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性婚姻的結局,只有一種,不是你想的那樣

2021-01-08 叄叄情話

文/叄叄

玉蓮

婚姻是什麼?

不管是藝術還是生活,這都是一個亙古的話題。

愛情,分手一個人說了算;婚姻,過日子、離婚,兩個人說了都不算。

復旦女教授沈奕斐在她的婚姻專欄中,做了問卷調查,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認為,愛情和婚姻是兩回事,愛情只要喜歡和願意就可以在一起,可婚姻,不僅僅涉及感情,還有雙方家庭、經濟、工作、未來發展,愛情是和一個人,婚姻是和一群人。

所以,不管是藝術還是生活,都在探索婚姻的一種至善至美,試圖在豐滿和骨幹之間搭起一座互通的橋梁,藝術用盡了筆墨,生活用盡了真實的心酸和血淚。

婚姻的至善至美是什麼呢?

不單單因為愛情攜手走進婚姻,更要在婚姻裡把愛情進行到底,愛情和婚姻能夠做到做高度的完美的融合。

換言之,愛情和婚姻是一回事,讓這兩件事重合成一件事的部分越大,比重越高,就越幸福。

幸福又是什麼?

是指一個人發自肺腑的一種感覺:快樂的、溫暖的、舒適的、溫馨的、甜蜜的、眷戀的,從身體到心靈都有種歸屬感,踏實的,心安的。

這種美好如一股涓涓細流,清澈而甘甜,既可滴水成冰,也可洶湧成海;既可滋潤皸裂,也可滌蕩汙濁;既可所向披靡,也可笑如春風,陪我們走過坡坡坎坎,和人生所有的春夏秋冬,渡我們到彼岸。

幸福著的人,三裡外均能感受到他的快樂,再深的黑夜也能看見他眼裡盛滿的小星星,這就是婚姻的至善至美,人人嚮往。

所以,對幸福婚姻的追求又回到人性的高度,只有身處其中兩個人快樂與否才是衡量婚姻好壞、質量高低唯一的標準。

只要你快樂,沒有愛情的婚姻無可厚非,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初做女人後玉蓮的甜蜜

而人性的內核是欲望,欲望的高低決定了一個人快樂的程度。欲望越多,索取越多,什麼都想要,最終兩手空空。欲望低的人,一直沉潛在一個低洼處,幸福指數反而高,更容易滿足,一生平安順遂。

讀到這裡時,捫心自問,你快樂嗎?

如果不快樂,追根溯源,讓我們看看什麼是愛情。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說,愛情有三大基本要素:激情、親密和承諾。

激情是一種渴慕與對方結合的心態,相互有性的吸引。

親密是在情緣中能心心相印,靈犀相通的因素,是為對方著想,看重對方,了解對方,相互分享,相互支持的感受與心態。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激情理解為性愛之戀,親密其實就是精神之戀。

性愛和精神愛相輔相成,若沒有真正的精神愛,激情不能持久,其滿足亦是短暫。

承諾就是對彼此的忠誠,如果沒有前兩項,承諾就沒有存在的意義。

一份完美而持久的愛情三元素互為支撐,缺一不可,代表激情的性愛被放在了首位。

完美的愛情是婚姻最牢靠的基石,可我們在追求完美的路上總是前赴後繼、披荊斬棘般的慘烈,愛情走進婚姻,被雞零狗碎的生活瓦解得四分五裂。

婚姻有三品:有性有愛,上品;有性無愛,中品;無性無愛,下品。

讓我們看看網友們內心最真實的吐露:

