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梁山絕大多數的好漢都有自己的綽號,每個人的綽號都有自己的風格。一些人為了讓自己的綽號霸氣一點,通常都會在綽號中加上「龍」、「虎」這樣的動物。而梁山綽號中帶「龍」的好漢,一共有五人,分別是:入雲龍公孫勝、九紋龍史進、混江龍李俊、出林龍鄒淵和獨角龍鄒潤。那這五人又分別是什麼命運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宋江
第一條龍:入雲龍公孫勝。
公孫勝是梁山元老級人物,曾參與晁蓋等人組織的黃泥崗智劫生辰綱。上梁山後,他就做了梁山的第三把交椅,與軍師吳用同掌兵權。原本他在梁山待得好好的,但是晁蓋卻把宋江接上了梁山。公孫勝是學道之人,自然懂得識人之術,他明白宋江並非明主,所以便早早離開了梁山。
公孫勝
後來是梁山在高唐州碰到了麻煩,解決不了,才又強行請他出山。在平定淮西後,宋江班師回朝,公孫勝想起師父羅真人「遇汴而還」的四字讖語,便再次向宋江辭行,返回薊州二仙山修道。在《水滸後傳》中,公孫勝後來出海投奔了混江龍李俊,成為暹羅國國師。
史進
第二條龍:九紋龍史進。
史進是梁山第23條好漢,自幼不愛讀書,喜歡舞槍弄棒。父親去世後,他就去少華山與朱武等人落了草。後來他因刺殺華州太守未果而身陷囹圄,被吳用救出後,就與少華山團隊集體上了梁山。梁山接受招安後,史進跟著宋江南徵北戰,最後死在了徵方臘的路上。為了救他,石秀等五人也被射死。
李俊
第三條龍:混江龍李俊。
李俊本來是揚子江上的艄公,同時也是揭陽嶺一霸,自從在揭陽認識宋江後,便與梁山越來越近。後來宋江在江州被判死刑,李俊也曾參與營救,是白龍廟二十九英雄之一。因為他水性很好,所以上了梁山後擔任水軍頭領。在徵四寇時,他率領的水軍大殺四方,屢立戰功。平定方臘後,李俊看出了朝廷借刀殺人之心,所以裝病留了下來,並將童威童猛兄弟也留了下來。後來他找到太湖結識的費保四人,一起出海打拼,最終登基稱帝,成為暹羅國主。
鄒淵
第四條龍:出林龍鄒淵。
鄒淵本是登雲寨寨主,手下有百十個嘍囉,與小尉遲孫新是好朋友。因顧大嫂的兩個表弟解珍、解寶遭毛太公陷害,被打入死牢,所以參與了孫新等人的劫獄活動。在救出解珍、解寶後,他們一起投奔了梁山。因為本事一般,所以在梁山排名第九十。後來在徵方臘時他戰死清溪縣,被追封為義節郎。
鄒潤
第五條龍:獨角龍鄒潤。
鄒潤是鄒淵的侄兒,也曾參與孫新等人的劫獄活動,後來一起上了梁山。因為他天生腦後長著一個肉瘤,所以被稱為「獨角龍」。他在梁山排行第九十一,在梁山接受招安後跟著南徵北戰,後被朝廷封為武奕郎。因他不願為官,後來回到了自己當初打拼的登雲山。《水滸後傳》中,鄒潤與剩餘的梁山好漢一起出海投奔了混江龍李俊,被封為暹羅京城觀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