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保研專題第三期的現場。在前兩期的推送中,可欣學姐從保研的準備和心態上為大家介紹了推免的情況,環宇則從自身的學習經歷分析了法碩推免的詳細經驗。今天這一期的內容,2013級世界史試驗班的許哲銘學長重點介紹自己在擇校、面試時的策略與心態。
按照慣例,是要先介紹一下今天的分享嘉賓。
他是精明幹練的學生團委副書記,團學工作運籌帷幄;
他是勤勤懇懇的班長團支書,班級事務盡心盡力;
臺前,華麗的戲服映襯出他精湛的演技;
幕後,他是規劃清晰執行力強的行動派;
他是我見過的,把「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踐行得最到位的人。
這篇分享,邏輯清晰,毫不拖泥帶水,從經歷到經驗,就像他在與你一起回憶他保研的點點滴滴。
你,還在等什麼?
以下是許哲銘的原文,未作刪改。我於7月參加了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的夏令營活動並順利的獲得了優秀營員稱號,並在9月中旬的保研核算分中以成績第三、綜合第二的成績獲得推免資格,這意味著在參加北大歷史系的面試之前,已經獲得了本校推免去向的保底。在綜合了排名靠前的同學的意向,在有保底的基礎上嘗試一個更好的學校是完全符合實際的。因此,雖然時間比較匆忙,我還是在中秋之夜頭腦發熱,臨時決定想去試一試北大,不管成功與否,算得上對得起自己的夢想。
北京大學歷史系前留影
在提交材料後的第三天,北大公布了初審入圍的50名同學。為了全力準備接下來的複試,我諮詢了本校老師的建議,下載了多篇北大教授近期撰寫的高質量論文,對史學前沿性的知識進行了補充。
在即將面試之前,我花費了一些時間全力準備在面試過程中鐵定要問到的一個問題——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往往會是考官提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老師對被面試者的第一印象,因此做好它是非常關鍵的第一步。根據上屆學姐在經驗分享會上提出的建議,以自己上交的個人陳述為模板,草擬了一份三分鐘左右的介紹。這份介紹包含了本科學習情況、志願選擇原因、研究生學習計劃三個部分,邏輯清晰,條理清楚,在頭天晚上反覆的背誦了許多遍,終於做到能夠流利表達。
北京大學文史樓,面試的地點就在進門左拐不遠處的一樓會議室
按照系官網的通知,所有參加複試的同學在1點前要到達文史樓的101教室候場。北大果真是學霸雲集的地方,我看到每一名參加複試的同學都在緊張的複習著大量的紙質材料,一同來到這裡面試的同校好友李心宇準備的是明史方向,他在一張紙上寫的密密麻麻的草稿,著實讓我感受到陣陣壓力。和邊海院的面試類似,北大歷史系面試也採用的是分組形式,各個專業相近的同學被分在同一組,接受多位老師20分鐘以上的考核。我和10名歐美近現代史方向的同學在一位研究生學長的帶領下一起進入到了考核的地點,這間不大的會議室對面坐著五位老師,其中我一眼就認出了美國史專家王立新老師。和上次的面試感覺不同的一點在於,老師們一直對大家以微笑相迎,這似乎對於緩解考試的壓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為了吸引評委的注意,我特意坐在了王立新老師的對面、中間靠右側的一個座位。一般來說,就坐正中間的老師都會擔任主持人的工作,她勢必在面試前的這場短暫的見面會上發揮主導性的作用。按照正常人的心理,往往不會願意在這樣的場合用眼神過多的看正前方或是太左、太右的人,坐在老師中間偏左、中間偏右的這部分人往往能夠獲得老師更多的眼神交流機會,因為這個角度既不尷尬,又不會讓脖子感到不適。我選擇的這個位置就是正好位於王老師對面,同時又在主持人最適宜的眼神交流角度,同時又最接近評委的這一個地方。我的這個細節性的準備收穫了一些效果,果不其然,中間那位女老師在講解面試規則時幾乎將她90%的目光對準了我,這勢必加深了老師對我的印象,尤其是當我「幸運的」抽中一號時,簡直就是趁熱打鐵般的效果。