自從二胎後,我們也過上了無性的婚姻。他有需要,我不想要,每次都吵架,不知道為什麼他一碰我,我就煩,厭惡!他總說我有病,說我不是女人。難道沒有了性,婚姻就無法活下去嗎?女人一旦全部心思放小孩身上,哪還有精力過性生活!我也是喪偶式婚姻,現在是活活的把一朵豔麗的花朵給熬謝了,這就是中國女人的悲哀。我就是無性婚姻,已好多年了,別人眼中的好家庭,真正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無法言說!我也是無性、無愛的婚姻,我想離婚,可是就怕父母知道了接受不了,對孩子有影響,離了婚,至少就是單身了,精神是自由的。我家無性也無精神陪伴,外孫不在家時,我從早到晚都一人,他也無電話信息,他無下班時間,應酬多,不需女人,有同性傾向,我現在才徹底搞清楚,年輕時未有決心離,現在也沒決心,糊著家庭。無情無愛無性,三無婚姻,只是為了孩子,勉強做個室友。真正的愛情,是性與愛的高度融合,從而抵達婚姻的最高境界,這是每個人都想抵達的彼岸,但塵世中有幾人能擁有呢?這就是我們塵世中婚姻的真面目,大多數是無性無愛的喪偶式婚姻,結婚若干年後,完美的詮釋了男女之間最純潔的友誼,為了孩子、面子,完全丟失了裡子,離快樂那麼遙遠。

每一條訴說,就是一本血淚史,每一樁沒有幸福感可言的婚姻,都埋葬著兩隻孤獨的靈魂,在痛苦中奔突,在吶喊中呻吟,在歲月中苦熬,蒼老了容顏,磨滅了心志,消弭了夢想,得過且過,行屍走肉,有時候,人的一輩子,就這樣結束了。

所以,無性婚姻只有一種結局,壓抑人性,沒有快樂,受幾千年儒家教育的國人,在道德枷鎖的重壓下,泯滅心底最初的欲望。

有一條留言有刺目的悲催:

有愛無性的婚姻快四十年了,想想這個家,想想老婆對我的好,我也就不想那麼多了,也不想傷害這個愛我的女人,沒有就沒有吧,我自己解決。男性可以自己解決,那婚姻中壓抑的女性呢?

現實生活中,這種婚姻的最高境界很難到達,事實上,要成為性與情高度融合的靈魂伴侶,更多只能突破婚姻的邊界。再崇高的精神境界也難以抵制欲望之火的蔓延,欲望就是火焰山,硬闖是過不去的,唯有借扇熄滅,因為靠自己無論如何也滅不了的。誠如這兩位網友所說,純粹靠精神愛來維持婚姻的完美是掩耳盜鈴的故事,性不是婚姻的錦上添花,而是婚姻幸福與否的關鍵。

一段婚姻幸福與否,可以完全具像到他們臥室內的那張床,分被、分床、分房的夫妻是不可能琴瑟和鳴的,真正的琴瑟和鳴是床頭吵架床尾合,彼此成為對方的天,那才是真正的幸福。

由李平易短篇小說《巨硯》改編的電影《硯床》,就落點於床,深刻闡述了性在婚姻中核心的存在,有愛無性,有性無愛的婚姻都是一種殘缺,在外力的觸碰下,瞬間摧枯拉朽,孜孜以求的精神愛顯得那麼不堪一擊。

《硯床》1995年上映,是中國建國以來,第一部被好萊塢購買的國產電影。

電影一開始的鏡頭,便是門一打開,一張烏黑的硯床在暮氣沉沉中泛著光亮,硯床在劇中是無價之寶,就像它在我們的婚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也許,這就是導演開篇就要告訴我們的吧,床承載著婚姻的幸福。

玉蓮老了,白髮蒼蒼,步履蹣跚,很多事情都忘記了,可有些事情依然像影子一樣纏著她,總也忘不了,那些關於婚姻的、幸福的、掙扎的,對對錯錯,恩恩怨怨,情情愛愛。

17歲的玉蓮就是丁香般的姑娘,溫婉,秀麗,撐著油紙傘,走在幽深的雨巷,和乘坐黃包車的吳少爺不期而遇,回眸,驚豔,丁香般的玉蓮落入吳少爺的雙眸,綻起朵朵丁香般的漣漪。

爾後,玉蓮和吳少爺很幸運地攜著美好的愛情結為夫妻。

他教她跳交誼舞,給她描眉,拍最新式的照片,夏天,玉蓮就躺在硯床上,聽一旁的吳少爺講關於硯的傳奇,形影不離,歡聲笑語。

但在他們你儂我儂的相依相偎下,有難以啟齒的隱痛,吳少爺儒雅英俊,卻因經年硯床的寒冰入體,喪失了性功能。他們琴瑟和鳴的恩愛背後,是愛的幸福和無性折磨之間的無望深淵。

