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漢語成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語言文化之一,而成語的存在為漢語增添了一絲精彩,簡短精闢易記易用,比如濫竽充數,畫蛇添足,自相矛盾等,看起來解釋麻煩,但是只要你會使用就很方便,多學點成語,對我們都有好處,小編今天給大家找了幾道猜成語圖,激活腦力還有趣,快來猜一猜吧!
第一張圖:用口袋裝螢火蟲,照著讀書。形容家境貧寒,勤苦讀書。出自《晉書·車胤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小女孩對著袋子讀書,謎底到底是什麼呢?
第二張圖:竹寧折不屈,梅傲然挺立,松四季長春。出自宋·林景熙《五雲梅舍記》:「即其居累土為山,種梅百本,與喬松修篁為歲寒友。」事例:花松隱映竹交加,千樹玉梨花。好個~,更堪紅白山茶。(元·白樸《朝中措》)
第三張圖:投足:踏腳。一抬手一踏腳。形容輕而易舉,毫不費力。語出: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如有力者,哀其窮而運轉之,蓋一舉手一投足之勞也。」近義詞:輕而易舉易如反掌,這張圖難倒了很多人,謎底是什麼呢?
第四張圖:語意上是「鳥的叫聲和蟬的鳴聲,一般用來反襯形容環境的靜
第五張圖:遜:謙讓,恭順,有禮貌。全句意為指某人說話態度傲慢粗暴無禮,言語不客氣,出自:《三國志·魏書·張郃傳》:「郃快軍敗,出言不遜。」事例:八歲縱筆成文,本郡舉他神童,起送至京。因~,衝突了試官,打落下去。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卷三十一
第六張圖:作戰中彈藥用完了,糧食也斷絕了。指無法繼續作戰的危險處境。出自: 宋·楊萬裡《鈐轄趙公墓志銘》:「公挺身與兵,屢捷。七年,糧盡援絕,勢不能復支,遂率所部數千人南歸。」這張圖還是比較難的,很多人都沒有猜出謎底,到底是什麼呢?
你全部都猜出答案來了嗎?記得把答案留在評論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