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下半年,中國還將發生這10件大事!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編者按】2017年轉眼將進入下半年,發生在中國的諸多「大動作」值得期待。人民網記者梳理出十件大事,將影響你我,引世界關注。

資料圖

  中共十九大將召開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2017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

  十九大是在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十九大代表名額共2300名,由全國40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2017年6月底前結束。

  香港回歸20周年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回歸祖國20年來,在中央的真誠關心和內地的大力支持下,特區政府帶領全體香港民眾,勠力同心,奮發有為,譜寫出動人的發展樂章。

  按香港特區政府此前公布的2017年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的相關活動事宜,2017年全年都將舉行不同的慶祝活動,並以「同心創前路、掌握新機遇」為主題,彰顯「一國兩制」,推動香港社會團結。重點項目會在4月至9月舉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6月29日中午乘專機抵達香港,出席將於7月1日舉行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香港。

2016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新網 泱波攝)

  七七事變、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80周年

  2017年是七七事變80周年,也是南京大屠殺同胞遇難80周年。

  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爆發於1937年7月7日,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軍攻佔南京。之後,日軍在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40多天屠殺,殺害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製造了舉世震驚的南京大屠殺。

  2014年12月13日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公祭儀式上發表重要講話,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願望,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今年12月13日,是我國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話。(新華社 蘭紅光攝)

  建軍90周年 完成30萬裁軍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關於建軍90周年相關活動和安排,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在國防部3月份例行記者會上表示,90年的崢嶸歲月是值得紀念和慶祝的。至於具體將組織哪些活動,有關部門會適時發布信息。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大會上宣布,我國將裁減軍隊員額30萬。這次裁減軍隊員額,重點是壓減老舊裝備部隊,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調整優化軍隊結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此前介紹,這次改革裁減軍隊員額將分步實施,2017年底基本完成。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大慶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組織好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

  1947年5月1日,我國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在王爺廟(今興安盟烏蘭浩特市)誕生。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成立的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不僅開創了內蒙古發展的新紀元,也為國內各少數民族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提供了成功範例和良好榜樣。

  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大慶將於今年下半年舉行。截至今年5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大慶的主會場——內蒙古少數民族群眾文化體育運動中心項目已完成投資7.68億元,室外工程完成80%。

  6月19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來華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晤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南非外長馬沙巴內、巴西外長努內斯、印度外交國務部長辛格。(新華社 饒愛民攝)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9月廈門舉行

  今年,中國作為金磚國家主席國,將於9月3日至5日在福建廈門舉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

  金磚國家合作10年來,已經成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一塊閃亮招牌,是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治理、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國家主席習近平6月19日在人民大會堂集體會見來華出席金磚國家外長會晤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南非外長馬沙巴內、巴西外長努內斯、印度外交國務部長辛格。習近平強調,今年開啟了金磚合作機制第二個10年,我們要發揚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繼續高舉發展大旗,堅定遵循多邊主義原則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金磚合作一定會更加枝繁葉茂,迎來第二個金色的10年。

  民法總則10月起施行

  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3月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民法總則共分基本規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民事權利、民事法律行為、代理、民事責任、訴訟時效、期間計算和附則11章、206條。

  民法總則是民法典的開篇之作,在民法典中起統領性作用。下一步將編纂民法典各分編,擬於2018年整體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分階段審議後,爭取於2020年將民法典各分編一併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通過,從而形成統一的民法典。

  「嫦娥五號」將落月採樣

  按計劃,嫦娥五號將於2017年11月底前後,由中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發射後將有奔月、落月、採樣、返回等過程,如果進展順利, 2017年內就能將2公斤的月壤「打包」回地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月球探測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顧問葉培建此前向媒體透露,嫦娥五號將實現中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以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多條高鐵將開通運營 中國高鐵實現橫貫東西

  沿古絲綢之路而建的寶蘭高鐵預計將於今年7月開通運營。寶蘭高鐵建成通車後,徐蘭高鐵將全線貫通,連接已開通的蘭新高鐵,將打通中國高鐵橫貫東西的「最後一公裡」。屆時,寶雞至蘭州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約6小時縮短至2小時左右。同時,作為沿古絲綢之路而建的高鐵線,寶蘭高鐵開通後將連通起絲路沿線的西安、寶雞、天水、蘭州、西寧、烏魯木齊等多個主要城市,形成新絲綢之路上的高速通道,有利於加快西北地區與中東部地區的經貿合作、人文交流。