藥一副一副地熬,吳少爺一副一副地吃,玉蓮一邊熬藥草,一邊熬身體,吳少爺一邊喝藥,一邊沉淪,因為玉蓮身體上的渴求,一日日折磨著他的內心至絕望。

愛得越熱烈,內心深處的渴望也愈發強烈,玉蓮將愛情置於神聖的地位,所以當欲望無法滿足,痛苦的火焰足以燒毀所有理智,化成暗夜裡無聲的淚水。

玉蓮擁有最完美的精神愛,但沒有快樂,過得壓抑而痛苦。

吳少爺和玉蓮

姥爺太太從蘇州做生意回來,見她整日愁眉緊鎖,要求她務必為吳家開枝散葉,傳宗接代,好繼承吳家家業。

劇情從這裡開始扭轉。

吃盡了所有藥方,萬般自卑萬般無奈的吳少爺為繼承吳家祖業,提出讓下人阿根幫忙生個孩子。

受盡白眼的玉蓮哭泣著無可奈何地妥協,為了避免吳少爺被迫納妾,被迫交出一個男人的自尊擱於臺面。

玉蓮對吳少爺的精神愛撼天動地。

「只要你懷上孩子,做了母親,誰還會懷疑我不是孩子的父親呢?」

吳少爺站在二樓窗口,低頭俯視一樓院角的硯床,眼神中滿是傷悲、失落、憂鬱,他在硯床上的無能阻擋了他的幸福,「床第」讓他們原本的精神愛不再完美,有了深深的裂紋,那裂紋在他和玉蓮的心底撕裂開來,罅隙越來越寬,橫亙在二人中間。

人性總是貪婪的,初嘗女人快樂的玉蓮無法自控地喜歡上阿根,從被動到主動,去牽阿根的手,臉上露出一個幸福女人羞怯的笑容,果敢地把阿根攔進屋內。

玉蓮和阿根開始沉醉其中,這樣的背叛是吳少爺不能忍受的,他畢竟是個男人,畢竟是大少爺。

在抓包玉蓮和阿根現行後,阿根從此消失。

吳少爺還是一直不停的吃藥,剛過三十就死了,村裡人說他是被硯床剋死的,只有玉蓮知道,他是吃補藥吃死的。

吳少爺死後,玉蓮就開始守寡,硯床成了她唯一的東西的,支撐著她的孤獨、寂寞和回憶。

玉蓮守著硯床熬了一輩子,從如花似玉熬到滿臉斑駁、油盡燈枯,硯床承載了她的愛情、婚姻,見證了她的悲苦,當某天,她忽然掙扎著爬上二樓,趴在曾經吳少爺日日眺望的窗口時,忽然懂了什麼,眼神也有同樣的深邃和憂鬱。

阿根和玉蓮

導演採用回憶倒敘的方式,把兩個愛情故事穿插在老玉蓮和年輕玉蓮之間,年輕的玉蓮糾結於吳少爺的精神愛和阿根的肌膚之愛,老玉蓮和古董商之間的是精神之愛。

古董商帶給玉蓮香菸、巧克力,給她講外面時代的改變,潮流的更替,帶給她一股清新的盼望。

古董商過的是新鮮日子,給玉蓮買了張輪椅,推著玉蓮走出了幾十年沒出過的吳家大門。

玉蓮一件件地把她的寶貝古董送給了古董商,因為古董商的相知相惜相伴,在老玉蓮看來,超過值錢的古董,那些古董擱她那兒就是一個死物,沒用,沒用,沒用。

只有真情是無價的。

古董商要去外地投奔兒子,前來辭行,老玉蓮接連說了幾個「沒用」,老淚縱橫,就如同當年阿根辭別一樣。可是,阿根在臨別夜和她親熱後,被吳少爺活埋在了硯床之下,成為一堆白骨。

