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您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同樣是讀書工作,有些人不用加班、不用拼死拼活地趕截止日期,在平衡好工作和生活之餘,還有時間娛樂和休息,取得的成果還比普通人高出一大截?
在本文中,我根據以往經驗為您分析一下普通人與金子塔尖的人在四個方面的差距,以及普通人如何成為金子塔尖的人?
普通人指那些一直忙碌、不斷學習和趕工、不能隨便休息或辭職、銀行帳戶餘額總不是很多,工作成果難以積累的人。
金子塔尖的人指那些有著自己的節奏,總是能從容面對生活和工作,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工作成果高出一般人一大截,無論在工作還是金錢方面都能夠抵禦風險的人。
那麼普通人與金子塔尖的人有哪些區別呢?
1 普通人與金子塔尖者的區別
區別一:區分自己需要的和自己想要的能力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無論一個人有多厲害,每天也只有24小時。
金子塔尖的人和普通人的第一個區別在於:金子塔尖的人能夠區分出什麼是自己真實需要的,什麼是自己想要的。然後他們會盡全力去實現自己真正需要的,達成自己的目標。普通人容易受各方面誘惑,擴大自己的工作範圍。
「需要」是指為了達成目標必須要獲取與實現的事。
「想要」是指有沒有都行,沒有也不耽誤達成目標的那些事。
例如:對於生存來說,需要指的是基本的食物、水、保暖的服裝、遮風擋雨的住所。想要可以是一頓大餐、一瓶飲料、名牌服飾,一座豪宅。
專注於實現自己需要的有什麼好處呢?
舉個小例子。我的一個熟人,在一所211大學入學時成績屬於中等偏下。但與旁人不同的是,他一入學就確定了要考上研究生這個目標。於是在大家考慮是否要出國、是否去公司上班、是否考公務員等思來想去沒有行動的時候,他只複習考研那幾科,然後研究生考了第一名。而那些到了大三才確定考研目標的人,因為複習時間比他短太多,要想超越他是比較難的。雖然他目前還不屬於金子塔尖的人,但他的方法用得是對的。
電影演員葛優的父親葛存壯是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演員。小時候葛優就是一個膽小蔫蔫的孩子,未曾展現出影視天分。葛優中學畢業後正好趕上知識青年下鄉,他被分到北京郊區插隊。由於身子骨單薄,就被分去養豬,一養就是2年半。1978年,高考恢復。葛優的父母想讓他參加高考,但他說他想當演員。父母不同意,覺得他從相貌到性格都不適合當演員。但葛優還是去面試了,因為他說他忘不了冬天片場那些穿著綠色軍大衣的演員的樣子。由於缺乏表演功底,葛優先後被北影等4所大學和文工團拒絕。就在他想繼續回去養豬時,又有一個文工團招生考小品。他表演了餵豬,終於被錄取。畢業後,葛優跑了10年龍套,沒個正經角色。他媽讓他轉行做攝影師,他想了想覺得自己不適合,還是要堅持做演員。直到後來王朔選《頑主》的主角選中了他,他才一舉成名。
投資大師巴菲特雖然坐擁百億家產,現在住的依然是50多年前購買的一棟3萬美元的二層小樓,開的依然是美國普通車,平時吃的依然是漢堡等普通食品。巴菲特說他之所以在財富上能超過比爾.蓋茨,就是因為他花得更少。
區別二:在時間充裕時做好準備的能力
我在讀博的時候,經常要趕各種國際會議的投稿。每次臨近截稿日期時,通常會在實驗室熬夜做實驗寫論文,有時還要通宵趕工。實際每個會議的日期幾個月前就知道了,只是離得遠就不著急。直到日子臨近,發現很多工作還沒做完,才開始加班加點的幹活。每次到了截止日期,工作都是好不容易才交上去。由於時間太緊,也沒有太多時間進行修改和拋光。
反觀我認識的一些國外的大牛,他(她)們的節奏和我完全不一樣。大牛們每天都能保持輕快和平穩的節奏。到截止時間前,要提交的工作早已準備好,拋光了幾遍,還請各方面專家看過並修改過幾遍。這樣的工作交出去成功率當然要比倉促交稿的大多了。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來,普通人和金子塔尖者第二個區別在於:普通人只有在事情臨近才能激發出自己緊急的狀態。而那些位於金子塔尖的人卻可以通過長遠規劃,通過完成每一個今天的工作將未來一步步實現。當過好每一天後,未來自然就成就了。
區別三:具有積極行動的能力
很多人的問題不是不會做計劃,而是無法踐行計劃。
這就像是說吸菸的人明知道吸菸有害健康還要花錢吸菸。
人們都希望通過運動使自己更健康,但就是不想動。
很多人都會和別人講他有一個好想法。但有好想法容易,如何把這個好想法落地難。美國教育大師羅伯特.斯騰伯格曾指出,創新不僅僅是有個好想法,還包括把這個好想法做出來,並把這個好想法推廣出去使大眾可以接受。
普通人和位於金子塔尖者的第三個區別就在於:普通人有了計劃後很難堅持踐行計劃。金子塔尖者在有了目標和規劃後會不斷思考各種方法,培養自己的核心技能,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找到可以幫到他們的人脈,然後一步步實現自己的計劃。
區別四:終身提高自己的能力
普通人和金子塔尖者的第四個區別在於:普通人即使在生命中一小段時間努力奮鬥過,但其他時間總是過著順其自然,隨波逐流的生活。金子塔頂的人無論多大年紀總是不斷地思考自己能否進一步提高,超越過去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無論是微軟的比爾.蓋茨還是臉熟的扎克.伯格,還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印度小企業主。那些金子塔頂的人,總是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時間,不斷學習別人的經驗,拓展自己的眼界。
2 普通人如何通過努力成為金子塔尖的人?