在準備階段,女老師首先要求我們在一張紙上選擇自己的兩個專業意向,並寫下是否服從調劑的字樣。由於和王立新老師在事先就有接觸,我除去寫下了「國際關係史」這個第一專業外,還特意將「美國史」,也就是王老師的專長作為自己的第二方向,其目的就是能夠獲得王老師的更多關注。在隨後的抽籤過程中,我雖然抽到了1號這個最不為面試者所期望的順序,不過,參考之前自己在眼神上與老師所做的交流,我並不像以往參加比賽時抽中這個號碼時那樣慌張。相反的,老師們和藹的態度已經讓我的心情得到了徹底的放鬆,那股躍躍欲試感也不允許自己在太后面上場。和我預估的一樣,老師果然要我以自我介紹的形式開啟了自己的面試,這個問題我在頭天晚上早有準備,於是便按照計劃中所準備的那樣表達了出來。為了把握住自己最好的一面,我在面試過程中一直遵循的是一種自我隱形引導的思路,即「我雖然決定不了老師會怎麼問我,但我可以通過對不同問題的回答引導老師朝著我所擅長的知識點去提問。」例如,王老師提到了一個所有面試官幾乎都會問的問題:「你閱讀過有關國際關係史方面的哪些書呢?」回答這個問題,我自然會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幾本,例如《美國史》、《戰後美國外交史》,此外還特別提到了保羅·甘迺迪的《大國的興衰》,這部作品是80年代的經典,曾多次為王老師在論文中所引用,自然吸引了他的興趣:「你覺得這本書的敘事有什麼特點呢?」由於在事先就準備好了有關的問題,我從辯證法、重視經濟軍事模式的方面展開了自己的論述,並結合自己最熟悉的第二章《哈布斯堡帝國爭霸》進行具體的分析。緊接著,坐在中間的女老師順著我的回答考到了一個硬知識:「哈布斯堡帝國最大面積的版圖有多大呢?」在今年暑假,我正好閱讀過布羅代爾的《地中海與菲利普二世時期的地中海世界》,又對歷史地理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把這個問題的標準答案給說了出來。它作為我基礎知識的一個重要的參考,贏得了在場評委點頭的示意。如果說這次面試的前10分鐘算得上滿意的話,後面的一段時間我就自感有些棘手了。這一階段王老師相繼提出了一些刁鑽性的問題,例如:你所閱讀的書本都只是教材,沒有其他的了嗎?你希望採取多邊史料的研究方法和戰後美國外交這段時間怎麼綜合呢?《戰後美國黑人史》怎麼算的上新文化史的內容呢?這些問題個個刁鑽難答,戳中我的軟肋,對我的應變能力和反應力是不小的考驗。由於在回答問題時略顯慌張,我覺得在這部分的表現有些邏輯混亂,甚至出現了答錯的現象,實在難以說讓自己滿意。不過,我指出多邊史料能夠使歷史現象邏輯更為清晰的論斷、掌握法語的二外水平等表述又讓我在慌亂中穩住了陣腳,不至於出現啞口無言的境地。此外,在中途老師還讓我翻譯了一段法國大革命相關的英文資料,講述的是民族認同與大革命的關係。
當懷揣著忐忑的心結束了面試之後,我真誠的表露出自己第一個上場略有緊張的情況,當然即便說出真實想法,我也一直保持著微笑。「你的基礎知識挺不錯的!」女主持老師簡單的評價了一番,隨後我便禮貌的感謝老師們的面試,懷著複雜的心情離開了考場。
北大的這次面試經過了我充分的準備與導師的大力支持,不過,因為動這個念頭的時間太晚,導致自己在很多方面做的明顯不足。這次的面試可以用「虎頭蛇尾」來進行描述,前半段表現較好,後半段表現不太滿意。
我感覺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太好的隱藏自己的不足,每一個人都不可能保證在學習過程中做到完全掌握,在面試中自然也會有意識的迴避自己的軟肋。但我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過多的提到了自己不太熟悉或是生疏的理論和書本,以至於老師接著問下去的時候有些手忙腳亂,最尷尬的地方在於,如果一本書你完全沒看過,老師又要你介紹閱讀後的感悟,你該如何去談起呢?我在前半段成功在正確的引導,後半段則不足在錯誤的引導。儘管如此,我正確的回答了硬知識的提問,並在面試最後獲得了老師的肯定,這一點也達到了展現自己水平的目的,因此在面試結束後談到感覺,我也只能以「說不好」來評價。畢竟,成功的理由我可以羅列出一大串,失敗的理由也同樣如此。
北京大學圖書館