玉蓮親眼目睹而無能為力,這便是她一生的黑洞,因為她,害死了兩個男人,吳少爺為治病不停吃藥,被吃死了,阿根也死了。

「硯床本來是死的,可是守的時間長了,就有了感情,一日相親,終身為伴。」

只有古董商懂得玉蓮,古董商走了,而老玉蓮在等待中死去。

原來,老玉蓮爬上二樓和當年的吳少爺同樣遙望遠方的時候,就懂了,愛原來都是一場等待,吳少爺等待她從阿根處的回歸,她等待古董商的回歸,我們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在無盡的等待中一點點老去,一點點沒入黃土,成為塵煙。

短了的愛情,都是塵。

古董商和老玉蓮

藝術來源於生活,電影就是生活的精釀。

兩性專家李銀河說,要想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首先你得有一個靈魂,其次要有愛的能力,最後要有運氣,雙方無所不談,彼此疼惜且支持、有持續的性愛生活。

站在婚姻的角度看《硯床》,它不僅僅闡述了愛情和婚姻的關係,更拔高到了人性的角度來解析婚姻中的疑難雜症。

吳少爺因對家族繼承權的欲望,寧願犧牲自己的妻子,和下人阿根媾和,以求子嗣,但事情發展到他不可控的局面時,他又不能忍受妻子真正的出軌,而痛下殺手,他實際仍然因失去對妻子精神愛控制的欲望,而內心扭曲。

玉蓮原本可以像任何那個時代的婚內女人一樣,從一而終,立貞節牌坊,死守沒有肌膚之親的愛情,和吳少爺白頭到老,但被迫和阿根有了第一次,她內心欲望的潘多拉盒被打開,而一發不可收拾,釀成慘劇。

阿根原本可以盡一個下人的本分,老老實實掙一份活命錢,但在玉蓮熊熊燃燒的火焰中無力自拔,任由欲望之火蔓延,最終丟了卿卿性命。

吳少爺、玉蓮、阿根,三個人都在各自的欲望中迷失了本性。

人性在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的欲望,青年、中年、老年,對愛情的渴求不同,青年渴望浪漫,中年渴望踏實,當肉體真正老去,精神之愛卻成為愛情最動人的果實,就像老玉蓮和古董商。

滿足欲望是快樂的,沒有被滿足的欲望是壓抑而痛苦的,快樂才是人性追求的根本。

對人性,充分認識它,虛懷如谷地承認它,順其自然地接納它,是我們和自己講和的唯一方式,在講和中原諒,原諒他人和自己;在講和中消弭,消弭傷害和痛苦;在講和中自我救贖,對錯皆為雲煙,愛恨均為塵土,在閉眼的剎那,在回首中潔淨靈魂——我的這一生,是無悔的,值得的,坦誠的,爾後,在心安和寧靜中離去。

老玉蓮在硯床被掀翻的瞬間咽氣,因為阿根的白骨凸顯,所有的往事和愛恨糾結均被解密,如同打開她守了一輩子的心結,她和自己和解,了無遺憾,愛就是一場空,空即色,色即空。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每一朵花,只有開過,才會萎謝,人也是這樣。

