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07:3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丁珊 通訊員 王勝強 餘浩宇
2018年,在一次訓練中,譚斌(左一)在傳授裝甲車駕駛經驗。 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供圖
在陸軍第72集團軍某旅裝甲駕駛員、一等功臣譚斌的床頭儲物櫃裡,靜靜躺著三封信。一封是寫給連隊黨支部的決心書,一封是寫給父母的家書,還有一封是寫給妻兒等親人的遺書。
這三封信,是去年7月4日夜裡,譚斌將自己關在學習室整整4個小時熬夜寫出的。數日之後,一場大規模對抗演習打響。由於任務艱巨、風險未知,演習前夕,戰士們留下三封信交給連隊。
三封信裡,三種品質力透紙背——決心書裡,是敢於衝鋒的擔當;家書裡,是保家衛國的精神;遺書裡,是對生命無限的熱愛。一年多後,書信落款的指印,依然飽滿鮮紅。前不久,這三封信重新回到譚斌手中,其間蘊含的精神力量時刻鼓舞著他在強軍路上砥礪前行。
決心書
——一份敢於衝鋒的擔當
譚斌寫給連隊黨支部的決心書是三封信中最短的,但字字重若千鈞:「作為軍人,完成上級賦予的任務是神聖使命!」「只要祖國需要、人民需要,必定義不容辭、敢於亮劍!」字句之間,飽含著他敢於衝鋒的擔當。
決心,往往指向行動,能在危急時刻迸發出強大能量。
數天後的凌晨,演習在東海某海域打響,百餘輛戰車向岸灘發起進攻。不料,一輛兩棲步戰車突發故障滲水傾斜,面臨車毀人亡的風險。「讓我上!」譚斌臨危請戰,躍入海、爬戰車,解除危險、恢復動力,駕駛戰車重回戰鬥序列。緊張的180分鐘,譚斌精準完成近70項生死攸關的操作,但他卻因吸入廢氣過多、力氣耗盡而被送往醫院重症監護室。去年9月,集團軍黨委給譚斌榮記一等功。
事後,人們問他怕不怕?譚斌鄭重地說:「滿腦子都是『任務』二字,根本來不及害怕。」
熟悉譚斌的人知道,任務面前不怕犧牲、敢於衝鋒是他的一貫作風,更是忠誠底色。在戰場更在平時,他總在關鍵時刻喊出「讓我上!」
去年4月,一次水上駕駛訓練時,一臺裝甲車失去動力、順流而下。當時江面船隻眾多,能見度不足50米,隨時可能發生碰撞。譚斌二話沒說,跳入冰冷刺骨的江中,冒著大雨固定牽引繩、實施拖救。2個多小時後,戰車搶救成功,譚斌卻被凍得嘴唇發紫。
危急時刻挺身而出,靠的是什麼?譚斌所在旅副旅長王偉認為,一靠過硬本領,二靠血性膽氣,這兩點在譚斌身上完美統一。與戰車打交道15年來,他在數十次實戰化訓練攻關中擔任關鍵崗位,成功處置各類險情十餘次,是公認的全旅「裝甲裝備特情處置專家」。
家書
——一種保家衛國的精神
第二封信,譚斌寫給父母。寫家書時,當兵那天的情景歷歷在目。2005年12月,16歲的譚斌從湖南省寧鄉縣應徵入伍。出發時,天氣異常陰冷。母親冒雨送他,臉上淚痕未乾。
「這些年沒有在膝前盡孝,我很遺憾,既然參軍報國,就要走到底。」譚斌寫道。譚斌立志建功沙場、保家衛國,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戰車。
譚斌不過31歲,卻比同齡人更顯老:皮膚黝黑粗糙,那是海訓場上的海風吹出來的;手上起著厚厚的老繭,那是在十多年的駕駛崗位上磨出來的。他愛鑽研,筆記本記得密、翻得舊;他不服輸,遇到問題一追到底,不解決不罷休。車場門崗哨兵對他印象深刻:「這名四級軍士長來得最多、走得最晚,總是眉頭緊蹙,邊走邊像在思考什麼維修難題。」
一天晚飯時,譚斌接到消息:一輛戰車打不著火。他含著半個饅頭就跑到車場,對著故障說明書反覆排查。第二天清晨,駕駛員們發現,譚斌靠在車旁睡著了,臉上、手上沾滿機油。為解決故障,他在車場守了整整一夜。
有人不解,忍不住問他:「你為什麼這麼拼?」譚斌認真地答道:「只有平時把裝備研究透徹、把維修本領練到位,上了戰場才能打贏!」
一切為了實戰、為了保家衛國,譚斌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一次訓練,車內溫度較高,一名戰士私自卸了戰鬥裝備。一向和藹的譚斌臉色一黑:「訓練場就是戰場,萬一突發緊急情況怎麼辦?」還有一次保障通信考核時,譚斌的頭被駕駛艙蓋砸到,滿頭鮮血,他卻堅持考完試再去醫院:「打仗時可不能暫停。」
把時間給了訓練場,總會少了陪家人的時間。「我想陪父親去看看祖國山水,陪兒子去趟動物園。」說到這,譚斌眼裡分明有遺憾。一年中,譚斌和戰車在一起的日子超過300天。相反,當兵15年,他回家的次數只有12次。
究竟值不值?譚斌已在家書中回答:「兒子更是一名軍人、一名黨員。參軍入伍就是保家衛國,軍人戰場殺敵是使命擔當,戰死沙場更是至高榮譽。」
遺書
——一腔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第三封信,譚斌寫給妻兒等親人。當時,譚斌的孩子即將出生,馬上要當父親的他,心中有牽掛。
遺書,是三封信中,譚斌最難以下筆的——他寫了整整3個小時、幾度哽咽。明明是遺書,筆尖流淌的卻是對生活的熱愛、對新生命的期待——「此生最大的遺憾是不能親眼看你出生,不能陪伴你成長。還有機會的話,讓爸爸抱抱你、親親你!」
這個經多次手術好不容易懷上的新生命來之不易。由於妻子的預產期撞上演習任務,譚斌無法陪伴妻兒,這讓他內心備受煎熬。他將對妻子的愧疚寫進遺書:「不要悲傷,你是光榮的軍嫂,此生虧欠你太多。」他將對孩子無限的愛與期盼寫進遺書:「孩子名字就叫家民,長大以後要為國家為人民,願他秉承父志,參軍報國。」
熱愛自己「小家庭」的譚斌,更有著對人民群眾的大愛。今年7月,我國南方多地遭受強降雨,百姓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7月15日,譚斌本已請好假回老家。得知部隊已連夜馳援江西,他焦急萬分:「江西告急,我哪有心情休假!」他將回家的車票換成去江西最快的車票,當天下午就出現在搶險堤壩上。這一次,他又錯過了孩子一周歲生日。
讀完三封信,譚斌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答案已經明了。對國家,有捨生忘死的義;對人民,有無比赤誠的心;對親人,有著至深至柔的情。這就是譚斌,一個新時代的好戰士。
16064334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