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萬事萬物,皆有規律。
《易經》的規律變化,圍繞著一個「時」字。對時機的把握,是成事的關鍵。
人做事的時候,要看準時機,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止,進退自如,才能靈活應變。
水逆,是規律的一部分,越是水逆,越要穩住自己。
規律,是一股看不見的能量洪流,這股洪流,有時順,有時逆,有時融合。
當我們順流而下,做事就輕鬆,阻力就小,有「煙花三月下揚州」的順暢感。
當我們逆流而上,就得拼命划船,有些地方,甚至需要外力協助,有縴夫拉船,才能通關。
我們把處在逆境中的狀態,稱為:水逆。
水逆,是規律的一部分,人處在逆境的時候,要以退為進,等待時機。
《易經》大有卦,說:「初九,無交害,匪咎,艱則無咎。」
當人處在下風、對自己不利的處境,要實幹,艱苦奮鬥,才能無咎。因為事態遲早會變化,風水輪流轉,越是水逆,越要穩住自己,等待轉機。
水逆的時候,不要急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你能穩住自己不退,保存實力。當水逆一旦扭轉,順勢來臨,你就可以積蓄滿力量,像離弦的箭那樣,重新出發。
做事小有成績,不要膨脹,要保持謙虛。
《易經》大有卦,說:「九四,匪其彭,無咎。」
彭,指多、茂盛。
因為順境和逆境,是交替進行的。當一波順境過來,人通過自身努力,自然會取得成績,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把持不住自己,心態變得驕傲起來。
規律告訴你,一個人很順利的時候,就開始潛伏著危機。
洞察規律的人,會在順境中保持冷靜,戒驕戒躁;不知道規律的人,就放縱自己的情緒,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不知道危機已經潛伏。
筆者有一個同鄉,年輕的時候,聰明能幹,抓住時機,做生意賺了不少錢。房子、車子、老婆、孩子,都有了。可惜,這種順境,只維持十來年,然後轉入漫長的水逆。引發的導火線,是他有錢就膨脹,得意忘形,在外面找了新歡,家裡的老婆也不離婚,一個家庭每天都大吵大鬧,不得安寧。生意越來越差,到現在還沒有逆襲。
人上到一個位置,要保持正心,正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人處在基層時,踏實做事,是非也少。經過一段時間拼搏,上到一個位置的時候,是非就多起來,有的人奉承,有的人算計,有的人想行方便,有的人想拉你下水。
《易經》大有卦,說:「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六五,是一個正位,處厥中,有威信。
上面的例子,那個有錢人,之所以受到新歡的誘惑,根本原因是他上到一個位置,出入有車,出手闊綽。如果他是個窮人,沒有利可圖,哪會有是非?
所以,人上到一個位置,想要保持運勢穩定,就要正心、正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每天解讀一篇經典,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和我一起堅持讀書、提升自己。本文由易瑾還原創,歡迎轉發,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