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在甄嬛離宮修行之後,四郎才真正愛上她?

2021-01-17 蘊靈心理

《甄嬛傳》裡面,甄嬛和四郎的感情線是推動劇情發展的關鍵。

甄嬛對四郎的感情,我們都知道,是從愛轉恨。而四郎對甄嬛的感情卻沒有那麼明顯的變化。

最開始,他只是把甄嬛當作是純元的替身,而到最後,他卻說甄嬛是他生命裡最重要的女人,在他心裡的地位,僅次於純元。

那麼甄嬛是從哪一刻起,開始在他心裡變得重要的呢?或者說,四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愛上甄嬛的呢?

1、對替身的喜愛

最開始甄嬛之所以能夠在一眾秀女當中脫穎而出,除了她自身的美貌之外,酷似純元也是一個關鍵的加分項。

正因為她酷似純元,所以在入宮之後,四郎才會對她念念不忘,還獨獨賜了她一個封號「莞」,這是其他人都沒有的。而這個封號,更與純元皇后的小名同音。

這足以說明,最開始四郎對嬛嬛的寵愛,皆是因純元而起。

有了純元這個王牌,再加上甄嬛自身的天分,一時之間,嬛嬛就成了四郎心尖上的人。

但這時候的甄嬛哪怕再出眾,在四郎的眼裡,她也只不過是一個「妾」罷了,所以當她觸碰到四郎的死穴「純元」以及一些政治敏感地帶之後,四郎就果斷棄她而去。

因為歸根結底,甄嬛在他心裡,也只不過是一個純元的替身而已。替身再好,也不會有任何的特別之處。身為皇帝,他自然可以輕易找到很多可以替代她的女人。

2、離宮修行後,甄嬛開始獨立於純元而存在

甄遠道被人誣陷入獄,甄嬛挺著個大肚子去求情,看到四郎寫給純元皇后的信,信中一句「莞莞類卿」讓甄嬛傷心欲絕,坐在地上吼道「這麼多年以來的情愛與時光,終究是錯付了!」

而在早產生下女兒朧月之後,甄嬛更是拒絕了四郎與她重修於好的請求,執意離宮修行。

甄嬛這個看似愚蠢的決定,恰恰說明了她對四郎曾經的愛,是真的。

這個離開的決定,是告別,更是懲罰。

此時的甄嬛沒有把他當成是一個可以給自己帶來榮華富貴的皇帝,而是把他當成了自己深深愛過卻辜負了自己的負心郎。

因此,作為一個皇帝,他會因為有人違背自己的意願而生氣,但作為一個普通人,他卻會因為有一個女人真心對待自己而感動。

在甄嬛執意離宮修行之後,在四郎的心裡,她才第一次開始獨立於純元而存在,此時的她不再是「莞莞」,而是「嬛嬛」。

所以後來他才會夢中喊出甄嬛的名字,在那麼多句「菀菀」(純元的小名)裡,終於出現了一句「嬛嬛」。

而此時的他,對甄嬛不僅有愛,更有愧疚。因此在迎甄嬛回宮的時候,他才會重修永壽宮、賜鈕祜祿大幸,還把四阿哥給她當兒子。

因為他想把最好的東西,都給自己最愛的女人。

3、面對甄嬛的背叛,四郎內心極度矛盾

在得知甄嬛可能與果郡王有私情之後,四郎的內心情緒是非常複雜的。

一般來說,帝王對於妃子背叛這種事情,都是零容忍的。看瑛貴人的下場就知道了,僅僅只是被三阿哥追求,自己也沒做錯什麼事,最後就落得了一個慘死的下場。

而甄嬛與果郡王私通的事情,在他心裡則要比瑛貴人的事情嚴重得多。

這從他痛下殺手除掉果郡王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了。

果郡王從小和他一起長大,在那麼多兄弟裡,也是一直支持他到最後的。

雖然他一直對果郡王有所忌憚,但真要動手殺了自己的兄弟,也不是一件那麼簡單的事情。輕則被朝臣詬病,重則被後人唾罵。

但就在他看到果郡王為了救甄嬛而領著私兵出關的時候,他的殺意已決。

因為果郡王為了甄嬛而豁出一切的態度,讓他作為男人的尊嚴以及作為君王的權威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但他為什麼偏偏要讓甄嬛去殺了果郡王呢?

