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是社會穩定正義的第一道防線,2020年7月21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人民警察節」的批覆》發布,同意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
「十三五」以來,上海市司法局系統廣大人民警察奮戰在監獄、強制隔離戒毒、社區矯正戰線上,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堅守從警初心,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湧現出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周盟
上海市新收犯監獄獄政管理科(獄內偵查科)黨支部書記、科長
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沒有案發現場,沒有報案筆錄,但罪惡卻始終難逃你的法眼。默默無聞的你,在監獄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挖彈排雷』,屢立奇功。」這是第七屆上海市「平安英雄」頒獎典禮給周盟的頒獎詞。
周盟是上海市新收犯監獄獄政管理科(獄內偵查科)黨支部書記、科長。他曾榮獲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監獄先進工作個人、第七屆上海市「十大平安英雄」、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先進個人、上海市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公務員個人三等功、上海市市級機關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司法行政工作標兵個人等榮譽稱號,他所帶領的深挖工作團隊榮獲了首屆上海監獄系統「十佳紅燭團隊」稱號。
多年以來,他帶領戰友們對身負餘罪、腦有線索的形形色色罪犯開展深挖工作,在沒有案發現場第一手資料、沒有被害人的指控的情形下,通過一次次談話攻心、一次次專案研判,捕捉罪犯飄忽躲閃的眼神,查找罪犯檔案中的蛛絲馬跡,不僅排除獄內深藏的定時炸彈,更是將不法之徒繩之以法,為社會剷除毒瘤,彰顯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法治公正。
周盟常說,每挖出一個案子,社會就會多一份安寧。五年前,本市某分局來監提審罪犯,了解該犯相關餘罪情況,但該犯拒絕和公安辦案民警配合。深挖團隊針對以上情況及時進行會商,對所涉及的案情進行分析,主動對該犯開展政治攻勢,通過艱辛工作,使該犯從開始的遮遮掩掩到最後的全盤託出,最終使其主動坦白了20多年前夥同他人參與的一起命案。這一線索,幫助警方成功破獲了該起沉寂已久的大案,為社會平安穩定做出了重大貢獻。該案被評為年度十大精品案例。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中,周盟帶頭衝進監管第一線抗擊疫情,忠誠擔當,無私奉獻,用紮實的工作作風和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確保了監管安全與穩定。
殷光輝
因公犧牲時任上海市監獄管理局勞動管理處(安全生產處)處長
追授「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二級英雄模範」稱號
2020年1月5日,星期天,大部分人享受著周末閒適愜意時,在上海市監獄管理局指揮中心裡,當天總值班殷光輝一如往常忙碌著,查看各監所監管情況,部署值班要求……下午5時許,他倒在工作崗位上,經全力搶救無效,於當晚8時19分不幸逝世,享年56歲。
殷光輝,1963年11月生,1982年參加上海監獄工作,生前歷任白茅嶺農場公安局民警,青浦監獄警衛隊民警、分監區長、副監區長、監區長,五角場監獄、提籃橋監獄副監獄長,上海市監獄管理局勞動管理處(安全生產處)副處長、處長。
從警38年,他從農場公安局辦事員做起,無論把他放在哪個工作崗位上,都毫無怨言,總能憑著對黨的監獄事業的滿腔熱愛,執著追求,敢於擔當,任勞任怨,無私奉獻,扎紮實實幹好每一項工作任務,一次又一次獲得領導與同志們的肯定,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
殷光輝常說,「服刑人員是可以改造好的,最重要的是做到法情相融;既要對他們嚴格規範管理,又要依法保障他們的合法權利。」他這一生的工作,都身體力行地踐行著「以改造人為宗旨」的黨的監獄工作方針。
他沒有振聾發聵的豪言壯語,沒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有的只是一顆對黨的赤誠之心、一腔對監獄事業的深切之愛,體現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執著的職業追求。人如其名,殷光輝同志的一生就像紅燭一樣,閃耀著「光輝」,擺到哪裡,哪裡就亮堂,照進每個人心裡,留下永遠的印記。他用自己一生的行動,踐行了一名監獄人民警察和黨員領導幹部的誓言與承諾,他是新時代上海監獄系統廣大黨員民警的優秀代表。
上海市監獄總醫院內科