三天之後,北大招生辦向我發送了通過面試的電子郵件,告知已順利獲得錄取的喜人消息。從9月14日至28日,為期將近半個月的保研之路終於圓滿結束。如果把保研這五個月的所有經驗全部進行一個歸納,大體上可以為後人總結出這樣的建議。我的推免之路絕不能說是一帆風順的,相反地,我認為自己在很多流程上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導致某些該準備好的東西未能付諸理想的效果:
1、任何時候一定要了解你的對手與你的面試學院,在網上可以事先了解到非常多必要的信息:學院有哪些導師?對手來自哪些學校?自己與他們相比有哪些優勢?事先利用網絡搜集信息能夠為你帶來非常多的「心理安慰」,了解對手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準備。
2、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估計自己所能去的學校的層次,夏令營的選擇可以保守一點,因為它能提前有一個最低的保障。在保研成績出來之後,一旦對某所更好的學校有想法,切不要猶豫不決,下定決心拼上一把,即便不成功也有夏令營時的保障作為後路。
3、相對於武大,如果一定要選擇外保,除去北大和復旦外,其他的學校並不是那麼值得一試,除非你能在不如武大的學校找到一位特別厲害的導師指導自己。如果自己的成績估計上北大復旦很有希望,切記早作準備,不要等到9月份通知下發時才開始動心,機會總是留給早作準備的人。
4、通過本校中和自己關係好的老師事先與期望外保的學校建立溝通聯繫,如果外校的某一個導師對你很有好感,那麼專家推薦信、面試的表現就不會太過影響你被錄取的機會了。如果自己在本科階段就對外校的某位導師的觀點、作品、論文有所拜讀且深有體會的話,儘可能的與這位老師早作聯繫,並表達對他的仰慕與觀點的看法。
5、對於面試的準備不要太期望於臨時抱佛腳,老師所問的很多問題都是平時學過的內容。武大在本科階段提供的教育質量還是很有水平的,你會發現平時所學、所讀、所感在面試時都頗有效果。你在面試中所需要做的就是引導老師提問自己熟悉的知識,並儘可能的規避自己不熟悉的部分。不要擔心答不上來,沒有人能夠駕馭所有的知識。
6、準備面試只需要重點草擬一份自我介紹即可。自我介紹是面試中肯定會考到的問題,且往往放在第一個,考官的直觀印象就來自於此。既然已經預見到了可能的考核,何不率先進行準備呢?
7、我們在申請一所學校時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底氣才可以,所以在大一到大三階段,擴充自己的資歷就非常重要了,多參加一些下面的活動將有助於提升老師的好感:
(1)大二下學期參加一次科研立項,大三下學期再參加一次,建議其中一次單獨立項,最好能爭取到一次國家級的。
(2)四六級考試取得高分,或通過雅思、託福;熟練的掌握一門二外。
(3)在本科階段寫出一篇高質量的學年論文,並最好能夠發表1-2篇文章到學術期刊上。
(4)獲得三好學生、優秀學生獎學金多次。
(5)多讀一些經典作品,所謂的經典作品指的是歷史學界公認的高質量著作,這些作品最好能與史學前沿性的研究有所掛鈎。
(6)萬變不離其宗,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與排名,這一點不是決定性的,但往往是自己是否決定參加面試的最後一道屏障。
8、在面試過程中採取一些策略主動拉進與面試官的距離,保持自信與微笑,禮貌和謙虛都能為自己的形象提高几分。邏輯表達、反應力在面試表達時的作用要比知識的儲備要重要得多,如果一個人學習了很多東西卻不能流暢的表達出來,那麼他在面試中的表現不一定會十分優秀。
9、遇到壓力面試不要太過害怕,學生永遠是學生,對方畢竟是經歷了多年學術研究的資深老師,學生那點三腳貓的工夫哪能讓他們一下子就滿意?他們的嚴格與不屑是建立在充足的資本之上的,迎合一下老師的口味就好了。因為自己的自尊心受到打壓就賭氣搬的挖苦面試官,只能造成相反的效果。
10、不要輕視任何一個學院的面試,即便自己很有底氣能夠獲得資格,也要多做一些準備,展現出最好的自己。
這是保研專題的第三篇,世界史方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文字:許哲銘
整理:周昕程
排版:周紫薇
審核:郭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