仔細分析,這其實是一場心理上的博弈。

因為他只能確定果郡王對甄嬛的感情,但卻不能確定甄嬛對果郡王的感情。

因此如果把兩個人都處死的話,很有可能會冤了甄嬛,而這已經違背了帝王對於嬪妃姦情「寧可錯殺一百不肯放過一個」的原則了。

要知道,在他的心裡,有人覬覦自己的女人,不僅那個人有錯,自己的女人也有錯。

而在這裡,他雖然也責怪著甄嬛,但卻不忍動她,更害怕面對甄嬛也愛著果郡王的那個真相。

所以他要讓甄嬛親自去送那杯毒酒,這樣一來,他就有理由說服自己相信「她跟允禮沒有私情,她還愛我」這件事了。

這就像一個控制欲極強的丈夫,覺得妻子可能出軌了,但又害怕失去她,所以總是想盡辦法,讓她不好過,卻又不肯放她走一樣。

果郡王死後,甄嬛摔下臺階,他去看她時,說了一句「允禮的事,你想必狠毒了朕吧。」

從此之後兩個人心生隔閡,再也回不到過去。但是他到了臨死之前,卻還是想聽她喚他一句「四郎」。

殺了允禮,其實是一種自欺欺人,因為他不敢面對甄嬛已經不愛自己的真相。但是愛情這種事,本就是裝不出來的,所以他後面一直喊她「熹貴妃」,而不是嬛嬛,兩人之間的芥蒂,各自都早已心知肚明。

4、他不是一個無情的帝王,而是一個想愛而不懂愛的男人

第一次看《甄嬛傳》的時候,發現陳建斌演的這個帝王實在是無情,不管是對待華妃、對待眉莊還是對待甄嬛,都是懷疑、冷酷多過信任和真心。

但是後來才發現,如果把四郎和果郡王用同一個標準來做比較,其實是很不公平的。因為作為帝王,本身就有著很多「不得不」。

比如說,他必須看重天下勝於女人,必須看重大局勝於個人感情,因此他能做自己的時候,其實少得可憐。

而在愛情這一方面,他之所以會很沒有安全感,其實也和童年的經歷有著很大的關係。

從小就不能在親生母親身邊長大,而且父親兒子那麼多,能分給自己的愛更是少得可憐。

再加上他曾經親眼看到過母親和隆科多的私情,這就讓他對於女人出軌這件事,更加敏感。

所以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才會變得那麼極端。因為他要保護的不僅僅是自己作為男人的尊嚴,還有小時候受傷的內心。

因此,他對甄嬛的愛,更多的是佔有。他無法完全交出自己,這也並非他自己所能改變的。

結束語:

四郎的愛跟果郡王的愛比起來,顯得更為自私,所以很多人都無法接受。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愛的方式,身為帝王,我們不能說他不愛甄嬛,而只能說他沒有找到對的方法。