獲「上海市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上海市監獄總醫院是全市唯一一所為監獄、公安、戒毒等政法系統羈押人員提供醫療保障服務的綜合性醫院。內科作為總醫院一個重要的臨床科室,處在醫療工作的最前沿,肩負著「執法」和「行醫」的雙重職責,為全科近130張床位築起最堅固的安全防線,充分發揮總醫院執法行醫的本職職能,為構建和諧上海、平安都市做出了突出貢獻。內科團隊由30多位醫護民警組成,他們承擔著全院最急、險、重、巨的醫療任務。一例例疑難危重病例在他們手中被成功救治,其中不乏死亡率較高的「DIC」「乳酸性酸中毒」等病例。
他們救死扶傷,讓「靈魂」得到救贖;也極盡所能,讓生命「走」得溫暖。有犯下嚴重罪行的服刑人員在被搶救過來後表示,一定腳踏實地、重新做人,用實際行動回報恩情。也有身患肺癌的病犯,住院整整562天,反覆昏迷、反覆感染、反覆病危,醫護人員始終不離不棄,積極救治,減除患者病痛,給予了最大的人道主義關懷和救治。
2020年,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打響,一個封閉管理的命令下達,全體民警有召必回。疫情就是命令,內科民警沒有絲毫遲疑,他們沒有向領導談困難,更沒有向組織談條件,當即做通家人工作後,簡單收拾了行李,毅然地來到單位,參與到第一批封閉式監獄執勤上崗任務中去。
「挽救罪犯生命就是挽救罪犯人性」是他們堅守的信念,讓莊嚴肅穆的鐵窗內勃發「生」的萌芽,洋溢「善」的氣息。上海市監獄總醫院內科是一個團結拼搏、開拓進取、迎難而上的集體,該團隊連續三年榮獲公務員集體三等功,並先後榮獲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統嘉獎集體、上海市司法局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工作示範點)、監獄管理局「三八紅旗集體」、公務員集體嘉獎等榮譽。
上海市寶山監獄六監區
獲「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上海市寶山監獄六監區共有民警40餘人,其中,黨員26人,承擔著整個監獄服刑人員的生活保障任務,同時擔負監區在押服刑人員的日常管理工作。作為監獄抗疫工作的基層戰鬥單元,寶山監獄六監區注重夯實黨建根基,發揮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忠實履行後勤保障、臨釋銜接等功能,圓滿實現疫情防控工作目標,為全局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是監管場所疫情防控的優秀代表。近年來,該集體曾多次獲得市級機關先進基層黨組織、公務員集體嘉獎、監獄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監獄作為特殊場所,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至關重要。疫情期間,寶山監獄六監區每晚召開專題學習會,並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把最新防疫部署、上崗安排傳達到每名民警。通過學習,廣大民警達成了「疫情不退,警察不退」的思想共識。第一時間實行執勤上崗、集中備勤、居家備勤「三班制」模式,歷時225天、實施換防19批,民警們主動克服各種困難,全警參戰,慎始慎終,無一人掉隊。
疫情期間,堅持以「大牆內安全」助力社會安全。在黑龍江地區爆發疫情期間,民警黃海、連磊磊等同志克服困難,將重點銜接對象長途送至當地司法所,做到刑釋銜接閉環完整。為保證全監服刑人員每日三餐吃飽、吃衛生,民警陳俊磊作為監區安全管理員,嚴格冷鏈食品和消防設施管理,落實炊場消毒殺菌,做好環衛清運車輛以及服刑人員夥食物資等重要環節的疫情防控。黨支部書記狄偉同志封閉執勤111天,其妻子也在監獄系統工作,打響了夫妻戰「疫」;民警肖聖峰、方園昊、萬潢堃等3名民警因封閉執勤,不能陪護照料臨產妻子……六監區廣大黨員用「大牆內」的默默堅守和執著信念,為服務上海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應有的努力。
陸培明
上海市青東強制隔離戒毒所七大隊副大隊長
獲「上海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0年開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青東所全體民警立即進入戰時狀態,為維護場所安全,保證社會大局穩定而堅守崗位。青年民警陸培明2月11日完成居家隔離後,不舍地告別三歲的兒子和家人,匆匆趕到所內,開始了長達62天的封閉備勤執勤。
他所在的七大隊,是全局的肺結核戒毒人員專管大隊,年紀大,身體條件差,是七大隊戒毒人員最顯著的特點。一日,戒毒人員鄒某突發身體不適,陸培明分析認為,應及時將鄒某轉診至社會醫院,他冒著可能被傳染的風險,主動承擔起鄒某在社會醫院就診期間陪護的責任,為了徹底切斷院內感染的可能性,陸培明主動提出不請護工,除醫護人員外,病房完全封閉。他的果斷處理,以及在社會醫院的陪護,為鄒某贏得了寶貴的治療時間,得到了鄒某本人和家屬的感激與認可。
長時間的封閉執勤生活,加上高強度的工作,陸培明的身體有了不適感,但他一直咬牙堅持,直至在一次會議中突發麵神經炎。所內值班醫生建議他立即出所治療,但是看著大隊警力已經接近極限,他堅持在結束本次執勤後,再至社會醫院治療。就診後,醫生建議他針灸治療兩個月,可他在簡單治療有了好轉後,又繼續投入到工作中。