  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也將在年內開通運營,屆時西安至成都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16小時縮短至3小時。西成高鐵途經我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不僅穿越四川「5·12」汶川地震影響帶,同時也是我國首條穿越大巴山脈和秦嶺的快速鐵路。西成高鐵將穿越亞洲最長的高鐵雙線隧道——天華山隧道在內的20座隧道組成的134公裡長的秦嶺隧道群,其中長達45公裡的長大坡道,直接落差1100米,為全國之最、世界罕見。

  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年內「收尾」

  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國企國資改革。要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資源配置效率為目標,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再次提出,2017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

  國企公司制改革從上世紀90年代初啟動以來已開展20多年。到2016年底,中央企業的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2%,全國超過90%的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完成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關於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明確時間表,意味著公司制改革進入「最後一公裡」的收尾階段。

相關焦點

  • 2017年,中國體育、世界體壇發生了哪些大事?
    2017年,中國體育、世界體壇發生了哪些大事?2017年,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無數次想要改變目前的現狀,希望能夠尋找遠方……但最終,詩和遠方依然是夢裡的模樣,我們還在沿著既定的生活軌道呼嘯前行,在平淡的日子裡,為中國體育忙碌著、奔走著、記錄著、吶喊著。一年,365天,中國體育、世界體壇發生了很多事,卻似乎又沒有什麼事兒能令我刻骨銘心。年度回眸,從何說起,這是個問題。幸好,還有朋友圈。
  • 2017年,這十件大事影響了中國銀行業
    央廣網北京1月18日消息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十九大及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召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成立、銀監會開展「三三四十」專項治理等多件大事位列名單前列。
  • 2017南京十件大事是什麼?
    2017,南京哪些大事讓你影響深刻?有哪些正能量刷爆了你的朋友圈?穿過時光的長廊,我們一起回想……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主辦,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南京報業傳媒集團、南京廣電集團承辦的「2017年南京十件大事」從今天起開始評選,我們備選了30件南京大事記,拉至文末可以直接參與投票。
  • 中銀協總結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中國證券網(見習記者 張瓊斯)在中國銀行業協會17日舉辦的「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好新聞發布會」上,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點評,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和之前年份的相比,可以梳理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第一,高度很高。高度體現在2017年十九大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會上有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發布。  第二,創新。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是重大創新,「一行三會」的金融監管體制形成後,十幾年未有大變。
  • 2017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揭曉
    由國家林業局保護司、中國綠色時報社、新浪網聯合開展的「2017年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十件大事」評選活動結果今日揭曉。這十件大事是:  一、中辦、國辦通報祁連山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七部委聯合開展保護區督查行動  2017年7月,中辦、國辦就甘肅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問題發出通報,由於祁連山存在違法違規開礦、水電設施違建、偷排偷放、整改不力等行為,包括3名副省級官員在內的100多人因祁連山生態問題被問責。
  • 「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揭曉
    ,提振信心,促進發展,由省市長協會主辦的「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評選,歷經各市三個月的海選、申報,5月12日經過專家、學者初評和複評,在新聞媒體的全程監督下,「2017年安徽省轄市最具影響力十件大事」新鮮出爐:  1、淮北市淮水北調工程淮北段通水,皖北振興迎來新機遇;  2、亳州市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政府治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3、宿州市第一屆國際雲安全大會成功在
  • 2019年,中國這10件大事值得你我關注
