民用電質量明顯改善,幸福指數大大提升。
農村電網更好了,還明顯拉動了農民消費升級,釋放了廣大農村用電需求。數據顯示,2019年江西全社會用電量、居民生活用電量和居民人均生活用電量較2015年分別增長了41.25%、80.57%和69%。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站在新的起點上,國網江西電力將持續建設運營好農村電網,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脫貧攻堅,在贛鄱大地上不斷續寫「人民電業為人民」的新詩篇。
信息來源:國網宣傳部,國網江西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