-END-

相關焦點

  • 男人心裡說的話:對男人來說,可悲的不是無性婚姻,是這一點
    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原來相愛的人很多,一旦他們結婚,他們覺得他們的愛情已經惡化,他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相愛了。我們不能否認還有很多人,愛情和婚姻都很幸福。其實,對於男人來說,無性婚姻並不是最可怕的,如果兩個人在婚姻中變得冷漠和沉默,那是最可悲的。
  • 男人的心裡話:對男人而言,最難過的不是無性婚姻,而是這點
    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這句話說起來也並不是沒有道理。有很多原本相愛的人,一結婚之後,就感覺愛情變質了,兩個人再也無法像以前一樣相愛了。但是我們也不能否定,還是有很多人,愛情婚姻都是很幸福的。其實對於男人來說,無性婚姻並不是最可怕的,如果在婚姻中兩個人都變得冷淡和沉默,才是最令人難過的。
  • 面對「無性婚姻」的生活,男人能夠接受嗎?這3個人說的真現實
    圖片來自網絡很多人在結婚的時候,對於彼此的感情那可是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的,也充滿了很多的幻想,但只有真正的走進婚姻,才知道,原來婚姻生活並不是想像中的那麼美好,面對的瑣事也特別的多,尤其是現在的生活壓力這麼大,有的·人正當年就已經過上了「無性婚姻」的生活了,那面對這樣的生活,男人能夠接受嗎
  • 無性婚姻有多可怕?
    我不是沒想過出軌,但一直邁不開這一步,孩子出生後,家裡家外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操心,我根本沒有任何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幹別的什麼。說起來很失敗的是,直到我離了婚,我都不知道他每個月掙多少錢。這個婚,他幾乎離得沒有任何代價。」中國男人出軌率高,當然有個體的原因,但歸根到底還是成本太低、代價太小。
  • 「石女」走進無性婚姻 用接吻撫摸表達愛意(圖)
    如今連愛滋患者都得到政府和社會的廣泛關愛,可我們這種人只能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裡,對誰都不能說……」———摘自一個16歲無性女孩的日記  在南京「丘比特」無性徵婚點,翻開那一份份無性徵婚者的自我介紹,記者看到,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本書,那薄薄的簡介中,記載的仿佛不是他們的徵婚內容,而是一部部人生血淚史。
  • 《三十而已》陳嶼鍾曉芹:比無性婚姻可怕的,是你的冷漠
    《三十而已》這部劇之所以能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不僅是演員出色的演技,更是因為劇中那些夫妻相處的細節,都如生活中的你我,道盡了婚姻中的酸楚。記得鍾曉芹剛知道自己懷孕時,推測懷孕的時間,她對丈夫說了一句:「反正一個月就一次,好算。」
  • 中年女人的坦言:無性婚姻五年的我,不介意婚外發生感情和性
    文:鄭少淵 願我的文字能溫暖你~-01-前段時間看到了一組調查數據,讓我大吃一驚:中國人民大學性學專家潘綏銘曾表示,經調查,中國有21%的女性正在承受「無性婚姻」。換句話說,每五個已婚女人之中,就有一個經歷著無性婚姻的折磨。這不禁讓我想起在《奇葩說》中的一期,有人問:男女之間到底存不存在純友誼?
  • 無性婚姻如何取捨?路遙筆下這個女人熾烈的愛,是三個男人的隱痛
    正因為如此,他不得不拒絕這個第一個向自己表白的女人,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辦,他和田潤葉並不一樣,他並不是以愛情至上的人。他很快就結婚了,這給田潤葉造成了很大的傷害,但是田潤葉卻不得不面對現實,就像歌裡唱的那樣:「終於做了這個決定,別人怎麼說我不理,只要你也一樣的肯定,我願意天涯海角都隨你去」。很悲劇的,她鼓起了萬般勇氣,但孫少安卻並不是那個可以陪她天涯海角的人。
  • 是什麼導致了無性婚姻?這兩個男人說出了大實話
    夫妻之間,最悲哀的就是無性婚姻。但是現在社會中,越來越多的婚姻進入了無性婚姻這個怪圈,令人苦不堪言!無性婚姻,對正常人而言,就是一種身心的折磨!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無性婚姻呢?一起來聽聽這兩個男人的實話吧!
  • 男人能接受「無性」婚姻嗎?幾個離異女人說出了心裡話
    的確,缺少了性的婚姻往往代表著缺少了激情。婚姻本身就可以讓一切逐漸歸於平淡,如果連性都缺少,那還有什麼能讓生活燃起激情的東西呢?的確,感情是靈與肉深層的交流,一段令人豔羨的感情和婚姻往往都伴隨著和諧的夫妻生活。不過,女人對待無性婚姻的態度與男人不同,甚至有很多是因為男人接受不了無性婚姻而導致了離異。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問題就是無性婚姻為什麼不被男人接受?
  • 沒有感情的婚姻,通常只有這五種結局!最後一種非常幸運!