    2019年,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也將如約而至;「嫦娥五號」蓄勢待發;5G商用呼之欲出……2019年,中國這10件大事值得你我關注!   一、 輝煌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2019年,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 2017年,影響中國銀行業的十件大事
    中國日報1月18日電 1月17日,中國銀監會和中國銀行業協會共同發布2017年中國銀行業十件大事,幫助社會公眾更好地了解中國銀行業的重要動態和政策,其中包括監管部門整治金融亂象、國家金融發展穩定委員會成立、放寬外資進入銀行業比例限制等等。
  • 2020年中國將發生三件大事,每件都令美國擔憂,將贏得全世界尊重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襲擊使得全世界都陷入一場動蕩之中,經濟都受到一定過得衝擊,然而也並非是沒有好事情的,比如我國,2020年中國將發生三件大事,我們也將因為這三件事贏得全世界的尊重,但是對此每件都令美國為止擔憂,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美國媒體預測中國未來,2020年將有3件大事發生,每件都令人振奮
    美國媒體充當預言帝,預測中國2020年將有三件大事發生,最後一件眾望所歸,究竟有哪三件大事呢?在軍事領域,中國可能超越美國?按照美國媒體的分析,優良的經濟發展態勢為武器裝備的研發提供了雄厚的資金支持,再加上我國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中國將是唯一可能在軍事領域超越美國的國家.他們還進一步分析,我國的航母數量在未來可能突破6艘。我國有望實現火星軟著陸?
  • 2020年中國註定要強勢崛起,美媒給出預測:未來將發生三件大事
    但是中國的崛起讓以美國為首的部分西方國家感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美國現在就正在尋求各種對於中國施壓的方法,想要強勢遏制住中國的發展勢頭。如果是其他的國家,那麼很有可能已經在美國的支撐之下難以為繼。只不過這次美國挑錯了對手,面對美國的打壓,中國強勢的走出了自己的道路。2020年中國註定要強勢崛起,對於今年美媒給出預測:未來將發生三件大事。
  • 2017年全國林業信息化十件大事
    為全面總結2017年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成績,展示林業信息化建設成果,加快推動「網際網路+」林業建設,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中國林業網(國家林業局政府網)(www.forestry.gov.cn)組織開展了「2017年全國林業信息化十件大事」網絡評選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
  • 美媒大膽預測:2021年中國將有3件引起世界矚目的大事發生
    眾所周知,這些年來中國腳踏實地的發展已然引起了美國的忌憚。然而於近日,在中美兩國持續博弈的背景下,一向熱衷於排名和預測工作的美國媒體表示:2021年的中國將有三件大事發生,而且都能引得世界矚目。中國的航天事業將更進一步首先是在航天領域將有重大突破。
  • 美媒大膽預測:2021年中國將發生3件大事,每一件都吸引世界目光
    不久前剛剛閉幕的「國際軍事比賽-2020」中,在與來自30多個國家,5000多名官兵的角逐中,中國解放軍6支參賽隊伍克服了場地陌生、客場作戰環境的不利條件,最終斬獲了4個單項第一,4個團體第二,2個團體第三的殊榮。再一次證明了中國軍隊、中國軍人的強大軍事素質。
  • 史上最詭異的5件大事,4件發生在中國,還有1件……
    史上最詭異的5件事,4件發生在中國,還有1件......大家好歡迎來到青科說文化,這裡有最好玩的故事,最新鮮的人物分析,全文共長600字,讀完全文1分鐘都用不到喲 歷史上的1645年,註定是歷史上最詭異的一年,在這不平凡的一年裡,一共發生了5件堪稱史上最詭異的事件,其中4件就發生在我們中國,還有一件發生在遠在西方的歐洲。
  • 2020年發生的大事你知道幾件?
    2020年已然過去,但不平凡的2020年所發生的大事,你知道幾件?2020年1月1日,湖北武漢市衛健委披露「發現27例特殊肺炎病例。>2020年7月21日,美國政府要求中國72小時內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發射發射中心升空;2020年7月24日,中國外交部關閉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2020年7月31日,中國北鬥三號衛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巴魯特發生大爆炸;
  • 2020年中國這10件大事值得你我關注
    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2020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2020年,全國兩會將在3月召開;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中國體育代表團將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為國爭光;北鬥全球導航建成、火星探測器也將發射……2020年,中國這10件大事值得你我關注!
  • 4月10日將有大事發生,關於黑洞!
    4月10日將有大事發生,關於黑洞! 大事?到底有啥大事?來自中科院的消息,一支匯集了全球天文學家的宇宙觀測團隊,決定在北京時間4月10日21點整召開全球新聞發布會,宣布一項「開創性」的重大成果——公布首張黑洞照片。黑洞的藝術家想像圖,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捕獲的首張黑洞照片,有可能是今年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這是人類第一次看到黑洞的真實樣子。
  • 2017年來了,有哪些國家大事應該關注?
    中新網北京1月1日電 題:2017年來了,有哪些國家大事應該關注?2017年自今日開啟。放眼中國,諸多「大日子」引人關注——中共十九大將召開,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建軍90周年,香港也將迎來回歸20周年,並選舉產生新一屆行政長官。
  • 今晨,核工業發生一件大事
    今晨,核工業發生一件大事 2020-11-27 0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