但是從他種種自私的做法當中,我們也能夠看出他對待甄嬛時的與眾不同。

而這種與眾不同,就是從甄嬛離宮修行那一刻開始的。

相關焦點

  • 甄嬛明明還在意皇上,為什麼非要自請離宮修行呢?
    她還是在意皇上的,只是皇上後來的做的事實在令人寒心,將甄嬛禁足碎玉軒,吃餿飯餿菜,備受欺侮,甄嬛生病昏倒了也叫不到太醫,最後還是因為流朱死了才得以就醫,這雖然不是皇上授意,可甄嬛被禁足,他一定知道甄嬛會受人欺辱薄待,他卻從未對這些事上心過。
  • 《甄嬛傳》甄嬛離宮前,為何精心安排3個隨從的未來?
    《甄嬛傳》中,如果說嬪妃是為了爭寵,而爭鬥不休。那麼奴才,則是用自己的忠誠去換得主子的賞識。以甄嬛來說,她的得寵或失勢,影響的不僅僅只有與她同一陣營的沈眉莊,她所庇護的宮人,才是最受影響的。背靠一個得力的靠山,即便是宮中當差,都有幾分硬氣,這就是為何皇后身邊的人往往被人奉承的原因。
  • 宮鬥劇《甄嬛傳》中甄嬛回宮後,是否還愛著皇上呢?她黑化了嗎
    《甄嬛傳》中鈕祜祿甄嬛回宮後對皇上的感情是否為真?既然是講甄嬛的感情,那麼我們就得從甄嬛的角度出發,甄嬛出宮以後去了甘露寺和凌雲峰,憑藉眼不見心不煩的地理優勢,順利忘記了皇上,並且與果郡王發展出了一段新的戀情,兩個人還籤了合婚庚帖,結髮為夫妻,恩愛永不離,順順利利的洞房了。
  • 皇帝發現甄嬛與果郡王之間的私情後,為什麼只殺允禮卻留下甄嬛?
    甄嬛剛進宮的時候還是個少不更事的花季少女,儘管她在心裡告誡自己做寵妃是一件危險的事情,但是在情場老手皇帝面前,還是招架不住敗下陣來,全身心地愛上了這個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男人。在甄嬛的心裡,她認為自己對皇帝來說是不同於妃嬪的存在,直到看見那句「莞莞類卿」才不得不承認,這些年來的真心和感情終究是錯付了。甄嬛是一個非常懂得及時止損的女人,當她發現自己不過是皇帝用來懷念亡妻的替身以後,就毫不猶豫自請出宮去甘露寺出家修行,連剛出生的女兒都留不住她。雖然在甘露寺的生活並不好受,但是比起在宮裡的煎熬來說,甄嬛更願意在宮外受罪。
  • 甄嬛傳:甄嬛離宮為何將朧月交給敬妃,而不是與她交好的眉莊?其中另...
    沈眉莊被華妃陷害假孕之後,就再也無心爭寵,但是眉莊的心中卻時時刻刻念著甄嬛。甄嬛無心爭寵的時候,眉莊刻意將甄嬛帶到冷宮,希望她能夠振作起來。畢竟比起當初裝病避寵的甄嬛,已經獲得了皇上盛寵的甄嬛已經是許多妃嬪的眼中釘,若是此時的甄嬛不想辦法復寵,以後的日子只會更加地艱難。
  • 甄嬛離宮,眉莊有手段有靠山,為啥不除掉安陵容?2個原因太要命
    看到甄嬛、沈眉莊、安陵容這三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她們是宮鬥大戲《甄嬛傳》裡的人物,在劇中,她們三個人以姐妹相稱,沈眉莊和甄嬛是從小到大的玩伴,而安陵容則是進宮前投靠甄嬛,住在甄嬛家的待選秀女,在進宮前和甄嬛相處了一段日子,雖然眉莊不在甄家住,但也經常和甄嬛往來,因此也認識安陵容。
  • 甄嬛傳:甄嬛從甘露寺回宮,誰注意當天是什麼日子?難怪會恨皇上
    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都知道,甄嬛對皇上的感情由愛生恨,她當初有多喜歡皇上,如今就有多恨他。不得不說愛和恨真的是聯繫在一起的,有愛才會有恨,如果甄嬛不喜歡皇上的話,那她自然而然就不會恨皇上。那麼小夥伴們覺得甄嬛為什麼如此憎恨皇上,甚至在大結局的時候和葉瀾依聯手給皇上下毒,讓他沒能自然老去呢?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認為,甄嬛恨皇上的原因是皇上殺了果郡王,浣碧等人。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背後的真正原因和甄嬛從甘露寺回宮的日子有關。
  • 甄嬛傳:甄嬛離宮,端妃注意到一個細節,改變了朧月一生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雖然端妃一直以來都在利用甄嬛,但是端妃本人對甄嬛還是挺用心的。甄嬛離宮之後,端妃注意到一個細節,改變了朧月的一生。1-端妃甄嬛是盟友端妃幫助甄嬛,是因為甄嬛像純元皇后,端妃需要一個盟友,幫助自己實現心願。
  • 招待摩格時,朧月戲謔的說了一句話,害了她一生,甄嬛也後悔不已
    導語:招待摩格時,朧月戲謔的說了一句話,害了她一生,甄嬛也後悔不已朧月公主是甄嬛在得知自己受寵的真相,在離宮前夕生下的。她為女兒取了同純元皇后同音的小名,希望皇帝憑藉著對純元的感情,從而對女兒多些憐愛。之後將女兒託付給賢良的敬妃,帶著憤恨決然離宮了。