正是因為無數像陸培明一樣戰鬥在強制隔離戒毒戰線上的人民警察的無私堅守、默默奉獻、衝鋒在前,有效確保了戒毒所這樣特殊場所的安全穩定。
上海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
獲「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忠誠奉獻、團結凝聚、堅韌爭優」,是上海市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女所)代代相傳的精神寶典。作為上海市唯一集中收治、管理和教育女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場所,女所女性民警佔比約96%,是上海司法行政系統名副其實的「紅色娘子軍」。這支隊伍創造了行業領先的不凡成績,先後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等榮譽稱號,兩次榮獲「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集體」、四次榮立「全國司法行政系統集體一等功」,多次蟬聯「上海市文明單位」,被全國婦聯授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三八紅旗集體稱號。
2020春節,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國。女所民警迅速集結、奔赴崗位。「我還沒有結婚,家中瑣事較少,我留下」「孩子已經託付給父母了,我是黨員,我先上」「抗疫不只是年輕人的事,老同志也要出一份力」……90後、80後、即將退休的60後都自願請戰一線。
「硬核」擔當的背後,有人輾轉千裡剛入家門便告別父母,有人推遲籌辦已久的婚禮,有人錯過與至親的最後一面,有人缺失孩子成長的重要瞬間……佘山腳下的警營裡,有全家齊上陣的「警醫夫妻」「警察父女」,也有幾十個兩代、三代、四代皆為民警的光榮之家。從1月27日啟動戰時勤務模式,到9月7日恢復正常勤務模式,8個多月,224個日夜,這群警花以藏藍作戰袍,以信仰作盾牌,用行動擦亮警旗底色,築起場所安全的「銅牆鐵壁」。
面對司法行政改革重任,女所勇當戒毒工作改革的排頭兵和先行者,2019年,成為全國第一家「智慧戒毒」驗收達標單位。深耕戒治26年,數以千計的成功戒毒人員回歸社會,組建美滿的家庭;數百名像優秀禁毒社工葉雄,禁毒志願者小荷以及陽光戒毒師顧瑛這樣,從女所走出去的人,成為禁毒志願者、禁毒社工,活躍在全國各地,幫助更多人成功戒毒。沉澱歷史62載,湧現出上海市「平安英雄」樓倍華、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潘愛華等一大批先進典型。女所精神還將賡續傳承。
葉治國
上海市司法局選派徐匯區社區矯正中心人民警察
獲「全國社區矯正機構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葉治國,2004年6月由市司法局選派到徐匯區社區矯正中心工作,四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2018年被評為首屆上海市「平安衛士和諧使者」優秀社區矯正工作者,2019年度榮獲全國社區矯正機構先進個人。
他常說:「作為一名黨員,一名警察,就應該為守護一方平安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工作中,他牢記從警初心,全身心投入到對社區矯正對象的執法管理中,開展訓誡談話有他、給重點重要對象談話有他、處理越界對象有他,給社區矯正對象授課還有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苟、嚴肅認真的態度,讓支部民警發自內心敬佩。
參加社區矯正工作以來,葉治國同志多次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宣告,經常下司法所參加動態研判,到居委會和社區矯正對象家中走訪排摸,配合海關緝私局羈押遺漏罪社區矯正對象,協助公安部門完成社區矯正對象收監執法活動,到監獄內參加安置幫教活動,哪裡艱苦哪裡就有他的身影。在他的帶領下,徐匯區社區矯正工作,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安保工作任務,創造了連續多年社區矯正對象零重犯的記錄。
在社區矯正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葉治國同志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辛勤地付出,悄無聲息地詮釋著一名老共產黨員、老民警的敬業與奉獻。他勤學善學,是社區矯正業務工作的多面手。在工作中,他積極向書本學,學習各類社區矯正規章制度;向同事學,掌握各類執法工作的規範操作標準;向實踐學,主動參與執法類工作,在實踐中總結經驗。葉治國作為選派民警黨支部書記,既是指揮員又是戰鬥員,勇於擔當,履職盡責,不辱使命,多次完成了組織交給他的急難險重任務。
用最初的心,做最好的事。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有感人肺腑的言辭,葉治國同志只是用他一顆為民服務的初心,默默堅守在社區矯正工作的一線,為了一方平安甘心付出。
【來源:上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