    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有很多人或者因為結婚而結婚,或者雖然因為愛而結婚,但是在婚姻中,卻漸漸丟失了感情。沒有感情的婚姻,通常有這五種結局,能遇上最後一種,不失為一種幸運!1、長期沒有感情,最後不得不離婚。現實中有不少夫妻因為利益、或者相親、或者衝動等原因而走到一起,因為結婚而結婚,其實並沒有什麼感情基礎。有些人高估了自己,以為婚姻也不過就是那樣,結果卻過得很彆扭。
  • 無性婚姻 夫妻變兄弟的星座配對
    其實兩個人只要真的喜歡對方,倒不一定和性有太大的關係,或者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可抗力,導致兩個人聚少離多,每天都要累死了,於是無性婚姻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十二星座中的這些星座配對就容易這樣,夫妻最後都變兄弟了。
  • 陷入無性婚姻的男人,如何自救?其實做好這三點就更容易獲得幸福
    每次下班快到家時,我總是偷偷在家旁邊的小店坐一會,也許那個時候才是真正屬於我的時間,看看匆匆的行人,想想自己的未來,這樣被老婆瞧不起的日子,心裡的苦水只有往肚裡咽,做男人難,做好男人更難。也正因為家庭生活不如別人,導致老婆對我的抱怨越來越多,有時候想過夫妻生活時,她卻總是拒絕,久而久之,我便再也沒有那個想法,這一過就是兩年。
  • 你能接受「無性婚姻」嗎?這3個男人的回答,值得深思
    婚姻意味著什麼?兩個人一起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為了感情,一起生活,一起努力。除了柴米油鹽,自然也少不了夫妻生活,這樣兩個人的感情才能長久。可最近卻聽說,隔壁鄰居家剛結婚的兩口子,突然離婚了,原來是因為小劉剛過門的妻子,不願意和小劉過夫妻生活,因為這件事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最終選擇了離婚。
  • 陷入無性婚姻的男人,應該這樣做,很快就能擁有和諧的夫妻生活!
    陷入無性婚姻的男人,應該這樣做,很快就能擁有和諧的夫妻生活!網友自述:我和老婆是經人引見看法結婚的,我是規範的鄉村70後男生,家境清貧;老婆,規範80後女生,城市長大,家境很棒。從看法到結婚一年多工夫,覺得都是那麼的順理成章,單方相愛的真實,可以觸摸到對方的心靈的那種愛,你們應該懂的。
  • 越來越多中年夫妻經歷無性婚姻的4個原因,主要是第4個原因!
    越來越多中年夫妻經歷無性婚姻的4個原因,主要是第4個原因!越來越多的中年夫妻經歷無性婚姻,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確有其事,可見是無風不起浪,想必不同的中年夫妻會有不同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論,倘若你對于越來越多中年夫妻經歷無性婚姻有更多的見解,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觀點......
  • 「生完二胎,無性婚姻一年,我為什麼拒絕老公?」35歲妻子坦白
    性學家馬曉年道出真相:「無性婚姻的本質,就是無愛婚姻。」正如故事裡的若雲。若雲生完二胎後,到如今有一年時間,夫妻倆過著無性婚姻。不是丈夫不想,而是她一直拒絕。一個女人,不願意和老公有夫妻生活,其實原因就一點,看完這個故事你就明白了。1若雲與丈夫白方結婚十年,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剛過完一周歲生日。
  • 「無性婚姻能堅持多久?」3位中年女人: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性,愛」是無法分割的兩個字眼,兩種事必須相輔相成,才能讓婚姻變得更加牢靠,性也是維護夫妻感情的橋梁,橋梁坍塌,婚姻也無法長久。現如今「無性婚姻」好像成了常態,在中年夫妻之間,一年都沒性生活都不奇怪,但是,這樣的「無性婚姻」女人又能堅持多久呢?我們也聽取了3位中年女人的心裡話,聽聽她們內心真實想法。
  • 女人為什麼忍受無性婚姻?女人的實話實說,警醒了男人
    同時也有很多人因此觸碰婚姻的底線,違背了當初的誓言,而導致婚姻破裂的。在這樣的婚姻中,女人往往處於弱勢,男人總以為婚姻可以鎖住一個女人,所以很多案例告訴我,男人一旦結婚了,就會因為各種原因冷落女人,最普遍的一種就是:老夫老妻,沒必要像過去那樣,這樣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實則對女人一點都不公平。
  • 「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無性」是什麼?易經:智慧之舉
    其實我們的祖先經常說一句話:『男人無性如鐵,女人無性如麻』,那麼你知道它的意思嗎?你知道古代的『性』是什麼意思嗎?同時,你知道麻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嗎?「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無性」是什麼?易經:智慧之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