  • 甄嬛生下朧月後為什麼堅持要離宮出家,和沈眉莊一樣避寵不行嗎?
    甄嬛封妃大典那天,在宜修皇后的設計下誤穿了純元皇后第一次見皇帝時穿的衣服,惹得皇帝龍顏大怒,不僅撤了甄嬛的妃位,還把她禁足在碎玉軒裡,甄嬛這才知道原來自己這些年都做了別人的替身,故而也沒有做出任何討好皇帝來復寵的舉動,整日在碎玉軒裡鬱鬱寡歡,即使是後來發現了自己的身孕也沒能讓甄嬛開心起來,反而是在生下朧月公主後毅然決然離宮做姑子去了
  • 甄嬛到死都不知,允禮會讓孟靜嫻懷有自己的孩子的真正原因
    導語:甄嬛到死都不知,允禮會讓孟靜嫻懷有自己的孩子的真正原因看過《甄嬛傳》的人都知道《甄嬛傳》的情節非常曲折,裡邊有很多的細節值得我們的推敲,所以這些年來陸陸續續出了很多甄嬛到死都不知道的系列。今天小編又一次刷了《甄嬛傳》這部劇,突然發現甄嬛到死都不會知道,果郡王為什麼會讓孟靜嫻懷有自己的孩子,而浣碧卻不能。
  • 甄嬛傳:皇帝至死不知,為何甄嬛三姐妹都神似純元?竟是因為她!
    而甄嬛作為《甄嬛傳》的核心人物,她之所以能夠順利的通過選秀,完全是因為自己長著一張和純元一模一樣的臉,皇帝和太后在選秀看到甄嬛的容貌時都驚呆了。太后明白,皇帝自從在純元死後,就再也沒有真正的喜歡過一個女人,也知道純元在皇帝心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位置。所以太后百般刁難甄嬛,先是說甄嬛的姓氏不好,再來用熱茶水和白貓嚇唬甄嬛,希望甄嬛殿前失儀,從而給她撂牌子賜花。
  • 難怪甄嬛生下朧月後非離宮不可,你看雍正對她提了什麼非禮要求?
    大家都知道甄嬛生下朧月後,身子十分孱弱,寧願去簡陋苦寒的甘露寺修行,也不願留在宮裡,按理來說,朧月是甄嬛翻身的大好時機,而大家卻忘了甄嬛最大的傷痛是什麼? 被「宛宛類卿」所傷
  • 甄嬛傳:甄嬛入宮前,父親叮囑的八字箴言是她寵冠六宮的法寶
    甄嬛的父親,儒雅文官,被雍正暗中指派聯合言官搜索年羹堯的罪狀,後幫助朝廷除掉年羹堯,甄遠道卻被人陷害而流放,後甄嬛復寵後,被召回京城治病。最後安享晚年。有三女 甄嬛、甄玉嬈、浣碧。浣碧為甄遠道與罪犯之女所生,故開始隱瞞。作為一位父親甄嬛入宮前,父親叮囑的八字箴言是她寵冠六宮的法寶。
  • 甄嬛傳: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為何開始信佛了?原因只有太后知道
    在《甄嬛傳》這部電視劇中,女主甄嬛從一個小小的答應一步步成為一朝太后,這道路中的艱辛只有甄嬛知道。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當甄嬛從甘露寺回宮後,她的宮殿中竟然擺有一個小小的佛堂,而且甄嬛從此以後也開始信佛,那麼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背後原因只有太后知道。
  • 為什麼說修行才是生命中唯一真正重要的事?
    為什麼要修行?這是每個修行者在開始真正的修行之前首先應當思考的一個問題。兩個問題其實是同一個問題:生命或許無解,而修行必可有歸。因為如果不修行,生命境界一般都是不斷往下走的。這是生命的內在趨勢,就好像一個封閉系統的熵值在沒有外力的幹預下,總是不斷增加一樣。何以如此?其中的秘密就在於阿賴耶識。
  • 甄嬛傳:果郡王為了得到甄嬛,使了兩次詭計,誰看懂了?
    甄嬛傳中甄嬛被皇后陷害,家中父母妹妹也因為陷害被流放寧古塔,如此境地讓甄嬛無比心寒。甄嬛生下朧月想出宮修行,第3天就離開,加上在甘露寺受到了不少的折磨,而甄嬛到了凌雲峰期間,多虧了果郡王的幫助才渡過難關.
  • 甄嬛傳:難怪甄嬛生下朧月後非要離宮,你看皇帝提的要求多過分?
    甄嬛離宮修行,真的是因為放下了皇帝嗎?還是賭氣呢?其實直到3年後我才看懂這個環節,大家想一下甄嬛其實明明可以不用離宮的,當時她父親入獄,正好生下了公主,其實大可在後宮裡待著,好好鞏固自己的位置,即便皇上把她當純元的替身,她都在皇上心裡有一個位置,但甄嬛在感情中,看到的只有自己,所以得知是純元皇后的影子是,收回了自己的那一點少女情懷。
  • 她是《甄嬛傳》中最腹黑的人,心機比甄嬛可怕多了!
    甄嬛鬥跨華妃,鬥跨皇后,根本原因不過是她已經看出來,這兩個女人馬上就要淪為棄子,所以她配合著皇上演演戲,推波助瀾一把,既是成全皇上,更是成全自己。這也是為什麼,後來甄嬛一定要皇上死——因為她自己的利用價值,眼看著也要沒了。不是他死,就是自己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