那些位於金子塔尖的人實際也是普通人。被評為本世紀最聰明的費曼,他的智商也只有120分,和普通人的智商得分一樣。只要我們找到好方法,就可以不斷地克服人性的弱點,實現自我。
具體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方法一:將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的真正需要上
我們在確定了一個目標後,要仔細思考這個目標的執行範圍。很多時候,我們經常一不注意就把範圍擴大了。
這就像我們去超市只打算買點家裡這周需要的東西。但到了超市後,我們發現好多東西看上去都很誘人還在打折,於是就放慢腳步逛來逛去,在購物車裡裝了很多計劃之外的東西。付款回到家後,我們發現花超支了,本來只打算花100元,結果花了快到200元。本來打算只在超市內逗留30分鐘,實際卻花了1個小時。
那有沒有解決方案呢?有的。我們在每天工作之前可以先想清楚今天有哪些重要的事,哪些和我們的目標有關,哪些無關,它們的優先級如何。然後我們將和目標有關的事寫下來,列出清單。當我們看到清單時,如果一天之中重要的事情超過三件,我們要想辦法看看能否減少到3件或3件以下,然後按照清單執行。
同時,我們要定期檢查自己的清單,是否偏離了目標。
很多家庭主婦在購物前採用列清單法後,每個月購物費用可以大幅度降低。忙碌的美國總統也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清單。
方法二:設置裡程碑和獎勵幫助自己提前做預備
很多事雖然我們知道早晚要做,但只要事情沒有臨近,壓力就不會真實的臨到我們。
我們如果想要不被那些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打擾,關注那些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是不容易的,要想辦法克服人性的弱點,將未來取得成功後的收益引入到當下。
首先,我們可以將一個目標劃分為幾個階段,設置不同的裡程碑。
例如:一個目標需要一年的時間。那麼,您可以每三個月設置一個裡程碑檢查完成的效果,每個裡程碑完成後給自己一個足夠激勵自己的獎勵,比如買件衣服,吃頓大餐。
其次,在每三個月裡,我們可以再進一步細化為每個月、每周、每天要完成的事情。如果我們每周都沒有完成計劃,就要問問自己,這件事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做的?要不要去掉?如果不要去掉,那麼如何做才能完成這個目標?
再次,我們可以把我們的目標告訴對我們很重要的人,請別人來監督我們。同時,我們可以設置日曆等類似助理的提醒工具,提醒我們當注意完成的事情。
千萬不要小瞧這三個月設置法,谷歌採用的OKR工作法就是這個方式[1]。如果您在三個月內完成不了既定的計劃,就不要幻想在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未來目標會按時自動完成。因此,每個節點您都可以獲得反饋,進而激勵自己前行。
方法三: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行動起來
讓自己動起來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不是一件單憑意志力就可以辦到的事。
美國總統歐巴馬曾多次戒菸,由於壓力大總是無法徹底戒菸。對於一個從窮困家庭走出來的總統,如果他的意志力不強,他怎麼能成為一名總統?可見,單憑意志力是件不靠譜的事。
因此,我們要想盡各種辦法讓自己動起來,而不要總想著我要靠意志力抵擋一切的誘惑。如果你只依靠意志力,一旦壓力過大事情過多,意志力被消磨殆盡,就無法堅持下去。
在這裡給出幾個小方法。對於那些有積極意義您又不想做的事,您可以將它們與自己喜歡的事結合到一起。比如,我不喜歡跑步,但是我喜歡聽別人讀書。於是,我就在跑步的時候聽讀書欄目。
對於那些一做就有負面效果的事,您可以找一些替代品。例如:吸菸後人們可以獲得一种放松的感覺。那麼,想要戒菸的人可以想辦法找一些同樣可以讓自己放鬆的事情,例如喝杯茶,打十分鐘遊戲,或者聽首歌之類的。
對於那些誘惑我們的美食或者服裝,為了減肥和省錢,最好的方法就是讓它們離我們遠一點。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想出適合自己的方法。
現實中,我們並不是每天都能實現當天的計劃。此時不要氣餒,只要對自己說:我很棒,我不會放棄,明天我還會繼續。
方法四: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如果我們想做個不那麼普通的普通人,我們就要不斷地挑戰自己,不給自己設限制。
參加工作後,前幾年普通人還學些新東西,後面的成長速度變慢了很多。這主要是由於拋除工作時間後,自己剩下的時間並不多,還要處理各方面的事情。
而金子塔頂的人,卻不斷想辦法在早晨、晚上、或者白天的某個時段給自己騰出一段時間用於自己的成長。工作中也是在不斷思考,今天的我是否能做得比昨天好,哪方面我還可以進一步提高。
因此,我們可以每天給自己留出一段提高自己能力的時間,學習新技能,終身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作者傅有時
V公號搜:大腦學習邦(Brainlearning)關注!點亮「在看",給我鼓勵一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