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象PDK
當地時間9月13日,美國微軟公司發布聲明稱,中國科技公司字節跳動向其表示,不會把TikTok美國業務賣給微軟。
(圖源:TikTok)
對此,微軟表示:「我們相信,我們的收購提議會有利於TikTok用戶,同時能夠保護國家安全利益。要做到這點,我們必須做出重大改變,以確保服務符合安全、隱私、在線安全和打擊虛假信息的最高標準。」
(圖源:Microsoft)
目前,距離川普為TikTok所設的「最後期限」9月15日,已經只有1天多的時間,美國高科技企業想和字節跳動在這僅剩的1天時間內達成交易協議,成功交易TikTok,估計是不太現實的。最後期限一過,TikTok將面臨被美國強行關閉的困境。
(圖源:Reuters)
在此之前,微軟在收購中所體現出的積極態度,也一度讓人們以為收購會順利進行,沒想到現在事情出現了差池,許多人始料未及。
《華爾街日報》13日發布消息稱,甲骨文擊敗微軟,贏得了對TikTok美國業務的競購。該消息人士表示,甲骨文將被宣布成為TikTok在美國的「信任技術合作夥伴」,但交易可能不會以直接出售的方式進行。
(圖源:華爾街日報)
對於甲骨文是否會頂替微軟收購TikTok,《南華早報》表示,字節跳動不會向美國買家出售或轉讓TikTok的算法原始碼,但TikTok美國技術團隊可以開發新算法。這種做法就類似於只出售商品,而不出售核心技術。
事實上,不僅是微軟,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字節跳動似乎也不願意將TikTok在美業務出售給甲骨文公司。
川普籤署行政令,對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強買強賣,其給出的理由無疑就是「威脅國家安全」,而讓美國企業強行收購所謂「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外國企業,這樣的事情美國並沒有少幹。
(圖源:白宮)
從上世紀90年代美國打壓日本企業,導致日本進入了失去的20年,到後來美國打壓歐洲企業,強行促使通用電氣收購阿爾斯通,歷史上的種種操作,都早已暴露出了美國政治家和企業家互相串通打壓外國公司的醜惡嘴臉。現在的中國高科技企業,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
(圖源:阿爾斯通)
而美國政府和高科技企業的秘密合作,這也並不罕見。最近,亞馬遜宣布任命基思·亞歷山大為新董事。他曾是美國陸軍四星上將,2005年-2014年間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並在2010年至2014年間兼任美國網絡司令部司令,這樣的職位背景,也引起了人們的許多遐想。
2013年「稜鏡門」曝光的時候,美國國家安全局就在基思·亞歷山大的管理之下,這是有史以來,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網絡進行大規模深度秘密監聽,收集情報的最大醜聞,受此事件影響,亞歷山大於2014年從政府離職。
(圖源:時代周刊)
曾經的政府高層進入高科技企業任職,這不免引起了許多人的懷疑,高科技企業可能真的成為了政府手中的一張王牌,不論是幫助科技研發還是進行信息收集,都幫助美國實現了保護所謂的國家安全,也讓美國政府的一系列所謂的「安全」操作更加方便。此次川普讓微軟收購TikTok也不可避免有這方面的影響。
(製圖:馬克)
目前TikTok在美國用戶數量龐大,其火熱程度足以讓美國政府藉助TikTok來進行一些所謂的保障「國家安全」的舉措,這可能也是川普要不顧一切對TikTok進行強買強賣的原因之一。
對於美國企業來說,美國科技巨頭和政府以及軍方的關係一直以來就有著諸多聯繫。不久前,NBC電視臺網站發表了一篇名為《數千份合同凸顯科技巨頭與美國軍方「靜悄悄」的關係》的文章。
(圖源:NEWS)
報導稱,自2016年以來,微軟與美國國防部和各種聯邦執法機構籤訂了5000份合同,亞馬遜與美國移民海關執法局和聯邦調查局等機構籤訂了350多份合同,除此之外,亞馬遜與五角大樓的關係和聯繫也十分密切,在這篇文章中,谷歌的相關合同也有250份,蘋果公司自然也不例外。
(圖源:亞馬遜)
為了避嫌,這些軍方和政府的機構並沒有直接與美國科技巨頭進行直接籤合同,而是通過了精心的安排,通過中間商的方式層層包裝,最終項目則會歸屬到這些科技巨頭手裡,並由這些科技巨頭去執行。
(圖源:Google)
這樣的潛在關係,美國人民還能放心使用美國科技巨頭的產品嗎,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在美國政府和軍方的監控之下,也難怪之前網上總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一名美國青年出於好奇在谷歌上搜索如何製作炸彈,半小時後,一群全副武裝的特工就破門而入了。現在看來,這也就可以解釋通了。
(圖源:twitter)
所以說,美國企業、美國政府和美國軍方的內在合作才是川普所謂的符合「國家安全」的模式,外國企業是不能夠也不可以存在於這樣的圈子中的,也難怪川普要對TikTok下手。
(圖源:白宮)
隨著美國大選的臨近,川普對於中國高科技企業只會更加嚴格,打壓短時間內是不會停止的,我們的科技巨頭們還是得加強自身實力,不懼艱難險阻,越挫越勇,奮勇向前。
— 本文到此為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